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李克強火化後 習像換了一個人(圖)
 
習近平再也找不到像李克強這樣的替罪羊或背鍋俠了。(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有分析指,中共前總理李克強火化後,中共黨魁習近平像換了一個人,頻頻露面。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12月8日在X平台發文表示,李克強在上海猝死是一個轉折點,「11月2日,李克強遺體在北京匆匆火化,接下來這一個月習近平彷彿換了一個人,在國際舞台上頻頻亮相,為提振經濟不斷發聲。」 11月中旬,習近平前往舊金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首腦峰會,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試圖緩和中美關係。為了這次會面,北京方面罕見做出了一些讓步。 有知情人士對美國之音披露,在會談前,中共官員提出,此次會談時間要超出去年11月印尼巴厘島的峰會時間,即超過3小時。但此次舊金山峰會實際會談時間僅兩個多小時。 中共官員還提出,中共黨魁想先與美國商界人士舉行宴會,然後再與拜登會面,但被美方拒絕。最終,北京讓步,將晚宴改在峰會之後。 蔡慎坤表示,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習和他的親信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如果繼續敵視美國,顯然對自己的執政很不利,而要恢復跟美國的關係,只有習自己示弱,其他人誰也不敢。 不過,這次美中峰會並沒有什麼成效。會談結束後,雙方沒有發表聯合公報,而拜登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公開表示,習是「獨裁者」。凸顯美中意識形態之爭不可能發生改變。 李克強猝死一個月之後,11月27日,習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蔡慎坤表示,習親自部署的重大戰略決策,往往都會淪為爛尾工程,最終不了了之,再說中國經濟危機四伏,高調振興長江經濟帶也不可能挽救中國經濟走向衰敗的趨勢。 隨後,習又在11月28日去上海視察,對外釋放改革開放的信號。但市場反映冷淡,股市情緒持續低落,民間討論也不多,就連對政策信號格外敏感的商界也波瀾不驚。 12月7日,習在北京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不過,這次中歐峰會雙方依然各說各話,在貿易、人權、台灣等許多問題上分歧嚴重。 12月8日,習再度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擴大國內需求,擴大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與此同時,國際評級公司穆迪看衰中國經濟,自12月5日起連續發布報告,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中共對此極為不滿。 蔡慎坤表示,習的親信李強入主國務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外宣稱,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說國務院不再對經濟事務具有主導權,只有聽命執行的職能。 他認為,過去一個多月,習無論在國內發指示,還是在國外「指方向」,都不可迴避一個事實,中國經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他環顧四周,再也找不到像李克強這樣的替罪羊或背鍋俠了!△ (新唐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10/7924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