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图)
 
杜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民报消息】北宋时期,一名悍妇害死了两个怀孕的婢女,却为她的三个女儿带来巨大的不幸。清朝时,有一富家太太妒恨成性,动辄打骂婢女,她的女儿因此遭到同样的磨难。北宋名相张齐贤、清朝大学士纪晓岚为后人娓娓道来这两个故事。 母亲悍妒 女儿遭殃 北宋时期,衡阳县令姓周。张齐贤记载周家事迹时,并未记载周县令的名字,只记其事。 周县令丧妻三年后,又续娶了一个妻子。后妻带来三个女儿,都已经长大。三女进入周家后,周县令视如己出,待她们很好。 然而,后妻为人凶狠悍妒。周家有几个婢妾,其中两人已经怀有身孕。每次,后妻都刻意寻衅滋事,找其它的一些借口鞭打她们,搞得家无宁日。 两个怀孕的婢妾或为了保护胎儿,常常以后背或以臀腿接受杖打。周县令的后妻则故意用棍杖打她们的腹部。有一天,这两个婢妾遭到一顿鞭打后,竟导致胎儿流产,两人也在痛苦中悲惨地离世。 当时,张齐贤在衡州,升任高一级的副职,听说过周家之事,也曾为婢妾的遭遇打抱不平。 张齐贤免官回家后,很久都没有听到周家的消息。有个士人和周县令是旧相识。一天,张齐贤和他谈话时提到周家。 士人说:「周家两个婢妾死后,她的三个女儿也都相继嫁人了,都寄寓在衡阳。不到四五年,三个女儿都因生产而死。每死一个女儿,周的后妻都要斋僧供养,进行忏悔,为先前遭到鞭打流产而死的两婢妾诵经。三个女儿没死之前,整日痛楚地号呼,经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才去世。三个女儿死后,周县令的后妻哭着诵念佛经,对着佛像忏悔认罪,焚香祝告。她忧愁懊恼,积郁成疾。在女儿们死后一年多,她也死了。」 张齐贤引用古书中的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意是说,天道的法网涵盖无限,看似稀疏,却不会有所遗漏。天道赏善惩恶最是公平,人作恶最终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没有人能够逃脱法网制裁。 张齐贤觉得此事有益于教化世风,特别记载下来,收录在自己的著作中,劝诫世上那些妒嫉成性的悍妇,引以为戒。 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清朝的记述中,一名富家女因为母亲的恶行,遭遇了很大的磨难。 清朝时期,东光县霍从占曾对协办大学士纪晓岚说起一件事。有一个富家的女儿,五六岁时,因为夜里出去看戏,被人掠走卖了。 大约过了五六年,人贩子罪行败露,向官府供出罪状,自述他曾经用迷药迷倒一个富家幼女,转手卖给别家。官府得知富家女的下落之后,将她送回家中。 富家女回到家后,家人看到她的肌肤,那真是惨不忍睹,到处布满伤痕,有鞭痕、杖痕、剪痕、锥痕、烙痕、烫痕、爪痕、齿痕,浑身上下犹如被刻画过一般。她的母亲心疼至极,抱着女儿哭了好几天,每次说到这件事,都会泪水涟涟。 富家女说,她被卖给一户人家,那家的主母极其酷暴恶毒,毫无人性。那个时候富家女还小,不知道该怎么办,整日胆颤心惊,每天等死。随着慢慢长大,她感到每次挨打,实在令她苦不堪言,于是想到自杀,结束痛苦的生活。 一天夜里,富家女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老人对她说:「妳不要寻短见。再烙妳两次,鞭打妳一百,业报满了,妳就可以回家了。」果然有一天,那家主母把她绑在树上,鞭打她,数刚满一百,县府的官吏就到了。 究其磨难的原因,原来富家女的母亲平常对待婢女极其残忍,凡是家里侍候的婢女,很少有不带血痕的。每当她回头看一眼,左右的婢女都会吓得面无血色。她如何对待家中的婢女,她的女儿就遭到同等的对待。 尽管她的女儿遭到了如此大的磨难,她仍是不思悔改。后来,她的脖子上长了一个恶疮,毒疮发作,一夕身亡,其后代子孙也日益凋零,家道也衰落了。 (参考数据:《洛阳搢绅旧闻记》、《阅微草堂笔记》)△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1/26/7178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