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習將訪俄 白宮稱反對北京無條件停火協議(圖)
 
2023年3月17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對習近平訪俄做出回應。圖爲2023年2月27日,柯比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會上講話。

【人民報消息】中共週五(3月17日)宣佈,習近平下週將訪問俄羅斯,和普京會面。白宮當天回應說,北京的無條件停火提議只能給普京喘息的機會,讓俄鞏固在烏克蘭的陣地,重建軍隊,之後再重新發動進攻。 據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在華盛頓,官員們對習近平的意圖深表懷疑:中共拒絕譴責俄烏戰爭,而是聲稱莫斯科受到挑釁而入侵烏克蘭。中共宣佈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時說是「爲了和平而旅行」,白宮則暗示北京提供的任何框架都將偏向俄羅斯,對烏克蘭不利。 「當他們開始計劃他們的議程時,我們當然想表達我們對來自(中國)的任何提議的關注,這些提議將……是片面的,只反映俄羅斯的觀點。」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週五表示。 他還說,無條件停火將使莫斯科對通過武力奪取的約17%烏克蘭領土的控制合法化。 「現在的停火實際上是對俄羅斯佔領行動的有效認可。」他說,「當然,這將是對《聯合國憲章》又一次持續的違反。」 柯比還說,中共的提議可能包括某種類型的停火,但這只是能讓俄羅斯重新進行軍事集結的一個機會,然後俄羅斯再進行報復襲擊。 「俄羅斯將自由地利用停火來進一步鞏固他們在烏克蘭的陣地,以重建、改裝和更新他們的部隊,以便他們能夠在他們選擇的時間重新開始對烏克蘭的攻擊。」柯比說。 中共一直試圖將自己作爲俄烏戰所謂的「中立」調解人,包括髮布一份呼籲政治解決的12點和平文件,但這一文件被美國及其盟友批評爲一份空洞的立場文件,沒有讓莫斯科爲其侵略行爲負責。 「我們不認爲這是邁向公正和持久和平的一步。」柯比周五說。 柯比呼籲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電話會談,以聽取「烏克蘭方面的意見」。美國總統拜登也對自己與習近平的電話會談持開放態度,但目前沒有積極計劃安排這樣的會談。 柯比說,如果將習近平與普京的會晤描繪成北京是一個道德仲裁者,呼籲停火以結束這場已造成成千上萬人死亡的戰爭,而不承認莫斯科是有罪方,這將是「中國(中共)劇本的一部分」。 「世界其它國家現在不呼籲這樣做的原因是,正如我所說,這將有效地認可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所佔領的地區,這將使澤連斯基處於明顯的劣勢。」 白宮表示已私下和公開警告北京不要向普京提供致命的軍事援助。美國稱情報顯示中共正在考慮此舉,但尚未做出實施的決定。 柯比說:「我們對中國(中共)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武器和致命能力可能性的擔憂程度與上週相同。」 「我們仍然不相信他們(中共)已經不考慮這一選項了,但我們也沒有看到任何跡象,沒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他們已經決定朝那個方向前進,或者實際上已經提供了任何東西。我們不相信,我們已經私下向中方以及向你們所有人公開說過,這符合中國的最佳利益。」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2月份的聯合國安理會上發表講話,警告聯合國,不要被中共的「臨時或無條件停火」的呼籲所愚弄。 「爲了使和平持久,就必須確保不能讓俄羅斯簡單地停下來喘息(指短暫停火),重新武裝,並在幾個月或幾年後重新發動戰爭。」布林肯說。 「安理會成員不應該被『臨時或無條件停火』的呼籲所愚弄。俄羅斯將利用任何暫停戰鬥的機會來鞏固對其非法奪取領土的控制,併爲進一步進攻補充兵力。這就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第一次進攻於2015年『凍結』時的情況。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布林肯說。 回溯歷史,2000年代初,中共發起旨在削減朝鮮核武器計劃以換取援助的六方會談,2008年朝鮮退出後,六方會談以失敗告終。而朝鮮嚴重依賴北京的經濟支持。△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3/18/7572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