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賢能與機智兼備的晏子(圖)
 
羅忍
 
晏嬰,字仲,史稱晏子。他正直無私,從不諂諛逢迎,敢於進諫。孔子稱讚說:「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人民報消息】晏嬰,字仲,諡平,史稱晏子。他是春秋後期齊國的宰相,歷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正直無私,從不諂諛逢迎,敢於進諫。孔子稱讚說:「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分食 有一次,齊相國晏子正在吃飯,正好齊景公派遣的使者來到。晏子起身迎接,並邀請使者一同吃飯。晏子把自己的飯分出一半招待使者,結果使者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 使者回去後,把這件事告訴齊景公。景公驚訝地說:「唉!沒想到相國的家裏竟是這樣貧窮啊!我一直不知道,這是我做國君的過錯啊!」 於是,景公派人給晏子送去一千兩黃金和從集市上收來的稅租,讓他用來供養賓客。晏子說什麼也不要,景公三次派人送去,三次都被晏子謝絕。 晏子對景公說:「我並不貧窮,我靠國君的俸祿已是恩澤惠及家族,而且足夠供交遊之用,還可以接濟窮苦百姓。您給我的俸祿已是夠多的了!」 「我聽說,接受君主所賞賜的豐厚資財,而轉施給老百姓,這是臣下代替君主取悅於民;忠君之臣,是不會這樣做的。從君主那裏得到豐厚資財,卻又不施捨給老百姓,這是私自竊藏君主的恩惠;仁義之人,也不會這樣做的。靠取悅國君升官,又因得罪士人而被貶退,身死而財貨被他人佔有,這是替別人守藏錢財;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我的家中,現有一些布、一些糧食,已經足夠享用了,我爲什麼還要接受那多賞賜呢?」 景公反問晏子:「過去先君桓公用書社五百(古代二十五家爲一社,書寫社人姓名於籍冊上,稱爲書社)封給相國管仲,管仲一點也不推辭,就接受了。可您爲什麼一再推辭呢?」 晏子向景公揖揖手,鄭重地說:「我聽說:明達的人,既使思考一千遍,也會有考慮不周的時候;愚鈍的人思考一千遍,肯定會有正確的時候。我想,管仲雖是聰明人,也會有思慮不周的時候;我雖然愚昧,或許也有正確的時候。大概管仲失誤的時候,正是我正確的時候吧?所以我再三推辭,而不敢接受。」 景公聽了,點了點頭。 楚王自討沒趣 有一次,晏子將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就對手下大臣說:「晏子是齊國一個能言善辯的人,他的口齒伶俐,脣槍舌劍。現在他奉命出使我國,我想侮辱他一番。你們看用什麼方法好呢?」 左右大臣獻計說:「等晏子來了以後,我們綁上一個人,故意從您面前走過。您看到後就問:『這個人是幹什麼的?』我們就回答:『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要被處刑。』這樣不就侮辱晏子了嗎?」 楚王一聽,連連拍手叫好,於是吩咐手下人作好準備。 不久,晏子來到楚國,拜見了楚王。楚王舉行盛大酒會招待晏子。賓主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差役架着一個披頭散髮的人從堂前走過。 楚王很不高興地問道:「你們捆綁的是什麼人?」 兩個差役回答道:「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聽了,得意地看看晏子,說:「齊國人天生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看看楚王,站起身來,離開席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了枳樹,橘樹和枳樹的葉子極其相似,可果實的味道卻完全不同。」說到這裏,晏子笑着問楚王說:「您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楚王不解地搖了搖頭。晏子接着說:「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就是因爲南北水土不同啊!」說着,晏子指指堂下的那個被捆的人說:「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不偷竊,來到楚國後卻偷起東西了,莫非貴國的水土容易使老百姓做盜賊吧?」 楚王聽了,臉色一陣兒白、一陣兒黃。他尷尬地笑着說:「聰明賢智的人真是不可戲弄啊!我這是自討沒趣了。」 (參考數據:《晏子春秋》)△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2/14/7011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