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西伯利亞最後一批馴鹿牧民的罕見照(圖)
 
意大利一位攝影師受到西伯利亞涅涅茨人堅韌毅力的鼓舞,曾三度前往這片偏遠、荒涼的地區與其中一些家庭近距離接觸,並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這些馴鹿牧民傳統的生活方式。

【人民報消息】涅涅茨人(Nenets)是一羣生活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的遊牧牧民,他們一年大部份時間生活於冰雪之中。意大利一位攝影師受到他們堅韌毅力的鼓舞,曾三度前往這片偏遠、荒涼的地區與其中一些家庭近距離接觸,並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這些馴鹿牧民傳統的生活方式。 35歲的亞歷山德羅.貝爾加米尼(Alessandro Bergamini)來自意大利摩德納省,他每年都會環遊世界,用相機記錄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已訪問的目的地包括阿富汗、中國、印度、緬甸、祕魯和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於2018年12月、2019年和2021年三次到訪亞馬爾半島。 現如今,涅涅茨人居住的亞馬爾地區成爲重要的天然氣和石油產地,由於大量開採造成的生態破壞,他們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威脅。貝爾加米尼告訴《大紀元時報》,他在拜訪俄羅斯北部極地區域這個偏遠、寒冷的地區時從未見過另一個旅遊團。 對於仍然遊牧的涅涅茨人來說,他們非常依賴於這片土地和馴鹿羣。馴鹿幾乎給他們提供了一切文化的基礎,包括住房、服裝、食物和交通工具等。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居然能夠適應如此荒涼、惡劣的環境,那裏一切都很困難」,他說,「意識到這些原住民會在幾年內消失,這促使我一定要用相機記錄下最後這批涅涅茨人。 雖然不確定亞馬爾到底還剩下多少涅涅茨人,但貝爾加米尼表示,他們每個大家庭通常有六到八人。在三次訪問中,他每次都寄宿在不同家庭中,有機會近距離了解他們的傳統生活。 涅涅茨人一年大概有260天生活在零下50攝氏度的酷寒中,每天只能享受幾個小時的陽光。他們的帳篷主要依靠無數層的的鹿皮禦寒,這些馴鹿皮還可以用來製作保暖的衣服。他們在遷徙過程中還會出售一些馴鹿,以儲備過冬的必需品。 「他們晚上會將爐子加熱,裏面的溫度還比較宜人。我們晚上會睡在一起」,貝爾加米尼說,「但到了早上,隨着木頭燃盡,帳篷裏會降至零下20度,裏面的所有東西幾乎都凍上了。他們的食物主要以馴鹿和捕獲的魚爲主,這些牧民非常勤勞,不太善於交際,但風趣又好客。」 和許多其他族羣和傳統小區一樣,涅涅茨人非常尊敬他們的長輩。貝爾加米尼在亞馬爾最難忘的經歷之一,就是目睹了一位爺爺和孫子之間令人難忘又親密的時刻。 爲了幫助他們的馴鹿尋找到合適的牧場,他們經常從一個營地搬到另一個營地,因爲馴鹿以一種只生長在極寒冷地區的地衣爲食,這就是他們一年中被迫多次遷徙的原因。在拜訪期間,貝爾加米尼有幸目睹了涅涅茨人的遷徙之旅。 「旅途中的寒冷幾乎到了可以忍受的極限」,這位攝影師說,「一旦他們選好了新的落腳點,一兩個小時之內,他們就會在夜幕中將帳篷重新搭建好,裏面也可以很快生火取暖。」 貝爾加米尼將他最喜歡的照片分享在Instagram上、印刷收藏品和比賽中,以及攝影節和現場展覽中。他在亞馬爾拍攝的照片被歸類爲慶祝文化多樣性的肖像收藏系列。△ (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翻譯 雨霏)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10/21/7506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2/10/21)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