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6月21日发表
人气:93,888 分享:
|
|
中国经济复苏停滞不前 政府补救措施捉襟见肘 |
|
【人民报消息】去年12月,当中国突然取消封锁和其它防疫措施时,北京的官员和许多投资者曾预计经济将出现复苏。
但事与愿违。
在冬末出现了一系列投资活动后,到今年春天,中国的投资陷入停滞。出口正在萎缩。新开工的住房项目越来越少。价格正在下跌。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轻人失业。
过去几年,当经济不景气时,中共尝试过许多补救措施,比如通过大量借款来支付公路和铁路建设费用。该国在疫情期间曾斥巨资开展检测和隔离。现在用借款进行额外的刺激支出可以刺激经济活动的爆发,但对于已经担心债务压力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这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当局在刺激经济方面存在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风险,但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牛津经济研究院驻新加坡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卢姿蕙说。
为了对抗新冠病毒,中国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与世界隔绝,这一决定促使许多公司开始将供应链转移到其它地方,中共现在需要对经济做出调整。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周一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两国试图缓和外交紧张局势,并为未来几周的高级别经济会谈铺路。这样的讨论有可能减缓近期制裁和反制措施的增加。
中国经济复苏停滞不前,只有旅游和餐饮等少数几类支出增长强劲。这些数字与2022年春季的极低水平相比有所上升,当时上海为期两个月的封锁扰乱了中国中部大片地区的经济活动。
最近几周经济尤其疲软。
“四五月份到现在,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不及预期的变化,以致有人认为当初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中共最高经济决策委员会前副主任尹艳林在周六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
中共政府官员一直在暗示,可能即将出台经济刺激计划。
上周五,中共国务院在新任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的会议后表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经济疲软对全球经济有利也有弊。过去四个月,中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下跌,通过压低从中国进口的成本抑制了西方的通胀。
但中国需求疲软也可能会加剧全球经济放缓。今年年初,欧洲已经陷入温和衰退。美国的快速加息促使一些投资者押注美国今年年底也会出现衰退。
北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重振经济。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以鼓励家庭更多消费而不是储蓄。最新的政府措施于周二出台,国家控制的银行系统降低了企业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的基准利率。
但国内外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担心新措施的有效性。
消费者不愿消费,投资者对于向中国企业投资持谨慎态度。与2022年相比,今年到目前为止私人投资实际上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危机中,开发商借贷更多资金来偿还现有债务、完成现有项目,尽管中国已经遭受住房供应过剩的困扰。
房市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麻烦当中居于中心位置。建筑业占中国经济产出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但由于开发商债务违约,未能完成买家提前支付的公寓,导致潜在的购房者打消了买房计划。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五个月的住房建设下降了近23%。这表明,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几个月还会进一步下跌。
27岁的陈蕾倩(音)在北京从事营销工作,她于2021年开始和交往了五年的男友一起找房子。但后来他们决定结婚后继续租房住。
“就是全国的房价都在掉,然后经济都很不好,就是不稳定的因素太多了,”陈蕾倩说。
陈蕾倩在一家在线辅导公司工作,在中国于2021年打击营利性私立教培行业后,她所在部门三分之二的同事遭到解雇。她还有一个朋友,在科技行业失业后还不起房贷,因止赎而失去了房子。
在为新一轮经济刺激寻找有效方案时,可能给政策制定者带来最大困境的是像陈蕾倩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的谨慎态度。
“你可以向人们撒钱,但如果他们没有信心,就不会花钱,”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说。
努力偿还债务的不仅仅是家庭,地方政府也是如此,这限制了他们加大基础设施支出的能力。
对于再次启动2009年全球金融崩溃期间和2016年中国股市经过一年暴跌后的那种信贷狂潮,中共政府持谨慎态度。
低迷的房地产行业损害了国内需求,然而今年以来,出口也一直持平,5月份实际上还出现了下降。中国的出口一贯强劲,其疲软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自1月中旬以来,北京已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7%。人民币贬值使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更多的出口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并可能弥补原本疲软的国内经济。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依靠出口来帮助经济增长,因为中国一些最大的贸易伙伴已将部分采购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
在美国,川普政府对一系列中国工业产品征收关税,使美国公司从中国购买产品的成本更高。去年,拜登总统说服国会批准了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美国产品的广泛补贴。与去年5月相比,上个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8.2%。
现在,在中国考虑如何提振经济之际,它必须应对消费者信心的丧失。
查尔斯·王(音)在中国北方的张家口经营着一家只有八名员工的小型旅游公司。疫情过后,他的业务几乎完全反弹了回来,但他没有投资扩张的计划。
“我们的这个经济其实是在往下走的,大家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意愿去消费了,”查尔斯·王说。“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想花钱了。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怕,就是有钱的人也怕。” △
(纽约时报)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21/76420.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3/6/21) |
-
没时间了 立即行动 北京再现“彭立发” (图) (211,832次) 2023/6/6
-
“就等那个日子” 面对暴政709律师家庭“勇敢活下去”(图) (199,942次) 2023/6/19
-
警察被炸死 网友反应印证“雪崩了” (182,539次) 2023/6/3
-
纽时:中共视宗教为反革命势力 云南改造清真寺引爆冲突(图) (178,217次) 2023/6/9
-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习近平说要学会“吃苦” (177,243次) 2023/5/31
-
为"编程随想"自由呼喊 贝震颖失联(图) (171,487次) 2023/6/12
-
小麦烂在地里 河南当局抓捕爆料人(图) (170,791次) 2023/6/5
-
校名租期将到 南宁学区房业主抗议(图) (170,357次) 2023/6/1
-
武汉上千家长聚集 要求就近入学(图) (170,174次) 2023/6/7
-
恒大未按期交屋 大量业主聚集抗议(图) (169,879次) 2023/6/9
-
作家章诒和被禁出国 官员提前告知(图) (168,931次) 2023/6/14
-
陕西人权律师常玮平 遭判刑3年半(图) (168,923次) 2023/6/15
-
李和平律师被逼离京 成都遭边控(图) (168,791次) 2023/6/20
-
北京警察强闯王全璋住所 恐吓逼迁(图) (168,517次) 2023/6/21
-
贵州水库泄洪冲走教师 记者采访遭围殴(图) (168,337次) 2023/6/4
-
谢阳老父病危 家属申请视频会见被拒(图) (168,276次) 2023/6/13
-
后花园 (166,630次) 2023/6/1
-
印度发生三列火车蹊跷相撞 是谁肇的祸 (142,293次) 2023/6/4
-
欲盖弥彰,遗体火化数据缺失暴露中共国染疫死亡人数巨大(图) (131,905次) 2023/6/17
-
习近平让全世界都翻烙饼(图) (113,294次) 2023/6/18
-
另外空间我姐夫戴着镣铐(图) (106,612次) 2023/6/12
-
2022中共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名单曝光 网络炸锅(多图) (104,150次) 2023/6/2
-
美报告踢爆:COVID零号病人竟是石正丽得意门生(图) (103,283次) 2023/6/16
-
六四屠杀、活摘器官、清零 (102,166次) 2023/6/2
-
中国粮仓河南等地损失惨重 麦农:这真是一场灾难 (100,950次) 2023/6/8
-
德国人嫖娼,习近平患性病(图) (99,226次) 2023/6/13
-
精彩视频:他穿越了过去与未来 看到宇宙的起源 (99,157次) 2023/6/14
-
没有订单 裁员无济于事 中国小企业叹:没得救(图) (97,624次) 2023/6/20
-
中国经济复苏停滞不前 政府补救措施捉襟见肘 (93,888次) 2023/6/21
-
小笑话:习近平为何全票当选(图) (90,429次) 2023/6/9
-
惊爆!秦刚内部讲话录音 要和美国背水一战(视频) (90,187次) 2023/6/21
-
小笑话:江泽民在对小英子说什么悄悄话(图) (89,730次) 2023/6/5
-
郭伯雄全家入监 老江午睡没人站岗(多图) (89,105次) 2023/6/2
-
干净世界好爸爸摄影大奖 网友热烈响应 作品精彩感人(多图) (87,281次) 2023/6/15
-
薄一波中南海发飙亲历记(图) (86,643次) 2023/6/1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