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月2日發表
人氣:28,749 分享:
|
|
連跌四年大行認錯 「公安管股市」趕散外資(圖) |
|
顏寶剛
|
|
【人民報消息】港股在2023年走勢先見全年高位,自2月起卻進入漫長的下行通道,全年合共大跌2,734點或13.8%,四年更大跌11,142點或近貶值四成;國企股指數全年則跌14%,也是連跌第四年;比對環球主要股市表現,港股2023年繼續敬陪末座,更是連續四年下跌,為1969年恒指成立以來有紀錄的首次。
當中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當中表面因素包括內房的債務違約問題,造成內地樓價疲軟、經濟增長動力減少,令A股走勢積弱,更重要是來自本港自身的競爭優勢嚴重削弱:基於政治嚴重打壓,令香港的自由市場地位被外界質疑,由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直接了當確認,因為《國安法》香港已失去了司法獨立;全球法治指數顯示,香港排名連續3年下跌,跌出全球二十大,兩年間下跌四位至23位;到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排名、競爭力排名、新聞自由排名全數急降,穆迪更首次因應《國安法》下調評級前景展望。這些不是官員們「強烈譴責、嗤之以鼻」就能夠解脫的客觀現實。外資投資者若要將資金投入到一個市場,就必須要充分向持份者解釋為何無視這些明確風險,試問你如果是外資公司會如何決定?
當然不利港股的因素還有地緣政治衝突有增無減,中美關係緊張更導致去年底香港被美國納入為「敵對外國勢力」,變相不再承認香港的「一國兩制」地位,新的一年美國以科技及金融制肘中國,香港更會成為主戰場,更加深成為外資部署港股的不利因素。
還記得前年初大行對去年A股及港股都投以信心一票,原因是憧憬通關復常可以帶動整體經濟,大行對恒指共識目標更高達三萬點。不過殘酷的現實是恒指四連跌,再次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墊底。更重要是外圍主要市場包括美股及歐洲市場都創出歷史新高,日經指數全年升近三成,在迷失三十年後亦重回三萬三千點,台股全年升26%,甚至我們官員一直看不起的「隔離埠」新加坡的股市,今年人家都可以力保不失,僅是原地踏步,我真的不知道香港的財金官員何來勇氣看不起新加坡的金融市場。
「斯人獨憔悴」,連跌四年更是恒指推出以從未見過,因此請不要再用什麼「短期波動不重要、只看長期表現」作為借口,更不要只賴內房違約;現實是中國經濟儘管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大幅增長,但金融市場表現卻完全不成氣候,甚至過去四年香港經歷「二次回歸」,金融市場表現就衰足四年。
政策風險現寒流 明年配置宜審慎
經歷了連輸四年的歷史紀錄,那2024年意味著什麼?
比較樂觀的投資者認為,在中國/香港股票經歷數年的下跌後,存在一些低吸機會。恒生指數成分股的平均預期市盈率降至8倍,接近至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大市短線在重試14,600點後達致雙底的機會更大,屆時不但技術走勢有支持,同時更低市盈率更具吸金力,當然有穩定收益及較高派息率的企業成避風港。
但必須指出,制約港股表現的一個重要理由,是組成恒生指數的八十家藍籌成分股,八成均是中資企業,因此港股表現更大程度是受內地經濟而非本地復甦就可以改善。過去幾年,在習近平的指示下,對內地經濟結構進行了翻天覆地的「破舊立新」,用了強力的政策主導由頂至底的徹底經濟架構重組,推倒房地產及互聯網平台經濟,當中更「團滅」了民企開發商,以「國進民退」開發他中心的「下大棋」策略,發展所謂符合國策的先進製造業,即電動車、電池和芯片等。
但顯然這是一個漫長而非常痛苦的過程,引發的地方政府債務、民間財富蒸發以至金融系統均受到衝擊,而所謂「下大棋」的三項科技產業,佔全國GDP只有3.5%,而且基於自動化的行業特質,對人力資源需求更低,這又造成了青年失業率高居不下,甚至索性取消發布青年失業率這種「掩耳盜鈴」的荒謬行為。這一切反映近年的經濟政策是未經過深思熟慮、完全進退失據,但又叫官員如何膽敢向上作出諫言?
突顯這種政策風險當然要數近期涉及當局加強遊戲行業監管,擴展至主要客戶成年人身上,擬針對網絡遊戲「課金」作出多項限制,令年內一度減退的政策風險重臨,導致最大市值的騰訊單日急挫12.3%,連同網易等單日市值蒸發5,000億元。
儘管當局事後急急「亡羊補牢」,但事件再次突顯中央政策上不利於營商環境,引發投資者回想前年內地教育產業遭全面整頓的厄運,令即使想重新部署入市的資金,亦要「停一停、諗一諗」,計算風險回報是否成正比?
據智庫國際金融研究所稱,中國股票和債券已連續五個季度出現跨境資金外流,這是有史以 來最長的記錄。面對外資持續撤出,股市債市跌市年年,中央不是沒有嘗試救市,包括由中央匯金出手買內銀股托市、人行大力放水、甚至減股票印花稅,但成效甚微。
「公安管股市」反映無招可救 恐更嚇怕外資
我反而留意近日內地開始有「公安管股市、國安壓經濟」說法,包括去年7月1日實施修訂後的《反間諜法》,多間外國公司遭調查,還有外國企業主管及員工被帶走;國安部12月中連續發文要求維護經濟安全,禁止財經網紅「唱衰經濟」,甚至提及有「唱空者」、「掏空者」妄圖引發金融動盪,並指出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國安部要更積極參與經濟、金融等領域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這些反映中央已經「無招可救」,唯有啟動公安系統壓下唱淡聲音,但此舉卻會更加嚇跑外國投資者,變成惡性循環。
因此看來即使港股已跌至低估值水平,2024年中港市場持續調整機會仍不低,事實上無論是大部分財經專家及大行近年預測出錯率都頗高,大家在資產配置時只宜略作參考。在一個本來流動性已欠佳市場,再加上人為的政策因素主導,散戶切記要審慎部署,保本為上,避免成為大戶的「點心」。△(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79740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1/2) |
-
軍中五大勢力反習 習2024或被奪權 (264,329次) 2024/1/2
-
斯大林毛澤東情婦吐露的祕密 (187,739次) 2023/12/26
-
董軍能堅持一年嗎?姚誠稱其為「草包」(圖) (187,018次) 2023/12/31
-
心知大事不妙 習近平學老毛耍「陽謀」(圖) (183,744次) 2023/12/24
-
專家爆料:習近平2024年面臨極端的危險 (182,145次) 2023/12/23
-
毛澤東一生中的女人們 (180,111次) 2023/12/29
-
習近平整肅秦剛和火箭軍 竟是普京告的密? (178,969次) 2023/12/18
-
火箭軍70人被抓 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178,470次) 2023/12/19
-
驚心動魄的七月兵變(圖) (175,128次) 2023/12/24
-
溫家寶罕見露面 與老上司微笑合影(圖) (173,952次) 2023/12/21
-
罕見陪習出訪期間國內維穩異常 王小洪有野心(圖) (173,262次) 2023/12/23
-
習近平與張又俠內鬥公開化(圖) (171,671次) 2024/1/2
-
習近平對火箭軍的清洗還沒有結束 (169,387次) 2024/1/2
-
被爆毒死李克強 武警上海總隊司令陳源失蹤? (169,201次) 2023/12/15
-
傳馬興瑞將任中辦主任 分析:習有多個政治意圖 (168,577次) 2023/12/14
-
相信共產黨 東北男投資被騙討債無果反被拘(圖) (167,659次) 2023/12/26
-
中共軍方反習的人很多 (167,599次) 2023/12/31
-
習統治危機即將爆發 盼其暴斃心態瀰漫中南海 (166,654次) 2023/12/18
-
被習「壓着打」 傳李強已提辭呈(圖) (166,296次) 2023/12/20
-
魏京生:外援沒戲 內需通縮 路在何方? (165,284次) 2023/12/15
-
歌后曝朝鮮出演內幕:自己遭監聽,李雪主臉蒼白(圖) (164,878次) 2023/12/19
-
夜話中南海:二十大上落選中委的那批人 (164,187次) 2023/12/17
-
「你竟敢公開聲明是『國民黨』」 (163,921次) 2023/12/18
-
又一親信被查 趙樂際下場不妙? (163,787次) 2023/12/14
-
1994年克拉瑪依的那場火災是過失還是故意? (163,721次) 2023/12/18
-
繼李克強後 57歲公安部特勤局高官心臟病猝死(圖) (163,543次) 2023/12/15
-
中共誘臺飛官駕機叛逃 分析:意圖山寨CH-47 (163,445次) 2023/12/14
-
青海舊部連續被抓 知情人:趙樂際很危險 (162,965次) 2023/12/15
-
經濟利益受損 中共體制內官員對習近平極為不滿!
(162,454次) 2023/12/13
-
武漢吹哨人艾芬醫生鬥志昂揚抖出42人大名單(圖/視頻) (162,420次) 2023/12/25
-
人臉識別專家死因成謎 輿論:出來混早晚要還(多圖) (161,878次) 2023/12/18
-
鉈中毒清華女含冤過世 江澤民阻撓調查真兇原因曝光 (161,537次) 2023/12/24
-
揭祕:緬甸是如何成為鴉片最大生產國的? (161,455次) 2023/12/17
-
中共火箭軍等三上將四中將被免人大職務 (160,197次) 2023/12/30
-
微博警告大V不得唱衰經濟 國安部親自上陣恐嚇(多圖) (158,508次) 2023/12/1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