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顏希深賑災果報(圖)
 
顏希深官至巡撫,其孫子曾孫至今,登科第者極多。

【人民報消息】《易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中對於文化的闡釋就是化成天下,根據不同的人文環境來勸化、善化。 孔子在註釋《易經》的時候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人,所得善報自己受用不完,餘慶會遺留給子孫;反之,積不善之人的餘惡也會殃及後代。而釋道兩家對於善惡有報的論述就更多了,茲選取古籍中的數則故事譯文,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啓示。 薛仁謙不貪珠玉 薛仁謙個性謹慎、仁厚而且清廉。他隨宋莊宗入汴京時,有一座大宅院被李賓所佔據。當時李賓出遠門,而薛仁謙已接管那座大宅院。有人告訴他,李賓的家屬在房宅裏埋藏許多金銀珠寶。 薛仁謙立即告訴李賓的親族:「等你們把所埋藏的金銀珠寶完全拿走後,我才搬進去住。」大家紛紛讚美他的義舉。他的兒子薛居正後來做了宋朝的宰相。(參考資料:《五代史》) 顏希深賑災果報 廣東顏希深,乾隆時官至平度知州,因公事赴省,正趕上大水爲災。低窪地區都淹沒了,民衆都登上城牆避難,環顧四周沒有吃的,哭聲很大。顏希深的母親太夫人聽到了很是不忍,因而命顏希深盡發倉裏的糧食,賣米賑濟,活了數萬人。 巡撫以不上報而擅動倉裏的糧食爲由,特意參奏顏希深。清高宗看了奏本,生氣地說:「有這樣的賢母、好官,爲國爲民,理應通變,該巡撫不但不加保奏,還要參劾,這樣怎麼能激勸善行呢?」於是特旨提升顏希深爲知府,母親賜三品,封爲淑人。天下都稱頌聖天子恩德英明。 後來顏希深官至巡撫,兒子顏檢官至直隸總督,孫子顏伯燾官至閩浙總督。其孫子曾孫至今,登科第者極多。(參考資料:《庸閒齋筆記》) 廖封翁救人蔭子 福州廖封翁年輕的時候爲郡吏,清朝嘉慶年間,海寇朱渥投誠,得沿海居民通海冊,不下數百家,廖封翁說:「賊寇既然已經投降,則那些人不用追究了。」於是將通海冊投入火中。一會兒官吏有按冊誅殺的意思,找不到通海冊,於是就罷了。 廖封翁的五個兒子都登甲第,最小的兒子榜眼及第,官至尚書。廖封翁年八十餘歲,去世時異香滿室。(參考資料:《庸閒齋筆記》)△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3/23/7577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