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張玉書氣量大 無人能及(圖)
 
袁榮
 
張玉書爲康熙的當朝宰相。他知識淵博,潔身自好,廉潔奉公,遠避權勢。

【人民報消息】張玉書,字素存,號潤浦,又稱京江,生於鎮江。順治十八年考中進士後做官五十年,最後二十年爲康熙的當朝宰相。他知識淵博,潔身自好,廉潔奉公,遠避權勢。 張玉書多年隨侍康熙,忠心耿耿。曾隨駕親征噶爾丹,多次隨駕南巡。康熙曾幾次特派他處理地方事務,張玉書都能秉公辦事,萬無一失,因此得到康熙帝的高度信任。七十歲時死在任上,康熙帝痛惜之餘,以極高的規格爲他辦了喪事。 在繁忙的政事之外,張玉書還花了很多精力用在文化建設上。多部大部頭著作都是以他爲總裁修成的。 如,《三朝國史》、《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等,特別是《佩文韻府》和《康熙字典》對後人有很大的影響。 張玉書的風度端莊凝重,這在清朝是很有名的。乾隆皇帝南巡時,曾經親筆題寫「風度端凝」四個字,作爲張玉書故鄉里巷的匾額。其實,縱觀張玉書的一生,不只具有出類拔萃的風度,他的器量之大也遠超常人。 張玉書早年曾寫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文, 文章的最後兩句話是「不受朝廷不甚愛惜之官,亦不受鄉黨無足重輕之譽」, 從這兩句話就可以看到張玉書的胸懷度量了。 張玉書入翰林院任職多年後, 有一次從京城回家。早晨起床後來到書齋,拿着書卷坐下來誦讀。一位年老僕人進入書齋掃地,直呼其名地對他說:「玉書,你暫且起來一下,去別的房間,等我掃完了再進來。」僕人掃完地以後,張玉書再回到書齋,一點也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有人告訴老僕人說:「相公如今已經當了大官,你怎麼還把他當作束髮讀書時的孩子,直呼其名呢?」 老僕人聽了有些不自在。等第二天再看見張玉書就改變了態度,並按應有的禮儀稱呼張玉書了。 張玉書吃驚地問他:「是誰教你這樣做的?」 僕人說:「聽說禮儀就應當這樣嘛,覺得昨天的稱呼錯了,今天的稱呼才對。」 張玉書嘆息道:「是哪一個狡猾的傢伙,砍去了你的天真!」 還有張玉書擔任宰相時的一件事。他的老家宅子牆外有一塊空地,一個鄰居越過界線佔用了這塊地,想要建房子。家人與鄰居爭辯一場,鄰居絲毫不退讓。家人發怒了,就想到縣衙門去告狀。他們先派人趕快送信告知張玉書,張玉書回信說: 「千里來書只爲牆,讓他幾尺也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看來這兩件事都是小事,但一般富貴之人遇到對自己不敬,甚或有意侮辱的時候,很少有不惱怒,不想法報復的。然而貴爲宰相,張玉書的寬容大度竟然到了這種程度,真是可敬啊! 張玉書擔任輔政大臣時,每天都要入宮值班。有一天,康熙皇帝問:「天下以什麼東西爲最肥,以什麼東西爲最瘦呢?」 有一個滿族大臣搶先回答:「沒有什麼東西比豺狼更瘦,沒有什麼東西比豬羊更肥。」 康熙皇帝回頭問張玉書:「你認爲怎麼樣?」 張玉書回答說:「我認爲沒有什麼東西比春雨更肥,沒有什麼東西比秋霜更瘦。」 康熙皇帝感嘆地說:「這真是宰相說的話啊!」 (參考數據:清 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1/5/7374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