|
|
 |
 |
 |
2023年10月27日發表
人氣:32,663 分享:
|
|
李尚福免職 國防部長空缺 習近平無人可用 |
|
陳破空
|
|
【人民報消息】今年10月下旬,中共召開兩月一次的人大常委會,宣布免去李尚福的國防部長職務,同時免去李尚福和秦剛擔任的國務委員職務。後者已經於7月底被免去外交部長職務。習當局在李尚福失蹤兩個月之後,終於交代了他的下落。算是在一隻靴子落地之後,另一隻靴子也終於落地。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再次應驗中國網民名言:所謂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
習當局宣布免職李尚福,與免職秦剛有兩大不同。其一,對秦剛的處理,分步到位,先是免去其外交部長職務(7月底),然後再免去他的國務委員職務(10月底)。但對李尚福的處理,則是一步到位,同時免去了他的國防部長、國務委員、中央軍委委員職務(10月底)。接下來,還有第三步,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或更遲時間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免去秦剛和李尚福的中央委員職務。
對李尚福的查處稍快於秦剛,大概在於,秦剛與習近平的關係更親近,習更希望以低調、減少震盪、逐步下架的方式處理秦剛,以保全習自己的顏面。而對李尚福,習近平惱怒難平,他的潛臺詞是:俺頂著美國制裁的力道,硬是把你提拔起來,沒想到,你也是一個背叛的角色!
其二,在免職秦剛的同時,任命王毅回鍋擔任外交部長。但在免職李尚福的時候,卻並沒有任命新的國防部長。外界一度以爲,爲了10月底召開香山防務論壇,習當局或讓新任國防部長亮相,這也恰恰是趕在這之前罷免李尚福的原因之一。但從程序上看來,失去了這次人大常委會開會的會期,10月底之前產生新任國防部長已經不可能,除非習近平公開任意非法行事(完全不要黨內程序)。
實際上,國防部長出現空缺。或曰,新任國防部長難產。表明,習近平無人可用,準確而言,習近平無人可信。尤其對軍界,習近平懷疑所有人的忠誠。比如,由中共高層防風而盛傳到外界的兩個人選:劉振立和何衛東,習近平對他們信任嗎?
劉振立是現任總參謀長(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中央軍委委員。唯一的六零後上將,七名軍委中,只有張又俠和劉振立具有實際作戰經歷,即參加過對越戰爭。按理說,曾先後擔任38軍軍長和陸軍司令員的劉振立,夠資格出任國防部長。然而,習近平對他有所忌諱:劉振立是張又俠的人!
張又俠參加過1979年對越戰爭,攻入越南境內;又參加後來的兩山戰役(1984至1986年,老山、者陰山戰役),升任團長。劉振立參加兩山戰役,與張又俠是上下級關係,也是戰友關係。劉振立官至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應是在張又俠的提攜和保薦之下。然而,當下,相繼發生了火箭軍高層、戰略支援部隊高層、總裝備部(裝備發展部)和國防部長李尚福的叛習事件之後,政局跡象顯示,習近平或遷怒於張又俠、或對張又俠起了疑心,開始排斥他、把他邊緣化。顧忌劉振立與張又俠的特殊關係,是否提拔劉振立出任國防部長,習近平似乎下不了決心。
至於何衛東,衆所周知,他是習近平當下最信任的親信、心腹,從福建上來,二十大坐直升飛機上升。當時,他既非中央委員、也非二十大黨代表,竟能一舉攀上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的高位,全賴習近平任性而爲、任人唯親、隨心所欲。如果由何衛東兼任國防部長,聽上去很像王毅回鍋擔任外交部長的模式,都是政治局委員兼任部長,突顯這個部長職位的重要性。但,習近平的顧忌或正在於此。
設想,已經是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的何衛東,再兼任國防部長,顯得位高權重,頗有當年彭德懷和林彪的架勢,以習近平的心胸,豈能不忌諱?所謂親信、心腹,不過是一時的利用。正如過去十年,習近平爲奪權、固權,十分倚重張又俠,視爲其親信、心腹、股肱大臣。但二十大已過,習近平已經達到習家軍全面上位、一派獨大、一人獨裁的目的,對張又俠,更多的是懷疑、防範、排斥,並故意重用何衛東予以牽制。照此邏輯,當張又俠成爲過去式,何衛東就很容易變成習近平懷疑、防範、排斥的新目標,另布他人予以牽制。
國防部長空缺,國防部長難產,反映習近平政權的尷尬。回到秦剛和李尚福大案,與其說是他們的個人失敗,不如說是習近平的個人失敗:至少,用人失察、用人不當。也是習當局的政治失敗。對中國共產黨而言,更是整個制度的失敗,更是二十大「兩個確立」的穿幫。△(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27/78397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10/27) |
-
李克強突然去世 網友震驚 感覺風雨欲來 (162,246次) 2023/10/27
-
想當世界領袖?習近平幕後指揮四場戰爭 (154,672次) 2023/10/25
-
鄧小平與他的小女兒(圖) (151,866次) 2023/10/24
-
習說李書磊該打屁股 蔡奇主動認錯擔責 (137,219次) 2023/10/17
-
《南方日報》「紀念」習仲勛 習兒痛斥中宣部(圖) (136,253次) 2023/10/23
-
習李鬥由來已久 「李上習下」救經濟 犯習大忌 (133,233次) 2023/10/27
-
李克強去世 退位前與習暗戰三個細節 (133,040次) 2023/10/27
-
李克強為何突然說「人在做,天在看,蒼天有眼」 (130,586次) 2023/10/27
-
加州州長翹著二郎腿見習近平 中共啞巴吃黃蓮(圖) (127,454次) 2023/10/26
-
一名法輪功學員被活摘器官後的臨終證詞 (126,396次) 2023/10/25
-
驚人巧合?李克強猝死時刻與毛澤東一致 (125,289次) 2023/10/27
-
歷史罕見!李尚福和秦剛雙雙被免職 成為最短命部長 (124,510次) 2023/10/25
-
習近平親自指揮了哈瑪斯戰爭? (122,934次) 2023/10/8
-
獨裁與惡政的螺旋效應:再談「斯大林邏輯」 (122,881次) 2023/10/17
-
罷免國防部長是習近平動盪新趨勢的開始 (122,512次) 2023/10/26
-
內幕揭祕:習近平偏愛行宮之謎(視頻)
(122,486次) 2023/10/23
-
臺灣醫師:以今日醫療水準看 李克強死因不合理 (122,368次) 2023/10/27
-
中國就業市場空前萎縮 大學畢業生薪資期望低落 (122,055次) 2023/10/22
-
"雙11"臨近低價惡戰打響 分析:經濟萎靡引惡性競爭 (121,788次) 2023/10/26
-
李克強在上海猝死 分析:疑點重重 (120,704次) 2023/10/27
-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習近平一軟肋(視頻)
(120,469次) 2023/10/26
-
美前副國安顧問博明:現在不是美中緩和的時候 (119,983次) 2023/10/12
-
李克強與習不同調 突然離世 網上一片驚疑 (119,870次) 2023/10/27
-
辛灝年揭穿小米加步槍的真相:中共執政沒有合法性 (119,732次) 2023/10/22
-
不只是「崇禎」下架,習近平文化思想控制下的中國出版人不安全感加劇 (119,404次) 2023/10/24
-
中國青年過半存款不足十萬元? 實際情況或許更糟 (119,310次) 2023/10/23
-
中共數百專家研究對臺灣動武後如何應對美國制裁 (119,289次) 2023/10/21
-
李克強訃告凸顯習李差異 中國社會的臨爆點在哪裏? (119,230次) 2023/10/28
-
撐不住了!中共很失望 這些國家更失望(圖) (118,949次) 2023/10/23
-
加薩地帶的歷史與現實 (118,710次) 2023/10/12
-
大規模封殺討論,為什麼李克強之死讓他們如臨大敵? (118,610次) 2023/10/28
-
幾成美國中情局副局長 超級間諜潛伏美國40年(視頻) (118,273次) 2023/10/7
-
官媒上 習近平「活訊」仍壓住李克強「死訊」 (118,151次) 2023/10/27
-
中南海內鬥不止 「李蔡不和」引關注 (117,780次) 2023/10/7
-
央視:兩年前破獲美國間諜案 分析:舊案翻炒宣傳《反間諜法》 (116,839次) 2023/10/24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