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請求賑災 地府爲他註記大富貴(圖)
 
懷忍忍
 
冥冥之間,地府已經爲他註記大富貴。

【人民報消息】劉備有勸子誡言留人間:「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對應到說什麼話,怎麼說話,結局可能是天差地別。然而,說出話的結果可以救人,也可能喪人之命,造成的業報也會返回到自己身上。 賀燦然,字伯闇,號道星,是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進士。他是浙江嘉興府人,專精諸子百家,通曉古代事物,作學問不達微奧不休不止。他最早的官職是掌管朝覲聘問,接待賓客之事,後來擢升爲吏部主事,爲官正直,操守清高不徇私。 賀燦然爲鄉里謀福利,據理力爭,從容不迫無所畏懼,爲鄉邦所倚重。他關心民生,著作中有《備荒議》一卷,背景關聯他早年的一段親身經歷。 當賀燦然還是儒生的時候,同邑進士姚思仁已經是按察御史。賀燦然曾任姚思仁幕府,掌文書,跟隨姚思仁巡訪視察河南。當時河南正值大饑荒,老百姓生活非常艱苦。賀燦然目擊人民生活艱苦,特地起草一篇救荒疏,力勸御史姚思仁以特急件呈給皇上請求賑災。 姚思仁在此之前曾經巡按山東等處,持法正直但也非常嚴厲,一些不法者多被他判處死刑。賀燦然從容不迫,無所畏懼地爲河南廣大百姓請命,終於說動姚思仁把他寫好的救荒疏上呈朝廷。 後來,姚思仁患瘧疾,魂魄被拘到地府。一入地府,就來了一羣鬼對他索命。 閻王詰問他:「汝爲何如此嗜殺?」 姚思仁答:「御史職責在爲天子執法,這些人是因爲自己違法而死的。」 閻王說:「汝爲官不能體會上帝好生之德,對待百姓草菅人命,毫無矜憐撫卹之心,罪孽自重,無從解脫免罪。」 姚思仁說:「當年河南饑荒兇災中,某上疏請賑,救活的人成千上萬,難道不能相抵免嗎?」 閻王說:「這是賀燦然所爲也,已經定下讓他中年大富貴。」 姚思仁說:「固然是賀燦然寫的疏,沒有某之力,他寫的疏怎能上達皇上面前呢?難道不能分一半功勞給某嗎?」 閻王審思他的話的確有理,就點頭了,於是,命令小吏大聲斥散羣鬼,然後把姚思仁放還人間。 後來,賀燦然在四十歲那年果然登進士,而且飛黃騰達,官至吏部尚書。姚思仁後來也累官至工部尚書,而且活到九十歲。 賀燦然當年雖然是姚思仁的幕賓,一介儒生出於善心悲憫,無畏權貴,反而善用權貴手中的權力,爲民造福,爲己造福,也爲擁有權力的姚思仁造福。當時賀燦然有德而無名,在人間救了成千上萬人,是積了大陰德。人在作天在看,冥冥之間,地府已經爲他註記大富貴。 和這兩位相反的是楊詢和楊開。 楊詢性格巧於獻媚,善於揣測他人的心意,從旁勸誘鼓動,以博人歡心。丹陽尹楊開,斷事果決,但是性格暴戾殘酷。 楊開和楊詢關係深厚,一有事必定前去拜訪。楊詢每每心知楊開不對,但又不敢違逆他的意思,一向盡講些讚美的好話而已。 一年盛暑的一天,楊開棒打衙吏和關押的囚犯共四十餘人,導致兩人致死。即便如此,楊詢還盛讚楊開果決、處事明快。 後來,楊詢夢見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裏有個穿戴金紫服的人譴責他說:「造成楊開今日大惡的就是你。你當受罪。」數日後,楊詢果然身中惡疾死去。丹陽尹楊開也因此案受到應得的懲處。 爲何說造成楊開今日的大惡者是楊詢呢?因爲楊開一有事必拜訪楊詢,表示他仍然心虛,對自己的所爲不篤定。如果楊詢肯出一言相勸,加以誘導,應該會有救的。然而對於楊開的暴行,楊詢屢屢稱快來拉攏關係討歡心,追根究底是出於私心。最終,有無辜的人被打死了,也陷楊開於罪,地府冥司審斷本案,對楊詢處以死刑。 賀燦然和楊詢說話的居心恰是顯然的對比,結果更是天壤之別。 我們說出的話,能成善事或結惡果,結果截然不同,關鍵就在爲私還是利他的一念之差! (參考資料:《德育古鑑》)△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4/15/7591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