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5月13日發表
人氣:54,936 分享:
|
|
清心爲治本 直道是身謀(圖) |
|
智真
|
|
包拯有「報國安民」之志,一生爲民請命,是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 堪稱我國曆史上的清官典範。
| 【人民報消息】包拯,字希仁,北宋時安徽廬州人,他自幼學習經史,仰慕古代聖賢所爲,有「報國安民」之志。先後任開封知府、監察御史、樞密副使等職,「性峭直,立朝剛毅」,一生爲民請命,是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 堪稱我國曆史上的清官典範。
忠於職守 秉公執法
包拯任監察御史時,倡導任人唯賢,對禍國殃民的貪官及庸碌無能的昏官大加彈劾。著名的事例有:七次彈劾貪官王逵。王逵任荊湖南路轉運使時,驕橫跋扈,欺壓百姓。宋仁宗把王逵貶到池州,不久就又提拔起來,任爲江南西路轉運使。
包拯聽到任命的消息,立即上書彈劾說:王逵在前任上,就苛政暴斂,民怨沸騰,應該得到嚴厲的處罰,而不能提拔重用。宋仁宗於是把王逵改任爲淮南轉運使,包拯還是不同意,連續七次上書彈劾道:如果任命王逵這樣的酷吏,等於給當地百姓帶來一場大災難,在包拯的堅持下,宋仁宗罷免了王逵的職務。
包拯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張堯佐是張貴妃的伯父,在張貴妃的請求下,宋仁宗把張堯佐提升爲三司使。包拯指出宋仁宗一再超擢張堯佐,任人唯親,不合大宋法度,並分析其背景是後宮干政、個別大臣曲意奉迎,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
轉眼到了第二年正月,宋仁宗經不住張貴妃一再請求,再次下旨擢升張堯佐。包拯再次直諫,指出張堯佐平庸不稱職,請皇帝另選賢能,大臣們也紛紛支持包拯。張堯佐見狀,感到衆怒難犯,當即表示不接受委任。宋仁宗再次收回成命。
這年八月,張貴妃多次向宋仁宗提出封張堯佐爲宣徽使,一日宋仁宗早朝前,張貴妃特意送到宮門口,說:「皇上今日不要忘了封宣徽使之事啊。」金殿之上,宋仁宗果然又一次降旨。可御旨一下,包拯馬上上奏。
這一回,宋仁宗打定主意堅持己見,說:「張堯佐並無大過,可以擢升。」
包拯諫駁道:「各地官吏違法徵收賦稅,鬧得民怨紛紛。張堯佐身爲主管,怎說是無大過呢?」
宋仁宗嘆了口氣,婉轉說道:「這已是第三次下旨任命了。朕既貴爲天子,難道擢任一個人就這麼不容易?」
包拯聞言直趨御座,高聲說道:「難道陛下願意不顧民心向背嗎?臣既爲諫官,豈能自顧安危而不以國家爲重!」張堯佐站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衆大臣又紛紛襄贊包拯,宋仁宗又沒有合適理由反駁,氣得一甩手回到宮裏。
張貴妃早已派人打探消息,知道又是包拯犯顏直諫,所以等宋仁宗一回來,她馬上迎上前去謝罪,宋仁宗斥責說:「妳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包拯還在當御史!」
規諫君主 以德施政
包拯無論是平時,還是遇到天災、星變之時,都上疏宋仁宗,既對宋仁宗本身的過失提出指正,又對治國安民的大計提出建議。
包拯特意上了一道《進魏鄭公三疏札子》,把唐朝魏徵的三篇奏疏抄錄給宋仁宗,希望宋仁宗能像唐太宗那樣,成爲「英明好諫之主」。他上書天子應有的德行,「明聽納,辨朋黨,惜人才」,一方面興利除弊,一方面要選賢任能。
包拯在奏疏《乞不用贓吏》中指出「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意思是說,清廉是人民的表率,貪污則是危害人民的盜賊。主張用人要用忠直廉明的君子,他爲觸怒權貴被貶的范仲淹等人嗚不平,並建議重新起用他們。對於貪贓枉法者,則嚴懲不貸,並且永不錄用。他的建議多被宋仁宗採用,使貴戚宦官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
包拯還多次上疏推行善政,提出「寬民利國」,以保百姓福祉。他採取了一系列「薄賦斂、寬力役、救荒饉」,治理水患,興教辦學等措施,並督促各路行政機關能夠盡職爲百姓謀福。他下令,凡各庫的供品,以前都是各州攤派的,這對百姓的負擔很重,現在都要變成與百姓公平交易。他請求宋仁宗支義倉米賑濟災民,使他們不至於流離失所,並請求真正放免民戶欠負的賦稅等。宋仁宗接受包拯的建議,曾任命他專門負責「放天下欠負」,結果一次即除放各種欠負一千二百萬。史載包拯:「公所蒞職,常急吏寬民,凡橫斂無名之人,多所蠲除。」
一心爲民 清正廉潔
包拯爲了防止權貴們找他「走後門」,乾脆完全斷絕與高官顯宦及親朋故舊的私人書信往來。有來走後門者,無論是高官權貴,還是親朋好友,一概拒絕。他在權知開封府時,按以前的制度規定,凡是告狀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作出新的規定:大開官府正門,凡是告狀的,都可以進去直接見官,直接面陳案情,任何人不得阻攔刁難,杜絕奸吏。於是呈現「前陳曲直,吏不敢欺,是非明辨」的局面。
包拯嚴於律己,生活儉樸,「飲食器用如布衣時」。他的「不持一硯歸」的故事廣爲流傳:他出任端州(廣東肇慶)時,端州的特產──端硯聞名天下,當時的權貴、大臣、學士們都以家中存有幾方端硯爲榮。而包拯直到離開端州,也沒有帶走一方端硯。傳說包拯任滿後,端州男女老幼萬人空巷來碼頭相送,攜物相贈,都被包拯一一謝絕。
有個人便將一塊最上等的端硯用黃布包好,悄悄放進艙內,想包拯到了地方也就收下了。包拯的船不久到了羚羊峽,本來風和日麗的天氣此時卻風起雲湧,大浪不止,幾乎快要將船給淹沒了。
包拯下令停船,暗自詫異:「我包拯在端州清淡如水,如何惹得天公這般動怒?」於是命人將行李查看一下。果然,發現了一塊端硯。包拯將端硯扔進江中,硯一落江,頓時風平浪靜,雲開日出。
隨後,就在端硯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包裹端硯的黃布,順流而下,後來成爲沙灘。這便是傳說中的「硯洲」、「黃布沙」或「墨硯沙」。當地人請名匠雕刻對聯紀念,對聯上書「星巖朗耀光山海,硯渚清風播今古」。
包拯一生光明磊落,「與人不茍合,不會僞辭色悅人」,「不愛烏紗只愛民」,贏得了世人的敬仰,婦孺皆知其名。他寫在府衙中央大廳牆壁上的那首明志詩:「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做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悲。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書端州君齋壁》),可以說是他一生人格精神的寫照。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包拯的做人道德準則和爲民造福的決心。△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5/13/76080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5/13) |
-
卡爾森演講:媒體謊言終結民主(圖) (219,400次) 2023/5/9
-
女子在天安門廣場高呼「打倒共產黨」(圖/視頻) (215,315次) 2023/4/26
-
【方偉時間】川普訴訟案的大逆轉(2視頻) (209,183次) 2023/5/5
-
什麼是最好的社會制度? (203,398次) 2023/4/27
-
郭飛雄遭重判8年 健康惡化體重不足90斤 (193,736次) 2023/5/11
-
江蛤蟆可算走了!(圖) (173,761次) 2023/5/8
-
清華退休教授郭於華被限制出境(圖) (172,001次) 2023/5/8
-
武漢方斌出獄後 家人受壓無法收留(圖) (171,973次) 2023/5/10
-
河南村鎮銀行儲戶維權 集體被囚酒店(圖) (171,925次) 2023/4/24
-
河南數百村民抗議在附近建火葬場(圖) (171,902次) 2023/5/3
-
中共兩會前後 上海61訪民被關黑牢(圖) (171,737次) 2023/4/25
-
因揭武漢疫情被囚 方斌月底將出獄(圖) (171,233次) 2023/4/23
-
寶能汽車長期欠薪 員工赴深圳討薪(圖) (171,086次) 2023/5/5
-
王全璋北京租房遭斷電逼遷 外界關注(圖) (171,040次) 2023/4/30
-
中共信訪局升格 打壓訪民更嚴厲(圖) (171,017次) 2023/5/11
-
武漢反腐記者被刑拘 律師會見遭拒(圖) (170,857次) 2023/5/2
-
嘆維權難 童話大王宣佈不再發表作品(圖) (170,545次) 2023/4/28
-
汕尾外送員集體罷工 美團低頭(圖) (170,446次) 2023/5/12
-
海南征地爆衝突 村民死訊被封鎖(圖) (170,088次) 2023/5/7
-
因一張照片 全家被迫生死大逃亡 (169,493次) 2023/5/8
-
一個恐怖的預言正在成真!(圖) (156,178次) 2023/4/25
-
【遠見快評】中警局長突身亡 官方爲何諱莫如深 (148,546次) 2023/5/4
-
兩度牢獄之災 村支書出逃美國(圖/視頻) (145,414次) 2023/4/29
-
習近平爲何否定「儲君」安排 (139,012次) 2023/5/10
-
帶給世界奇蹟的法輪大法 (136,946次) 2023/5/13
-
大法弟子眼中的李洪志大師 (131,609次) 2023/5/10
-
兩隻冰激凌引發「辱華」風暴(2視頻) (129,560次) 2023/4/26
-
東進序曲真相 (124,796次) 2023/5/7
-
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臺北法輪功學員謝師恩 (124,476次) 2023/5/8
-
告別三十年的病痛 步入真善忍的人生(圖) (124,332次) 2023/5/7
-
絕對世界無二!江澤民的外交趣聞(圖) (119,809次) 2023/5/4
-
一個真實的毛岸英(圖) (113,230次) 2023/4/30
-
薄熙來小故事回顧 (109,175次) 2023/5/14
-
中共高官好色淫亂史縱貫百年(圖) (108,947次) 2023/5/2
-
中城飛天大學將舉辦晚會 慶校園古蹟重煥生機 (92,175次) 2023/5/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