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紐約專家賞析傳統藝術與新唐人晚會(多圖)
 

紐約專家賞析傳統藝術與新唐人晚會。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朱江11月14日紐約報導)由國際中華文化藝術協會主辦的「傳統文化藝術與新唐人晚會座談會」於11月12日上午十時在華僑文教中心舉行,主講者舞蹈藝術家崔蓉蓉、國際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收藏家藝術鑑賞家戴東尼、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紐約分會理事、新州中華兒童劇團團長沈琬貞、新州中華兒童劇團舞臺總監葉舉慶分別以藝術家角度介紹了他們多年對傳揚中華傳統藝術的嘗試,並暢談了對新唐人晚會節目的觀感與讚許。

應邀與會嘉賓有臺北駐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季韻聲、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張景南、副主任高家富、美東中文學校協會會長劉龍國博士、大紐約客家會前會長楊毓淑、大紐約臺灣同鄉聯誼會會長吳自琛、大紐約區大專院校校友聯會會長陳文得、紐約市立大學王思漢教授以及新唐人副總裁馮克然等。

收藏家藝術鑑賞家戴東尼:新唐人晚會節目體現傳統文化的包容


國際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戴東尼。

戴東尼介紹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

戴先生雅好收藏名家書畫古玩、歷經四、五世代、中日戰爭、文化大革命數劫,至今仍珍藏包括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等名家書畫無數,彌足珍貴。他介紹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和《敦煌》等畫作,認爲中華傳統文化中體現了博大與包容,在新唐人晚會節目也體現了這一點,各代各時期東西文化藝術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臺晚會中。他還詳細分析了新唐人晚會節目「梅」的內涵,有初期的梅花綻放「清逸柔美」,在經歷狂風暴雨後,用舞蹈的變化與響扇表達梅的「嚴寒傲骨」,以及最後苦盡甘來的「香飄九霄」,他說「梅」真正用舞蹈表達了對生命和高尚氣節的尊重。

紐約著名舞蹈藝術家崔蓉蓉:

活躍在紐約舞蹈界和戲劇界舞蹈藝術家崔蓉蓉,作品受到《紐約時報》、《Village Voice》、《舞蹈雜誌》、《芭蕾舞評論》等高度評價,曾參與2004年「新唐人新年晚會」的大型樂舞《大唐神韻》和2006年《九劍》的編導。她首次披露四年前參加新唐人電視臺爲推廣中華傳統文化而舉辦的晚會,「通過許許多多不同文藝人士的互相交流,開始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舞蹈藝術的重新起步,並開始「九劍」的創作。」

崔蓉蓉說介紹: 「《九劍》是一個近代的歷史神話故事,一開場它表現了中原文化的祥和及完美,人們生活在一個半神文化中,不幸一條嗜人血的紅色惡龍侵佔了中土,而這條惡龍帶進來的一羣小鬼豪無膽寒地催殘着中國的傳統文化,以最殘暴的手腕壓迫着無辜的人民,可是邪不勝正,正義的俠士舉起了真理的九劍,戰勝了赤龍,將中原美好的土地交還了祥和的人民,天上的仙女們也替人民散花慶賀。」

崔蓉蓉說:「我選擇了中國傳統的舞蹈法,跳出了蓮華仙子的美、九劍的正義及修煉人的正信正念,而設計了一些張牙舞爪,侵犯性、暴力性的舞蹈動作,給了赤龍及小鬼們。」

崔蓉蓉表示「過去曾有人告訴過我,我智慧的提升有如一粒海水的淨化,它會影響到我四周其他的所有海水珠粒,從而促使整個海洋的淨化昇華。」她希望「我在經過了參與新唐人電視臺新年晚會過程的智慧的增長,也傳給世界上所有的人,無論是在臺上臺後參與的工作者或是臺前的觀衆。」


紐約著名華裔舞蹈藝術家崔蓉蓉。

新州中華兒童劇團舞臺總監葉舉慶談「觀新唐人晚會後感」。

新州中華兒童劇團舞臺總監葉舉慶:「新唐人的藝術表達對我們影響很大」

據任職於美國高科技公司特殊電腦工程師、曾任新州梅山中文學校理事及文化部主任、新州中華兒童劇團舞臺總監葉舉慶,多年負責中華兒童劇團舞臺管理工作, 對於舞臺的實際操作經驗豐富,該劇團成立六年來,曾獲諸多好評,其負責的舞臺燈光的控制,融合現代技術與東方美學。

葉舉慶介紹六年來兒童劇團舞臺道具是他們根據現有條件的創意設計製作。他表示:「新唐人的藝術表達對我們影響很大,不僅舞臺表演和傳統內涵,而且將道德和民間傳統習俗全都表達。」他還講到:「傳統風格是道具多,新唐人道具多是活動性的,場面宏大,多用傳統歌舞和高科技的大手筆式創作舞臺意境。」

●新州中華兒童劇團團長兼編劇沈琬貞:「看到新唐人員工的毅力、才華和奉獻精神,希望能給予他們幫助,共同傳揚中華文化」

任職美國高科技林克公司副總裁。新州中華兒童劇團團長兼編劇沈琬貞,現任紐約慈航中文學校校長,新州中美文化協會理事,新州中華兒童劇團團長兼編劇工作。曾受邀全美國雙語教育機構於費城表演並接受嘉獎。目前該團已進入第六年的演出, 呈現將近15出話劇作品, 也是華語社會第一個兒童話劇團。每年不斷嘗試創新,開闢兒童戲劇的新方向。她播放了學生們多場表演的幻燈片,配合音樂舞蹈, 民間故事與平日訓練,展現小童星的天份,讓每個孩子的特長都有展現的機會,體現了教師的良苦用心與努力。

沈琬貞校長說,與新唐人晚會成員只是萍水相逢,在結識他們後看到他們的毅力、才華和奉獻精神,繼而希望能給予他們幫助。她也希望更多教師和藝術愛好者來欣賞新唐人晚會,增強交流,共同傳揚中華文化。


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紐約理事、新州中華兒童劇團團長沈琬貞。

臺北駐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季韻聲。

紐約僑界賞析新唐人晚會節目

臺北駐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季韻聲表示「看到幾年來主辦單位把中華文化向向主流社會介紹的努力,深爲理解和感動」。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張景南表示,「歷史是人類活動的記載,中華傳統文化保存在臺灣」。美東中文學校協會劉龍國會長說「畫面勝過千言萬語,把文化藝術在舞臺表現出來,要付出更多,希望更多人支持新唐人晚會。」

大紐約客家會前會長楊毓淑說,「去年全家老少還有洋媳婦、洋女婿都去看了新唐人晚會。看完後,兒子說:跟你小時後講的故事一樣,媳婦女婿學過芭蕾舞,最喜歡芭蕾,可見新唐人晚會節目雅俗共賞、老少咸宜。」她說「中國傳統文化有父母愛,兒女孝,兄弟情、朋友義,尊師重教。美國主流社會也開始注重家庭觀念。洋女婿經常回來看看他們,帶物品,修電腦。中華傳統美德也要在美國發揚光大。」

曾師從於蔡瑞月女士學習芭蕾舞的大紐約臺灣同鄉聯誼會會長吳自琛表示「小時候看到一點民族舞蹈就很興奮,看了你們的舞蹈,感到真的不容易」。她期許把華人的傳統理念,融入美國主流社會,讓世界更祥和。大紐約區大專院校校友聯會會長陳文得說,「今天感到原來不論是古董鑑賞,還是戲劇表演,表演的後面還有意涵,意涵表達出來是原創者腦力心力的結合,後面代表一個很深的理念。」他表示今後會多與主辦者聯絡,增加活動優質文化內涵。


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張景南。

美東中文學校協會劉龍國會長。



大紐約區臺灣同鄉聯誼會會長吳自琛。

大紐約客家會前會長楊毓淑。



大紐約區大專院校校友聯會會長陳文得

不少華人到場。

(大紀元圖片)


點擊看精彩圖像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1/14/4224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