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下奇谭(219)唐朝书生和龙族少年奇妙冒险
 
《续玄怪录》
 
【人民报消息】唐德宗大历年间,洛阳人刘贯词到苏州找发财的门路(原文作「求丐于苏州」,唐代文人喜欢凭著自身才华抱贵人大腿,其行近于乞讨,故此处称为「求丐」,并非真的当乞丐。),遇见一个名叫蔡霞的秀才,其人神采奕奕,俊朗豪爽。二人一见面,蔡霞就对刘贯词表现得颇为热情,上来就称刘贯词为兄长。 蔡霞置办了一桌酒席,请刘贯词喝了一顿,酒酣之后,蔡霞问他:「兄长如今漂泊江湖间,是要做什么?」回答说:「想要钱。」又问:「是要投奔别人?还是周游各地呢?」回答说:「到处游历罢了。」又问:「那么兄长计划要到多少?」回答:「十万钱。」蔡霞道:「到处游历而想要到十万钱,这就像没有翅膀却想要飞一样,就算成功了,也要耗费几年的时间。我居住在洛阳,不算贫穷,因为些缘故在此处躲避,和家里已经很久没有通过音信了。我有个想法,想请兄长捎封信回去,途中花费的盘缠,和兄长一直想得到的十万钱,不需要久耗年岁就能得到,怎么样?」刘贯词很爽快地答应了。 蔡霞于是许诺要给他十万钱,又交给他一封信,对他道:「漂泊在外受到兄长的眷顾,我家不太好找,只能吐露实情。我家是鳞虫之长,居住在渭桥下面,兄长闭起眼睛叩击桥柱,会有人应答,而后一定会邀请你进到家中。我母亲要见兄长时,一定要请我小妹也出来相见,我们是兄弟了,不应当疏远,书信中也提到要让她出来拜见兄长,她虽年幼,但是很聪明,让她代为做主,一百贯的酬谢,她一定会答应的。」刘贯词于是便启程回了洛阳。 回去后,刘贯词来到渭桥下面,看著清澈的河水,心想这该怎么去他家呢?过了很久,又觉得龙神肯定不会骗他,于是就试著闭上眼敲了敲桥柱,之后忽然有人应答,再睁开眼时,就已经不见桥和河水了,而出现了一座十分气派的宅子。有一个紫衣人拱手站在他面前,问他来做什么,回答说:「我从吴郡来,你家郎君让我捎封信。」紫衣人便接过信走进宅中。过了一会儿,又出来道:「太夫人请您进去。」 刘贯词跟著这人来到中堂,见太夫人年纪四十多岁,同样身穿紫衣,容貌很是和蔼可亲。刘贯词向她施了一礼,太夫人也赶忙答礼。又感谢道:「儿子远游,很久没有消息,劳烦您走一趟,数千里寄来书信。他小小违背了上司的旨意,如今仍还在追查,他自从逃走后,三年时间里杳无音信,如果不是您特意前来,我的忧虑仍还蕴积在胸中。」说完就请刘贯词先坐下。 刘贯词道:「小郎君既然和在下约为兄弟,小妹就是在下妹子,也应当出来相见。」太夫人道:「儿子信中也提到了,让她稍微打扮下,这就出来。」不多时,便有一个丫鬟道:「小娘子来了。」之后便见一个十五六岁,容貌绝世,聪慧过人的女孩走上堂来,对刘贯词行过礼后,便坐到了母亲旁边。 之后太夫人让人摆上一桌宴席,饭菜都很精美,刘贯词和母女俩正吃著饭,太夫人的眼睛忽然变红了,直勾勾地盯著刘贯词。小妹见了忙道:「他给哥哥送信来,应该以礼相待,况且还要靠他消灾,不能妨害他。」又对刘贯词说:「哥哥在信中交代,说要用一百贯酬谢您,那么多钱不好带,需要轻便的东西才行,给您一件器物,价值相当于一百贯,可以吗?」刘贯词道:「我和他已经是兄弟,就寄一封信,哪里就要酬谢?」太夫人道:「郎君四方游历,很贫穷,儿子已经交代过了,如今兑现他的请求,您不可推辞。」刘贯词连连感谢。于是叫人取来所谓的镇国碗,之后继续吃饭。 没多一会儿,太夫人又开始瞪著刘贯词,双眼赤红,嘴边还开始流口水,小妹连忙遮住她嘴说:「哥哥诚心诚意托人来,不好这样。」又对刘贯词道:「母亲年纪大,犯了风病,不能招待您了,兄长还是先出去吧。」小妹神情好像有些害怕。她让丫鬟拿著碗,自己跟著刘贯词走到外面,将碗交给他道:「这是罽宾国碗,其国用它来镇伏凶灾,唐朝人得到它则没有用处。有人出十万钱才可以卖,少于这个价不要卖。我因为母亲病了,还要侍奉她,不能陪您了。」又朝著刘贯词拜了几拜,之后便转身回去了。刘贯词拿著碗,走了几步,再回头时,身后就又出现了渭桥和河面,一如他刚来时所见到的场景。 他来到市场上卖碗,有些商人见了,只肯出很低的价格,刘贯词想著龙神重视诚信,不会骗他,于是不肯就这样卖掉,而天天都在市场上晃悠。过了一年多,忽然有一个胡商,见到这碗后大喜过望,问刘贯词要卖多少,回答说:「二百贯。」胡商道:「此物有它应有的价值,何止二百贯,但这不是唐朝的宝贝,拥有它也没用,一百贯可以吗?」刘贯词心想最初小妹交代他就是卖一百贯,于是也就不再多要,把碗卖给了胡商。 胡商又对刘贯词道:「此乃罽宾国镇国之碗。在罽宾国,此碗可以禳除人的祸患和灾厄。自从此碗丢失后,罽宾国就遇上了灾荒,兵戈四起。我听说是被龙子偷走,如今已经快四年了。其国国君正以国中半年的赋税悬赏此碗,您是怎么得来的?」刘贯词一五一十将得到碗的经过都说了。 胡商道:「罽宾国守衞瓷碗的龙神将此事告到了天上,天神肯定会追查,所以蔡霞才会躲避在苏州,幽冥间官吏执法严厉,不能自首,所以借由您把碗送回来。他让您一定要见小妹,不是因为要攀亲,而是担心老龙馋嘴,想要谋害您,所以让他妹子在一旁保护。这碗既然出现了,那他也该回来了,这也是消除灾祸的办法。五十天后,漕洛河中波浪翻腾,遮天蔽日,就是蔡霞回家的印证了。」 刘贯词问:「为何要五十天后才能回?」胡商道:「等我带著碗离开唐朝,他才敢回来。」刘贯词记著日子,到了那天赶到河边,所见果然一如胡商所说。——《续玄怪录》 原文: 唐洛阳刘贯词,大历中,求丐于苏州,逢蔡霞秀才者精彩俊爽。一相见,意颇殷勤,以兄呼贯词。既而携羊酒来宴。酒阑曰:「兄今泛游江湖间,何为乎?」曰:「求丐耳。」霞曰:「有所抵耶,泛行郡国耶?」曰:「蓬行耳。」霞曰:「然则几获而止。」曰:「十万。」霞曰:「蓬行而望十万,乃无翼而思飞者也。设令必得,亦废数年。霞居洛中左右,亦不贫,以他故避地,音问久绝。意有所恳,祈兄为回。途中之费,蓬游之望,不掷日月而得。如何?」曰:「固所愿耳。」霞于是遗钱十万,授书一缄,白曰:「逆旅中遽蒙周念,既无形迹,辄露心诚。霞家长鳞虫,宅渭桥下,合眼叩桥柱,当有应者,必邀入宅。娘奉见时,必请与霞少妹相见。既为兄弟,情不合疏。书中亦令渠出拜。渠虽年幼,性颇慧聪,使渠助为主人,百缗之赠,渠当必诺。」贯词遂归。到渭桥下,一潭泓澄,何计自达?久之,以为龙神不当我欺,试合眼叩之。忽有一人应,因视之,则失桥及潭矣。有朱门甲第,楼阁参差。有紫衣使拱立于前,而问其意。贯词曰:「来自吴郡,郎君有书。」问者执书以入。顷而复出曰:「太夫人奉屈。」遂入厅中。见太夫人者年四十余,衣服皆紫。,貌可爱。贯词拜之,太夫人答拜。且谢曰:「儿子远游,久绝音耗,劳君惠顾,数千里达书。渠少失意上官,其恨未减。一从遁去,三岁寂然。非君特来,愁绪犹积。」言讫命坐。贯词曰:「郎君约为兄弟,小妹子即贯词妹也,亦当相见。」夫人曰:「儿子书中亦言。渠略梳头,即出奉见。」俄有青衣曰:「小娘子来。」年可十五六,容色绝代,辨慧过人。既拜,坐于母下。遂命具馔,亦甚精洁。方对食,太夫人忽眼赤,直视贯词。女急曰:「哥哥凭来,宜且礼待。况令消患,不可动摇。」因曰:「书中以兄处分,令以百缗奉赠。既难独举,须使轻赍。今奉一器,其价相当。可乎?」贯词曰:「已为兄弟,寄一书札,岂宜受其赐?」太夫人曰:「郎君贫游,儿子备述。今副其请,不可推辞。」贯词谢之。因命取镇国碗来,又进食。未几,太夫人复瞪视眼赤,口两角湿下。女急掩其口曰:「哥哥深诚托人,不宜如此。」乃曰:「娘年高,风疾发动,祗对不得。兄宜且出。」女若惧者,遣青衣持碗,自随而授贯词曰:「此罽宾国碗,其国以镇灾厉。唐人得之,固无所用。得钱十万,可货之。其下勿鬻。某缘娘疾,须侍左右,不遂从容。」再拜而入。贯词持碗而行,数步回顾,碧潭危桥,宛似初到。视手中器,乃一黄色铜碗也。其价只三五环耳,大以为龙妹之妄也。执鬻于市,有酬七百八百者,亦酬五百者。念龙神贵信,不当欺人。日日持行于市。及岁余,西市店忽有胡客来,视之大喜,问其价。贯词曰:「二百缗。」客曰:「物宜所直,何止二百缗?但非中国之宝,有之何益?百缗可乎?」贯词以初约只尔,不复广求,遂许之交受。客曰:「此乃罽宾国镇国碗也。在其国,大禳人患厄。此碗失来,其国大荒,兵戈乱起。吾闻为龙子所窃,已近四年,其君方以国中半年之赋召赎。君何以致之?」贯词具告其实。客曰:「罽宾守龙上诉,当追寻次,此霞所以避地也。阴冥吏严,不得陈首,藉君为由送之耳。殷勤见妹者,非固亲也,虑老龙之馋,或欲相陷,以其妹衞君耳。此碗既出,渠亦当来,亦消患之道也。五十日后,漕洛波腾,瀺灂晦日,是霞归之候也。」曰:「何以五十日然后归?」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复。」贯记之,及期往视,诚然矣。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1/8995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