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丰富多彩的清明节 民俗活动多彩多姿(图)
 
容乃加
 
清明节历史文化和民俗内容丰富多彩,我们现代人知多少?图为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人民报消息】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宝贵的好时节。现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联想到扫墓的民俗,其实,从古到近代,清明节联系著寒食节和上巳,民俗活动多彩多姿,五花八门。可知道历代的人们在清明时节从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动吗?一起来探一探清明丰富的内涵吧! 清明改火出新火 周代时有「季春出火」颁新火的礼制(《周礼》)。古人钻木取火,按照季节特性,取用适用的木材取火,以免积毒患病。例如春天用榆柳,到了夏天仍用榆柳便有毒,人容易生疾,所以必须改火。仲春之末的寒食节禁火,到季春之初的清明出火,取榆柳来生火,称「柳之火」,富含旺盛的生机。 踏青春游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人们喜爱出游踏青起源于古代上巳(黄历三月三日)的「祓禊」(音同福系)。周公时就定下了三巳节(《御定月令辑要》解)。依周朝礼制,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在季春上巳,用香薰草药在河边帮人沐浴洁身。 东周春秋时代,在上巳之日,郑国的男子、女子手中拿著兰草到溱、洧水边去招魂、祓除灾祸和不祥之气(见《诗经.郑风.溱洧》)。汉代时的上巳之日,不论官家或百姓都在东流水上「祓禊」(《后汉书.礼乐志上》)。还有一说,三月三日,清明之节,于水侧祈祷祭祀,以祈求丰年(《通典.礼十五.祓禊》。 「祓禊」到了晋代还很风行,王羲之名作《兰亭集序》就是上巳「祓禊」时留下的名作。后来这种民俗演变为春游踏青。宋代清明节时,都人出城扫墓、踏青,引来各种玩艺把戏,聚集成市,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人们寻芳访胜,极意纵游,在柳荫花下处处可见友朋聚宴(《武林旧事》)。清朝时,都人在清明日踏青数以万计(《帝京岁时纪胜》)。 打毬蹴踘(毬) 南北朝时人们在寒食打毬(一种皮球,外皮内毛),古时称为「蹴踘」游戏,也称蹴毬。传说蹴踘是黄帝所设计的一种训练作战兵势的方法,也有说是起于战国时代。《辇下岁时记》记载,唐代新登科进士于清明这一天在长安月灯阁设置打毬宴,一起打毬,当时人才济济允文允武的气象呈现我们眼前。唐代宰相张说云:「从来禁火日(寒食),会接清明朝。斗敌鸡殊胜,争毬马绝调。」诗句反映了唐朝寒食清明之时,打毬和斗鸡游戏盛行的实况。 斗鸡和斗卵 寒食斗鸡还有斗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北朝至隋代的《玉烛宝典》记载,「寒食此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春秋(时代)季郈鸡斗延及鲁邦。」就说斗鸡起于鲁国的季氏和郈氏之间,后来风行鲁国。《吕氏春秋.察微》也记载了「鲁季氏与郈氏斗鸡」。 伴随斗鸡而来的是斗鸡卵(鸡蛋),怎么玩?据南北朝风土志《荆楚岁时记》记录,寒食斗鸡卵是指彩画鸡蛋、雕镂鸡蛋的比赛,这些彩绘雕刻的鸡蛋也用来祭祀或作为馈赠远方亲朋的礼物。富豪之家,在鸡蛋上染出蓝茜色,并雕镂成彩球花等等,种种玲珑细致模样。白居易诗句「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传出这些风俗。雕卵有什么特别含意呢?用意在于「发积藏、散万物」,应合清明节气,含有激励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味。除了镂鸡子,还有雕画鸭子互赠的。(《岁华纪丽》) 荡秋千 荡秋千是北方山戎锻炼矫健轻快身手的一种体能游戏,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艺文类聚》)。因为设备简单易学,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到了汉代以后,荡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的民间体育活动,流行在女孩和仕女之间。清净明洁的春阳下,女孩们穿著炫亮的服装立在秋千悬木上,迎风晃荡,秋千彩绳和著女子衣裾飘飘,成了春日的一道明媚的风景。唐代王建《秋千词》描写少年男女都爱秋千游戏:「少年儿女重秋千,槃巾结带分两边」。明媚的春天,青春女孩们走出闺门荡秋千也是寻找良人的一条途径。 拔河 在战国时代就有拔河游戏,称为「拖钩」「牵钩」,到了唐代称为「拔河」。唐中宗很爱看拔河比赛,《谈征.事部.拔河》记载:「唐中宗景龙三年春正月,幸元武门观宫女拔河。」次年清明日再次「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这些史实记载也呈现出当时拔河是男女皆宜的团体较力的游戏比赛,双方「以大麻绳两头系十余条小索,每条数人执之以挽,力弱为输」。当时的宰相和驸马也都来参加这种团体竞赛游戏。 清明扫墓 民间的清明扫墓可能比一般想像的年代要来得晚。夏商周三代时没有扫墓祭拜之礼,《后汉书》记载「古不墓祭」;到晋代,《晋书》也记载「古无墓祭之礼」。皇室的陵墓建造庙寝(寝庙)作为祭祀之用,起于秦代,汉代继承了这种作法,见《后汉书》云:「汉诸陵皆有园寝(庙寝),承秦所为也。」春秋时代,士大夫在家庙祭祀祖先,不在墓地祭奠。 民间的扫墓可以追溯到中唐。据《唐会要.卷廿三》记载,唐代百姓在寒食节上坟拜扫,俨然成俗;开元二十载(公元732年)四月唐玄宗下诏,允许百姓于寒食节上坟墓祭尽孝思,并编入五礼之一。因此一般认为「墓祭始于唐也」(元刘埙撰《隐居通议卷二十七》)。百姓上坟,可在坟茔南门外奠祭食物,但不得作乐,祭拜后泣辞祖先,然后可在看不到祖坟的地方吃奠祭的祭品(《通典.礼十二.上陵》)。 开元二十四载又有诏「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唐六典.卷二》),也就是说寒食连到清明放连假,寒食清明没有界线,也让扫墓日期的安排更有弹性,在宋代时展现了出来。 宋代时寒食依旧通清明,这假期间出城上坟是宋人的大事。从寒食开始连三日都有人上坟祭扫,其中寒食是最多人上坟扫墓的一天;而上新坟扫墓都是在清明日进行。纸钱舖将祭扫用的纸钱当街堆叠作成楼阁状,出城上坟扫墓的人不分官宦贵家或是庶民百姓,塞满各个城门(《东京梦华录》)。自宋代以后,寒食、清明上坟祭扫并没有明显的划分,到了清代,「清明即寒食」了(《燕京岁时记》)。 戴柳插柳 柳树生命力强盛,古人说柳枝具有辟邪功能,「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北魏《齐民要术》)。戴柳、插柳是古人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或可追溯到春秋时代晋文公纪念忠臣介子推的遗事。《燕京岁时记》书中提到,唐高宗时,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北岸,赐群臣柳圈各一,说戴柳圈可免虿毒(虿音chài,形状似蝎而尾部较长的毒虫)。 宋朝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当时在寒食前一日,家家户户做「子推燕」——用面和枣做成飞燕,再用柳条串起来,插于门楣。当年成年的女子多会在这一天取「子推燕」插在头上,保红颜也。南宋时,寒食日,都城人家屋簷下插满柳条,小坊幽曲显得青青可爱(《武林旧事》)。 清明断鹞放灾 到了清代,扫墓兼春游放风筝成了时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携纸鹞(又称纸鸢、风筝)和线轴上坟去,待祭扫完了,就在坟前施放纸鹞,有「清明断鹞(谐音「药」)放灾」的寓意。也有放纸鹞比赛的,在纸鹞制作上竞巧。「纸鸢」又谐音「子燕」(子推燕),昔人高韬而去,今人似曾相识燕归来! 整理蚕室勤农 清明节一到,吹响了一年中养蚕的号令。古代在清明这一天,后妃斋戒,亲采桑叶,以劝农妇努力养蚕。汉代时,「三月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持箔笼。」这种农事代代相传,到南朝时也是这样做。蚕家妇女在清明日不忘农事的关键时机,把蚕室的穴缝涂紧密,以保持蚕室的温度,准备养蚕宝宝了,以确保一年养蚕好收成(《四时月令》《齐民要术》)。 寒食与清明润饼 古代寒食节是禁火不举炊的,一说是为了换季用新火的准备。另一说寒食断火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朝时冷食三曰,作干粥(陆翙《邺中记》);南朝时在寒食节吃甜大麦粥、杏仁酪和春日生菜(《荆楚岁时记》);唐代时寒食荐饧粥,即麦芽粥(《新唐书》);宋人上坟祭拜常见用甜点,如:官家用麦芽糖糕点、糖果,民家用枣饼渍姜(《武林旧事》)。这些口味都偏向于甜食。 清明节吃「润饼」,也叫「春卷」,也加入了糖粉调味,流行于福建南部、潮汕、台湾。台湾清明节祭拜用「润饼」,以薄面饼皮包春蔬、蛋皮丝、豆干丝、肉丝和香菜,南部的人还加干油面,再洒上糖粉和花生粉调味。「润饼」带有古人春日吃春菜、五辛菜的遗风。也有一说,清朝捻匪作乱蔓延到闽南泉、漳一带,兵荒马乱中,无法准备祭品,于是有人就把所有食物卷进面皮里以此来祭拜,因而,润饼成为清明节的应景食品。台湾人的祖先从闽南泉、漳一带来的很多,因此润饼也成为台湾清明祭品的一种。 把握天地阳气盛发的契机,回应人间清明好时节,可以让我们生气焕发!莫忘「天道无私,是以常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以「清明」作为我们日常的座右铭,好让生命生生不息!△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3/8981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污染太严重 中南海怕了?5款免费VPN与共军有关【 #晓坤话时局 】
污染太严重 中南海怕了?5款免费VPN与共军有关【 #晓坤话时局 】
上海街上没人 商场没人 人去哪了?……肉眼可见的大萧条景象!|
上海街上没人 商场没人 人去哪了?……肉眼可见的大萧条景象!|
缅甸震出中共豆腐渣工程  ……震区状况比想像的更严重!|人民报
缅甸震出中共豆腐渣工程 ……震区状况比想像的更严重!|人民报
北京令外国人闻风而逃;中铁十局=中共死局【 #晓坤话时局 】|
北京令外国人闻风而逃;中铁十局=中共死局【 #晓坤话时局 】|
中国电动车品质差成笑话 ……油门踏板断裂:塑料做的!| #人民报
中国电动车品质差成笑话 ……油门踏板断裂:塑料做的!| #人民报
在哀牢国,萨满能呼风唤雨,但是要成为萨满比哪吒投胎还恐怖;
在哀牢国,萨满能呼风唤雨,但是要成为萨满比哪吒投胎还恐怖;
 
更多文章导读
 
 
 
 
 

1. 赵兰健:共军军委副主席何卫东被带走,蔡慎坤:有迹可循 (10,569次)

习近平身体衰老兼权势衰弱难连任(图)
2. 习近平身体衰老兼权势衰弱难连任(图) (10,392次)

元老不想战火中度余生?红二代派代表见川普(图)
3. 元老不想战火中度余生?红二代派代表见川普(图) (9,083次)

4. 军队大收网 何卫东被抓事出有因 (8,824次)

5. 习会见外宾透异常 蔡奇两次露脸有蹊跷 (8,692次)

6. 哀牢山 — 神秘事件开启古老文明(视频) (8,511次)

7. 美披露中共高层腐败 习近平家族被提及 (8,464次)

8. 传习连任无望 李强将接下烂摊子 (8,347次)

9. 习连任无望 李强内定接班? (8,209次)

10. X惊爆习近平副手被抓 可信度几何? (7,822次)

11. 中国几亿人消失 发现大量无人村!(视频) (7,795次)

12. 承认了? 国防部网站删除新闻例会有关何卫东遭查一事回答 (7,779次)

13. 银行又降薪了 降到你怀疑人生 (7,746次)

丁薛祥不妙?港澳办心腹要员被换(图)
14. 丁薛祥不妙?港澳办心腹要员被换(图) (7,574次)

15. 中共国防部信号不寻常 何衞东出事 董军凶多吉少 (7,431次)

16. 天下奇谭(204)他十八岁吐血而死 转世后与妻子再续前缘 (7,268次)

17. 盘点又一轮失踪的共军将领 军队大风暴来临(上) (7,196次)

18. 传何卫东被关301医院 观察家:中共政权走向更大危机 (7,165次)

19. 中共党魁满头白发走云贵 观察家:北京或发生大事 (7,109次)

20. 「一个97岁的人,是怎么背叛76岁的祖国的?」 (7,038次)

21. 炮轰司马南降温李嘉诚 习近平权力再衰变 (6,960次)

美官员证实何卫东出事  共军上层更大清洗恐来临(图)
22. 美官员证实何卫东出事 共军上层更大清洗恐来临(图) (6,920次)

启发善念 一念让巫婆变成美女(图)
23. 启发善念 一念让巫婆变成美女(图) (6,809次)

24. 柬埔寨诈骗背后的真相 (6,777次)

25. 台商撤离 福建厦门沦为空城!(视频) (6,772次)

26. 中南海传真:习赵冲突有内幕 李强内定接班 (6,725次)

27. 小红书和摄像头时刻盯著你 (6,681次)

28. 王沪宁会见柬埔寨国王太后现蹊跷 中南海要出大变故吗 (6,655次)

29. 大抓「蝇贪蚁腐」习救不了中共 (6,549次)

【唐青看时事】川普围共出新招 战狼开骂(视频)
30. 【唐青看时事】川普围共出新招 战狼开骂(视频) (6,463次)

31. 中国陷大萧条 大崩溃将临!(视频) (6,427次)

32. 中国经济越来越糟 比想像的还凄惨!(视频) (6,328次)

33. 天下奇谭(198)她连一只小狗都害怕 前世经历了什么? (6,302次)

【唐青看时事】美连环五招 北京大地震(视频)
34. 【唐青看时事】美连环五招 北京大地震(视频) (6,238次)

疫情「死亡潮来了」 全国忙于扩建殡仪馆(图)
35. 疫情「死亡潮来了」 全国忙于扩建殡仪馆(图) (6,212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