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或採取「更有創意」的手段來應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多圖)
 
【人民報消息】美國財政部部副部長傑伊.尚博(Jay Shambaugh)星期三(7月10日)在華盛頓表示,必要時美國會採取防禦性措施來應對中國(中共)的非市場經濟政策與做法對美國企業和工人帶來的損害。他同時也表示,像關稅等傳統貿易工具可能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可能需要採取「更有創造性的手段」。他說,最好是中國(中共)自己採取行動解決導致可能引發第二次「中國衝擊」的宏觀經濟和結構性因素,這樣做對它自己也有利。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尚博在外交關係協會發表講話時說,為美國工人和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的健康的美中經濟關係對雙方都有利,但美國越來越擔心,中國持續的宏觀經濟失衡和非市場政策和做法對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工人和企業構成了重大風險。 「我們擔心中國經濟的這些特點可能導致工業產能過剩,並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巨大的外溢效應。鑒於由此引起的某些製造業部門的過度集中,它會損害我們集體供應鏈的韌性,」他說。 這並不是美國官員首次提出對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的擔憂。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以及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今年訪華期間也向中方提出了這個問題。 在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任過職的尚博說,中國(中共)決策者現在明顯傾向於進一步推動製造業成為中國的增長動力,這意味著它在全球生產中佔據超大的份額,而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則不得不萎縮。 尚博:中國的生產能力不受全球需求的束縛
2024年7月10日,美國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傑伊.尚博(Jay Shambaugh)在外交關係協會就美中經濟關係發表講話。(美國之音莉雅拍攝)
這位財政部官員強調,受到政府大量補貼而導致的產能過剩與正常的國際貿易是兩回事。 「我要明確指出,我們仍然全力支持貿易,這顯然包括各國出口他們生產的商品。但產能過剩是另一回事:這不僅僅是產量超過國內需求,而是生產能力不受全球需求的束縛,」他說。 尚博說,應對這些挑戰可能需要美國採取防禦性的行動來保護美國的企業和工人。 拜登政府採取了包括關稅在內的措施。今年5月14日,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宣布對一系列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高額關稅,涉及的產品包括電動汽車、計算機晶元、太陽能面板、關鍵礦產和醫療產品等新能源產品,其中電動車的關稅將從27.5%增加到100%;電動車鋰電池的關稅從7.5%提高到25%;太陽能面板和半導體晶元的關稅將翻倍達到50%。 可能需要更有創造性的手段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影響 不過,尚博說,301關稅等傳統的貿易行動工具可能不足以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對美國帶來的損害。 「可能需要採取更有創造性的手段來緩解中國的產能過剩帶來的影響。我們應該明確:防範產能過剩或傾銷不是保護主義或反貿易,它是試圖保護企業和工人防範來自另一個經濟體的扭曲,」他說。 尚博在講話中沒有具體闡述他所說的更有創造性的手段究竟是什麼,也沒有提及拜登政府可能採取或正在考慮採取什麼進一步的行動。他也沒有答覆外交關係協會格林伯格地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在隨後的對話中向他提出的這個問題。
2024年7月10日,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傑伊.尚博(左)與外交關係協會格林伯格地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就美中經濟關係舉行對話。(美國之音莉雅拍攝)
耶倫今年4月2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應對中國的過剩工業產能問題上,拜登政府沒有把任何選項排除在外。她再次表示,中國(中共)通過出口來實現充分就業是美國和其他國家所不能接受的。 最好是中國(中共)採取行動,對自己有好處 曾經在布魯金斯學會擔任過漢密爾頓項目主任的尚博在講話中說,中國的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中國(中共)也不是沒有看到這個問題。在他看來,對於這個問題,最好的結局是中國(中共)承認其主要貿易夥伴對此日益加劇的擔憂,併合作解決這些問題。 尚博說:「必要時我們將採取防禦性的措施,但我們希望中國(中共)自己採取行動,應對可能給其主要貿易夥伴帶來第二次『中國衝擊』的宏觀經濟和結構性力量。中國(中共)可以通過加強社會保障網路、增加家庭收入、改革國內人員流動規則來促進消費。」 他說,這樣做其實對中國有好處,因為它可以更好地支持服務業,而不僅僅是製造業;可以減少有害和浪費性的補貼,而所有這些都符合中國的利益,並可以緩解中國與其貿易夥伴的緊張。 耶倫今年4月在華盛頓參加「全球年度峰會」的一個採訪時也表示,對於處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階段的經濟體來說,消費者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非常低,儲蓄率接近45%,因此有必要支持國內需求,特別是促進消費。 為什麼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現在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事實上,中國的產能過剩以及對此的擔憂都不是新問題,此前出現的第一輪「中國衝擊」被認為導致美國工人的失業和企業倒閉。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體量也不是到現在才開始大的。為什麼現在這個問題引起了美國和其他國家如此高的關注呢? 尚博說,在出現第一輪的「中國衝擊」之前,美國政府裡的一些經濟官員就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感到很擔憂。現在不同的是,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發展得很大了。 「現實是,今天的中國比那時大得多。這讓問題變得更加緊迫。我想,這是一個問題。但我認為另一個問題是,正如我提到的那樣,有一段時間,中國(中共)通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巨大的房地產泡沫找到了在國內吸收大量儲蓄的途徑。當這個房地產繁榮停止後,這些錢必須流向別處。儲蓄必須流向別處,」他說。 這位財政部官員承認,中國(中共)在一些戰略性行業的產能過剩也是導致這個問題引發美國關注的一個因素。 他說:「我認為,有一點事實是,對有一些行業你會感到特別緊張。我談到了對某一個特定行業過度依賴一個國家的擔憂。我認為,如果該行業是一個戰略性的行業,那你就更應該對其完全依賴一個國家感到緊張了。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糟糕的,因為如果這個國家的經濟出現干擾,這會影響到所有其他的國家。但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看,如果你的所有清潔能源需求都來自一個國家,這可能也不是好事。」△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11/8387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