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精品:1.3-1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人能與天地鬥嗎?(圖)
 
——1.3物質世界
 
宇清
人、動物與植物。(合成圖)
【人民報消息】我們人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了,自從睜開眼睛,我們就在這個環境中,所以沒覺得有什麼奇特之處。但若仔細分析起來,可能另有一番感慨。 以人為出發點來說。假如這世界上只有人,會怎樣呢? 一、我們吃什麼?既沒有肉類食品,又沒有蔬菜、水果,我們怎麼活呀?看來,得有動物和植物。 二、我們所吃的食物,不可能全部都變成人身體的一部分,不然人豈不是會不停地生長?怎麼處理?得有新陳代謝,排泄掉一部分。可這排泄物多了不也成問題嗎?再為人配一種因素——微生物,把人體的排泄物慢慢分解,分解為儘量原始的小分子甚至原子,最後回歸這個人類生存的環境。 三、可這分子、原子多了也不行啊,而且蔬菜、水果怎麼來呀!怎麼辦?那就再造一種生物——植物,來承擔這個功能。植物能夠把最原始的這些分子、原子,合成為大分子,成為它身體的一部分,同時,結出各種果實,供人類食用。但這還需要一個因素——能量。 四、誰來提供能量呢?太陽。太陽的能量普照大地,除了給人類帶來光明,還能提供植物的生長,轉化成植物的能量。然後這能量又被動物和人吸收。人和動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能量又會不斷的釋放出來,回歸自然。
人、動物與植物。(合成圖)
不止如此。人呼吸需要氧氣,而二氧化碳是呼吸後產生的廢氣;然而植物光合作用正好需要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產物又是氧氣。這才叫雙贏! 不只如此,還有水,生物都需要水。水從高處往低處流,過程中不斷地滋潤植物,供人與動物飲用,然後匯集到大海。在太陽的作用下,又蒸發到空氣中,昇華到高處,形成雲,調節氣候。適當的時候,又形成雨和雪,滋潤大地。 由此看來,我們與地球的這個物質環境是相互依存的,對於人類生存的這個物質環境,我們只能善用,不能破壞。 這一切都是為人而成。當人的道德好的時候,氣候與環境也會好,所謂「政通人和,風調雨順」。如果人的道德敗壞了,尤其是當政者的德行出問題,則山崩、地震、海嘯、瘟疫,什麼都可能發生。當今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尤其中國。幾十年不遇的,幾百年不遇的,幾千年不遇的,全都遇上了。為什麼?有人說:因為我們遇上了一個一萬年才遇到的中共政府。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那麼,天、地、人都不會放過它,所以它從產生的時候起,就會面臨永遠的難題:生存。因為它違背了宇宙的特性。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