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10月27日發表
人氣:34,664 分享:
|
|
大學舊友的分析:李克強黑不過習近平(圖) |
|
吳國光
|
|
【人民報消息】半年多前還是中共第二號人物的李克強在年僅68歲的時候猝然去世,輿論震驚。編輯希望我寫寫這個話題,礙難推辭,只是心中五味雜陳,不知從何說起。
一代人的悲哀
不能說沒有酸楚和悲哀。四十五年前,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大學生入學,我和李克強同時進入了北京大學,他在法律系,我在中文系。那個時代的校園很活躍,我們入學之後不久就互相認識了,關係雖不密切,但也時有過從。去年夏天搬家到加州,整理舊物時,我還發現大學時代日記裡記有幾筆和他的交往。那時候他給我的印像是一位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同學。
大學畢業之後,我們來往不多。記得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87年,我參加中共十三大籌備過程中的政治改革政策設計,某天到團中央座談如何改革群團組織,劉延東、劉奇葆出面接待,與他們同為團中央書記的李克強專門過來跟我寒暄了一番。不過,那時我已經從北大同學那裡聽到了一些對他的不滿,起因在於:1986年冬天有一場全國性學潮,李克強專程到北大坐鎮,嚴令要控制住校園,絕不能讓北大學生上街。為了所謂政治前途,看來李克強已經放棄了原有的獨立思考能力。
八九去國,隨後我與血腥鎮壓了學生和民眾的中共徹底決裂,再次見到李克強就是任教香港的時候從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中看到了。那時他已經貴為河南省長,陪同江澤民視察的時候,完全沒有了當年校園裡的意氣風發,而是一副陪小心的官僚相,說不上奴顏婢膝,卻也看得出慎微逢迎。現在回頭來看,他的人生悲劇,那時已經漸入戲骨。
當然,不只是李克強這樣做。多少當年的青春志士,後來都走上了這樣的人生道路:為了當官,為了發財,為了權勢,為了名利,不斷地扭曲自己,直到扭曲成黨國所需要、所信任、所賞識、至少是所不排斥的人材。以這樣的價值觀來看,李克強還被視為七、七級一代中最為成功的,畢竟坐上了總理寶座。曾經最有希望、最有歷練而可能推動中國走出毛共黑暗的一代人,如果以李克強為標桿,那真正是一代人的悲哀。
共產黨制度是毀滅良知的
公平地說,即使是身為中共高官的李克強也還應該良知未泯。輿論還記得他關於中國有六億人口每月收入僅一千元人民幣的實話,網民這當口也在重複他那句「人在做天在看」的無奈之言。我記憶猶新的是,他在總理任上曾經回憶起毛時代農民出外乞討還需要黨組織開介紹信的事情,以此說明中國不能倒退到毛時代。李克強在安徽長大,曾經在鳳陽插隊,毛時代那裡的農民每年冬天都要出外討飯,一年的收成不足以填飽一年間的肚皮。那個時代,我在家鄉魯南地區生活,冬天裡常能見到這些操著皖中或蘇北口音挨家挨戶叩門乞討的人們。這是我們親身見證的歷史,而李克強沒有忘記它,這就是良知還在了。
然而,這正是李克強人生悲劇的另一個體現。他應該知道,良知是與共產黨體制難以相容的。也許,他有想過,有一天當自己當上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時,他可以改變這種體制,使之與良知相容?確實,他一度非常接近登上最高權力的位置,但決賽中輸給了習近平。問題是,習近平是靠什麼贏得那個位置?有人說是善於裝孫子,有人說是身為紅二代,更關鍵的是江澤民曾慶紅為了阻擊胡錦濤選擇的接班人李克強而選擇了習近平。很明顯,這個過程如何展開,本身就是中共制度所決定的。為什麼江澤民曾慶紅就比胡錦濤更有力量決定是李還是習?還不是因為他們掌控軍隊,掌控政法,也掌控黨機器。掌控暴力機器就能掌控一切的製度,怎麼可能與良知相容?怎麼可能容許你去改變這種體制?
既然不相容,還要去適應,這就難免出現人格分裂──人格分裂本身就是人生悲劇。也許那裡有兩個李克強:一個李克強不斷扭曲自己以在中共體制內沿著權力等級步步攀升,一個李克強還保留了一些常識、良知和對於民眾的同情心。殊不知,後者在共產黨權力場上可以成為一個人的軟肋。當習近平和李克強在2012-13年開始了十年共事的時候,李克強黑不過習近平,壞不過習近平,因此也就必定被習近平欺侮。重複一句:這不是習近平的本事,而是共產黨制度所決定的。所謂製度,就是遊戲規則。照這套遊戲規則玩,越黑越壞就越能贏。
活得憋屈,死得窩囊──也是史達林邏輯的一種表現
李克強的從政生涯固然是一場悲劇,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他已經以不到官定退休年齡而提前退出領導層之後的短短七個月後,他的人生會這樣突然地落下帷幕,為悲劇再加一層!68歲,對現今的人們來說仍在盛年;中共高官保健條件那麼好,更是個個高壽如龜。李克強的死,其中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手腳呢?人們可以這樣質疑,但沒有人能夠知道答案。對此,我只能說:被謀生死也好,因為多年心情壓抑、感覺窩囊而引發病情去世也好,政治人物的生活乃至生死都必定是有某些政治因素在內的。從史達林時代怪案連連,到毛澤東當年整王明,再到周恩來不能及時開刀治癌,活得憋屈並死得窩囊的共產黨高級領導人多了去了,也都是「史達林邏輯」的一種表現!
可是,在共產黨體制下,誰又不是活得憋屈、死得窩囊呢!想想“鐵鍊女”,那活得豈止是憋屈?想想新冠疫情中的千萬逝者,那死得豈止是窩囊!或者說,前幾個月還志得意滿的秦剛,現在就活得不憋屈嗎?若干年後的習近平,誰又敢說他會死得不窩囊呢?因此說,儘管李克強的人生悲劇已經嘎然謝幕,但「李克強悲劇」遠未落幕。△(轉自美國之音)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27/78391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10/27) |
-
李克強突然去世 網友震驚 感覺風雨欲來 (162,246次) 2023/10/27
-
想當世界領袖?習近平幕後指揮四場戰爭 (154,672次) 2023/10/25
-
鄧小平與他的小女兒(圖) (151,866次) 2023/10/24
-
習說李書磊該打屁股 蔡奇主動認錯擔責 (137,219次) 2023/10/17
-
《南方日報》「紀念」習仲勛 習兒痛斥中宣部(圖) (136,253次) 2023/10/23
-
習李鬥由來已久 「李上習下」救經濟 犯習大忌 (133,233次) 2023/10/27
-
李克強去世 退位前與習暗戰三個細節 (133,040次) 2023/10/27
-
李克強為何突然說「人在做,天在看,蒼天有眼」 (130,586次) 2023/10/27
-
加州州長翹著二郎腿見習近平 中共啞巴吃黃蓮(圖) (127,454次) 2023/10/26
-
一名法輪功學員被活摘器官後的臨終證詞 (126,396次) 2023/10/25
-
驚人巧合?李克強猝死時刻與毛澤東一致 (125,289次) 2023/10/27
-
歷史罕見!李尚福和秦剛雙雙被免職 成為最短命部長 (124,510次) 2023/10/25
-
習近平親自指揮了哈瑪斯戰爭? (122,934次) 2023/10/8
-
獨裁與惡政的螺旋效應:再談「斯大林邏輯」 (122,881次) 2023/10/17
-
罷免國防部長是習近平動盪新趨勢的開始 (122,512次) 2023/10/26
-
內幕揭祕:習近平偏愛行宮之謎(視頻)
(122,486次) 2023/10/23
-
臺灣醫師:以今日醫療水準看 李克強死因不合理 (122,368次) 2023/10/27
-
中國就業市場空前萎縮 大學畢業生薪資期望低落 (122,055次) 2023/10/22
-
"雙11"臨近低價惡戰打響 分析:經濟萎靡引惡性競爭 (121,788次) 2023/10/26
-
李克強在上海猝死 分析:疑點重重 (120,704次) 2023/10/27
-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習近平一軟肋(視頻)
(120,469次) 2023/10/26
-
美前副國安顧問博明:現在不是美中緩和的時候 (119,983次) 2023/10/12
-
李克強與習不同調 突然離世 網上一片驚疑 (119,870次) 2023/10/27
-
辛灝年揭穿小米加步槍的真相:中共執政沒有合法性 (119,732次) 2023/10/22
-
不只是「崇禎」下架,習近平文化思想控制下的中國出版人不安全感加劇 (119,404次) 2023/10/24
-
中國青年過半存款不足十萬元? 實際情況或許更糟 (119,310次) 2023/10/23
-
中共數百專家研究對臺灣動武後如何應對美國制裁 (119,289次) 2023/10/21
-
李克強訃告凸顯習李差異 中國社會的臨爆點在哪裏? (119,230次) 2023/10/28
-
撐不住了!中共很失望 這些國家更失望(圖) (118,949次) 2023/10/23
-
加薩地帶的歷史與現實 (118,710次) 2023/10/12
-
大規模封殺討論,為什麼李克強之死讓他們如臨大敵? (118,610次) 2023/10/28
-
幾成美國中情局副局長 超級間諜潛伏美國40年(視頻) (118,273次) 2023/10/7
-
官媒上 習近平「活訊」仍壓住李克強「死訊」 (118,151次) 2023/10/27
-
中南海內鬥不止 「李蔡不和」引關注 (117,780次) 2023/10/7
-
央視:兩年前破獲美國間諜案 分析:舊案翻炒宣傳《反間諜法》 (116,839次) 2023/10/2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