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楚庄王称霸天下 却提出"止戈为武"(图)
 
刘晓
 
楚庄王提出「武」的根本含义是「止戈」,而要做到「止戈」,修行德业是非常重要的。

【人民报消息】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史书上记载,在他即位的头三年,每日都是吃喝玩乐,且荒于政事,下令说「有敢谏者死无赦」。 一个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以隐喻的方法进谏道:「臣听说楚国的高地上有一只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 聪明的楚庄王听出了讽喻的意思,就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依然我行我素,依旧吃喝玩乐。另一位叫苏从的大臣再次冒死进言,庄王终于听从了劝告,诛杀身边的小人,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推行法治,还兴修水利,重视耕作,使得楚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并成为春秋的霸主。 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当时,周代诸侯宫廷南面的宫门,称作「雉门」,又称作「茅门」。为了管理雉门,楚庄王制定了有关法令,称作「茅门之法」。 根据茅门之法,「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溜者,廷斩其辀、戮其御。」意思是说,群臣诸大夫和公子们到宫廷来朝拜楚王时,谁的马蹄践踏了茅门外的散水,就由宫廷里的执法官把他的车辕砍断,把他的车夫处死。 一天,太子入朝,马蹄践踏了散水,执法官就按照法律规定,砍了太子的车辕,杀了太子的车夫。太子很愤怒,到宫廷里对楚庄王哭诉道:「请父亲为我杀死那个执法官。」 楚庄王告诉太子:「法令是用以敬宗庙尊社稷的,因此凡是能立法守法、尊敬社稷的都是国家应该器重的臣子,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把他处死呢?违犯法律、不听从命令、不尊敬社稷,那就意味着臣子凌驾在君王之上。臣子凌驾在君王之上,那么君王就失去权威;下面的人喜欢计较报复,那么上面的君王就会受到威胁。权威丧失,君位危险,国家就会保不住,那我拿什么留给子孙后代呢?」太子听后,很羞愧,立即退下了。 更让人钦佩的是楚庄王对于武功的理解。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击败强大的晋国后,楚国已经没有敌手。有大臣在战争结束后建议庄王建造军营炫耀武功,收集晋国士兵的首级堆起高冢,以此表明不忘记武功。 可是楚庄王却说:「说到文字,止戈二字合起来是个武字。武王打败殷商后作《周颂》,里边有诗句说:『收拾干戈,包藏弓箭。我追求美德,成就王业而保有天下。』『先王的美德而加以发扬,我前去征讨只是为了求得安定。』『安定万邦,常有丰年。』」 「武功,是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使大众和顺、丰富财物的,现在我让晋楚两国士兵暴露尸骨,炫耀武力以使诸侯畏惧,不消灭战争,哪里能够保持强大?百姓如何能够安定?没有德行而勉强和诸侯相争,用什么使大众和顺?趁人之危作为自己的利益,趁人之乱作为自己的安定,如何能丰富财物?武功具有七种美德,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还是为楚国的先君修建宗庙,把成功的事祭告先君罢了。用武不是我追求的功业。古代圣明的君王征伐对上不恭敬的国家,抓住它的罪魁祸首杀掉埋葬以惩戒罪恶。现在我并不能明确指出晋国的罪恶在哪里,士卒都不过是尽忠为执行国君的命令而死,怎么能建造高冢惩戒他们呢?」 楚庄王之语道出了「武」的根本含义,那就是「止戈」,而要做到「止戈」,不盲目追求武功、修行德业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数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左传》)△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1/22/7002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