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崇善尊道 修身治平(图)
 
智真
 
文帝、景帝敬天意,顺自然,以爱民、富民、教民为治国理念,亲贤臣,求贤良,年岁收成不好就下诏责己,使天下人人重仁义而耻私利。

【人民报消息】中国历史上出现许多有名的「治世」,「文景之治」就是其中之一。文景,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文景时期仁风德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祥和而太平。 仁政安民 西汉初年时,由于秦末以来连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非常贫困。史书上记载当时的情况是:百姓无法在田地上生产,到处是饥荒。文帝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并给予他们赏赐;减免田租,把原来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而税一」,有时还「全部免去民田之税」;减轻刑罚,废止不合理的连坐、株连律令;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友好的政策。 景帝继承父亲文帝的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也曾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景帝还广兴办学,实施仁义和礼仪教化,使民风淳朴,崇尚道德。 倡导俭约 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提出朝廷要顺天而治,以民为本,厉行节约,禁止浪费,决不做扰民、伤民、害民之事。他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为了减免人民税负,他还减少自己的开支,裁减侍卫人马。对国家的财政开支进行节制和缩减。 《史记.律书》记载文帝,「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米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 景帝时下诏不接受地方贡献的锦绣等奢侈物品,并禁止地方官员购买黄金珠玉,否则以盗窃论罪。贵族官僚因此不敢滥事搜括,奢侈无度。这样百姓的收入有所保障,负担也减轻了。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国力继续得到增强。 修身治平 文帝效法上古圣王,谦逊克己,广纳谏言,总是担心自己事情做得不好,愧对天下黎民。每遇到农业歉收、发生灾疫等情况首先责己,并要求臣民据实指出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例如他在《议佐百姓诏》中说:近几年来收成不好,又有水、旱,疾病、瘟疫的灾害,我非常忧虑。想来是我的政令有失误处?还是没有顺应天时地利、有失人和、敬奉神明不够诚心呢?或许是百官的俸禄太奢靡、无用的事情办得太多了?为什么百姓的粮食如此缺乏呢?凡是能够帮助百姓的建议,大家一定不要隐瞒,要尽职地提出来。 一次,边境之地不安宁,文帝也在诏书中自责说:「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文帝严于律己的精神令人钦佩。 景帝也非常重视以身作则,他在《令二千石修职诏》中说:我亲自耕种田地,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以供奉祭祀天地和宗庙时提供谷物和祭服,为天下人民作个先导。是要天下人民努力种田和养蚕,平时就有积蓄。不以强凌弱,不以多欺少;使老人得以长寿,幼儿孤儿能顺利成长。今年收成不好,还有水旱灾害,原因在哪里呢?是不是有些奸诈虚伪的人担任了官职,用财物作交易侵害人民?他们借着执法的机会做坏事,这样实在是失去朝廷设置县丞的用意。我命令二千石的地方官们各自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那些不忠于职守、昏暗不明的人,丞相要向我报告,追究他们的罪责。特此布告天下,使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 文帝、景帝敬天意,顺自然,以爱民、富民、教民为治国理念,亲贤臣,求贤良,年岁收成不好就下诏责己,使天下人人重仁义而耻私利。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经过文景之治,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无法计算钱的数量。天下人心归向,四海清平。△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27/7658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