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北京颁布激励措施白搭 中国青年宁可四不度日
 
【人民报消息】尽管北京当局颁布诸多激励措施,但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和经济压力,以致越来越多中国青年仍选择四不度日,也就是不恋爱、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子。 据中央报道,据中国民政部6月发布的报告,全国婚姻登记数连降8年,已触及37年来最低水平,去年仅683万对新人登记结婚,最新中国人口普查年鉴指出,2020年中国的初婚平均年龄为28.6岁,比2010提高近4岁。 在中国,越来越多年轻人,特别是90后和零零后女性,对于早婚的社会期望日益无动于衷,她们接受更多教育因此经济更独立。 像是山西省的29岁教师侯静宜,过去3年父母为她安排约20次相亲,但她目前小姑独处,也不觉得需迫切找个结婚对象,并说:“婚姻关乎自由。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尽快结婚。” 化名克丽丝塔(Christa)的某制造企业主管也说:“结婚并不是必需的,我相信结婚会影响我的个人成就,尤其是我的事业。” 而近来中国经济疲弱不振,也导致年轻人对婚姻缺乏兴趣,尤其今年中国年龄介于16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破纪录达20.8%,化名珊珊(Shan Shan)的上班族说,谋生难,因此找工作的压力让她没精力考虑婚姻。 化名小刚(Xiao Gang)的软体工程师也说,担心被解雇,科技业的大规模裁员迫使他经常加班,“当朋友邀请我和女孩一起出去玩时,我根本没有精力去”。 另一方面,中国虽已废止一胎化政策并鼓励二胎、三胎,但是仍不利于在职场打拚的女性,加上中国的劳动立法不健全,难以保护女性生育权力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平等竞争权力。 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刘氏中国研究院高级讲师刘叶(Liu Ye,音译)分析,中国职场的性别不平等仍根深蒂固。她说,这其中包括歧视性的性别配额,以及根据怀孕和对产假需求的可能性,予以筛选评估,迫使许多年轻女性必须在事业和成家之间抉择。 即因如此,尽管今年5月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20多个城市开办,给予两孩以上家庭住房、税收和教育方面补贴,但当局的努力普遍年轻人不领情,更冷嘲热讽称毫无助益。 好比克丽丝塔直言“很荒谬”,并说:“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面临著找工作上的困难。当一个人在经济上都无法照顾好自己,拿什么来组建家庭呢?” 因惊觉标榜不恋爱、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子的“四不青年”现象日益普及,共青团广州市委发布“当前我市『四不青年』现象有所抬头 建议多措并举加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文件。 共青团广州市委指出,继“内卷”、“躺平”等描述青年因各种社会压力,而产生丧文化情绪心理和行为的词语后,“不搞对象、不结婚、不买房、不要孩子”的“四不青年”逐渐大行其道。 回收1万5501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发现,符合“四不”特征的大学生、在职青年占1215份,当局因而下达助力青年告别“四不”转向“四要”的指示,也就是要谈恋爱、要结婚、要买房、要孩子。 但中国网友反应冷淡说:“要把四不变为四要,首先要弄清楚部分青年人躺平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比喊口号要管用得多。就业,住房,父母二老,甚么时候不再像阴影笼罩在他们的头上,他们才敢生动活泼。” 由于四不青年益增,以致中国出生率续降,人权观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总生育率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每位女性生2.6个孩子,降至2021年的1.15个,去年是中国近6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下降。 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社会学名誉教授鲍斯顿(Dudley Poston Jr.)表示:“中国正在陷入严重的人口危机…越来越成为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国家。”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7/10/7670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3/7/10)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