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油抗爭凌亂現場被緊急清理 如何造反才能成功?(圖)
 
2025年8月4日,江油市數千民眾聚集市政府前抗議,當局鎮壓,釀流血事件。(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李昱報導)8月5日凌晨的江油數千民衆抗議事件,震動各界。江油市政府前的民衆抗議區域,8月5日中午已經被當局緊急清理得一乾二淨。似乎昨晚的抗議的痕跡已經全部被抹去。有評論人士認爲,隨著民衆的抗議被當局一次次的暴力鎮壓,民怨在積纍,民衆也在覺醒。但是,抗爭和造反如何才能成功呢? 8月6日,江油警方再次回應霸凌事件,稱施暴者已經向受害者道歉。希望網友不要再轉發相關視頻。此外,警方已對兩名網民進行處罰,指他們「因造謠嚴重擾亂公共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霸凌事件發生後,網上有人對施暴者背景進行起底,有稱其中一名施暴者父親為江油市公安局副局長,另一名的父親為江油市黨委副書記、政委。8月5日,「綿陽網警」微信公號再發通報表示,針對該事件的造謠者已被依法查處。通報稱「經核實,三名違法人員的父母分別有二人無業、二人在省外務工、一人為本地售貨員、一人為本地外賣員,所傳違法人員父母職業身份信息為謠言。」並稱為博眼球編造謠言者「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 從網絡視頻上顯示,江油警方5日凌晨展開暴力執法,大規模清場及逮捕抗議市民後,現場一片凌亂。但5日中午過後,江油市政府前的群眾抗議區域已經完全看不出歷經一天一夜激烈抗爭的痕跡。 關切江油事件的自媒體人公子沈在節目中表示,四川江油市一切風平浪靜,就像前一晚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因為整件事情已經被徹底鎮壓下去了。 他認為,政府派這麼多的軍警去打,去抓抗議市民,是一種權力的傲慢。「共產黨的面子掛不住,執政這麼多年了,你們居然還敢挑戰我。使得當局不能容忍這些群眾居然會為了一個小女孩去挺身而出,去為她伸張正義,然後不惜去挑戰權威。」 他說,對共產黨來講,暴力是他們唯一聽得懂的語言。只要他們認定是危害了政權穩定,它會開足馬力去碾壓所有的抗爭者。因為再這麼下去的話,抗議者就要推翻共產黨了,就要習近平下台了。 公子沈分析,這次抗爭沒有組織,沒有規劃,也沒有一個方針戰略,大家一盤散沙繼續在一起,那麼也很容易被打散。他認爲,當今世界,要想成功,必然是組織性之間的對抗,不可能是單打獨鬥的個人和一個龐大組織之間的對抗。 同時,公子沈也強調,任重道遠,不要氣餒。民怨在累積,民衆也覺醒,雖然這次抗議被打散了,但是民衆對這個政府已經失去信心。「我一直在強調共產黨一定會倒台,因為我認為這個倒台不是說一次抗爭就能解決的,它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所配合的,天時地利人和,牆倒眾人推。」公子沈說: 那麽,如何造反才能成功呢?時政評論家文昭在節目中做了詳實的分析。 文昭指出,一開始得先說服人們,他們參與的事情不是在造反,許多驟然而起的社會風暴參與者在開始階段都不認為自己在造反。 文昭舉了一個例子。 1989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中共從4月26號的人民日報的社論當中就已經把它定性為動亂了,但是市民和學生們都不認為自己是在參與動亂。學生和知識份子認為自己是在行使公民最基本的集會和言論自由憲法。市民認為,學生是在要求反腐敗而這是愛國的體現。 文昭說,另外一個條件,就是它從一開始就得有能夠依託的組織力量,它必須得在一個非常堅固的社團裡面,能夠紮下根來。 是什麽樣的社團呢?文昭再次舉例說,從清朝初年的天地會,到清朝中後期的拜上帝會,再到興中會、同盟會,這些從明清時期中國一直存在的民間地下社會。 這些社團的本質是什麼呢?文昭進一步剖析說,是由於那個時代沒有社會化的福利救助體系,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失去了土地的農民,還有城市失業平民,他們抱團取暖組成的互助組織,實際上是這個東西它的起點是民間的自救互助,比如鹽幫和曹幫。 文昭指出,所有這些條件滿足了,都是為造反能夠興起準備了社會土壤。但是共產黨自己也非常清楚一點是,造反要成功光有土壤是不夠的,關鍵還得要有有力的領導力量。 文昭進一步解析,「在天安門絕食的學生沒有辦法達成一個有執行力的領導層,還有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發展,同樣是反抗者一方缺少領導力量的一個表現。年輕人的抗議是無中心的,自發的,沒有達成一個有代表性的領導力量,那就沒有辦法把抗議和騷亂上升到博弈層面。」 那需要怎麽樣的領導力量呢? 文昭表示,在共產黨出現之前這種革命的領導力量,常常是由地方豪強來扮演的,也就是在一個地區內有巨大影響力的豪門,他們能夠把分散在社會的不滿,統合起來,在一面旗幟之下。 但文昭也強調,領導力量是一個短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目前的趨勢只能是緩慢的像清朝末年這種地下民間社會演化,但是要領導一次能夠改天換地的全社會的變革,這種領導力量顯然是不足夠的。 目前,中國經濟嚴重下滑,失業現象加劇惡化。有衆多學者指出,2023年中國青年失業率高46.5%。2024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大約是30%至35%範圍內,不會高於40%。2025年則更差。 如果中國的失業人數不斷突破天際線,連研究生學歷和985畢業生也送外賣,社會的福利救助體系又不具備,會發生什麽情況呢? 文昭分析,中國這一代年輕人除了父母,他們在世上舉目無親,而他們的父母大多數都還沒有到退休年齡,現在也是處於經濟上的高度不穩定當中。那麼在這種躁動和艱難當中,人們的不滿肯定會隨之滋長。 「因為失去了安全感,人們就會扎堆,就會抱怨和吐槽,更多人就會意識到自己當前經歷的艱難並不都是自己的錯,肯定不完全是由於自己不夠努力,而是來自於社會的責任。在很大程度上這確實是事實。如果在這個時候有人出來宣佈可以提供一個逃生窗口,那麼人們就會一擁而上,就很容易產生群聚效應政治變動,也就會由此而發生。」 文昭曾經在節目中說:「20%的失業率被認為是社會能夠承受的底線」,多數國家失業率10%到20%持續幾年,就會看到大規模的街頭抗議和騷亂,以及肉眼可見的自殺率和犯罪率的上升,還有政府頻繁的改組下台。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7/9172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8月7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