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陳水扁勝選的關鍵 (圖)
 
作者:百志
 
【人民報消息】臺灣在風雨中,又向民主制度與主權自主邁進了一大步。這是全世界所樂見,而獨獨爲中共最不願見到的局面。

陳水扁勝選,有人歸因於兩顆子彈。其實,倒不如說是陳水扁抓對了整個方向。他體認到:臺灣的民主不能走回頭路、臺灣人拒絕中共的暴力威脅。在這兩項前提下,中共越敵視阿扁,臺灣人越是支持他;中共偏愛藍營,反倒成了連宋的原罪。由於藍營沒有及時抹去這層色彩。所以,即使過去四年來,民衆對於經濟景氣不甚滿意,卻還是顧全大局,投給了中共極力抵制的陳水扁。

特別是327活動,中共不經意地又幫了陳水扁一次。

這次選舉,中共刻意不出聲威脅,怕像前幾年一樣「嚇走選票」。可是,報紙的角落,還是登出了中法聯合軍演,少數部隊集結的訊息。雖然已經淡化又淡化,但是民衆心裏還是感受得到威脅,益發討厭皮裏陽秋、悶不吭聲的中共。

想不到,槍擊案一發生,奇美醫院及時澄清,陳水扁甚至不惜元首之尊,亮肚皮給五院院長看。站在臺灣人的觀點,不可能是綠營的人乾的,更不可能是藍營的人乾的。那麼,到底是誰幹的?有些網站提出的「中共特務」說,就格外地別有見地,令人十分恐懼。

特別是327大遊行,中共好不容易忍了許久的恫嚇,竟然又再度出爐。電視上,又出現暴民攻擊中選會,還傳言要發動「革命」、要寫「遺書」。這種暴力的玩意,十分類似文革、六四(連民主女神都很像),再度勾起臺灣人厭惡中共的情緒。

臺灣不是封閉五十年的中國大陸。那種拋頭顱、灑熱血的場面,說是爲國爲民犧牲的街頭老套,大陸人可能會覺得「動盪」。可是,我倒覺得挺「復古」的,都甚麼時代了,還來這一套,真是蠻好笑的。

彷佛經由時空隧道,我回到二三十年前的臺北。然後,一羣久未出現在螢光幕前的臉孔,又開始聲嘶力竭。我不禁想,這不是抗暴的非暴力運動,也不是武力革命,前後邏輯不一,令人一頭霧水,倒蠻像是一羣擊鼓鳴冤的烏合之衆。

可是,目前的臺灣難道不民主嗎?其實,臺灣沉默的絕大多數是絕不吃這一套的,臺灣人要的是保有目前的民主自由,要趕快恢復秩序,然後趕快經濟復甦。

這時,中共又喊出一箇中國那一套,甚麼武力威脅云云,等於又幫了327遊行羣衆的倒忙。大多數的臺灣人一聽說,再鬧下去,中共就要打過來。這羣擊鼓鳴冤的羣衆,無形中便註定失敗的局面。

軍人也好,選務人員也罷,就連法官、陳水扁都是公務員,大家依法行事,這就是法治。沒有人會跟著「起義」,如果中共做錯甚麼,那麼就是他們一夥人真的不了解臺灣。所以,用大陸的思維來處理臺灣的問題,絕對是失敗的了。

從另一觀點看,美中臺之間,也在進行某種看不見的角力。陳水扁忍讓一週,美國都不表態。可是,中共一威嚇,美國立即表態恭賀陳水扁,擺明了不願見到臺灣出現暴力行爲。這一來一往,更是327運動失焦、失勢、失時的主因。

筆者不敢說陳水扁總統是如何如何才選上的,但是連宋選不上,絕對是中共害的。也許,連宋真的反共,可是共產黨愛他們,他們就倒大楣了。




中共的偏愛,讓連戰倒了大楣。

陳水扁總統獲勝選,不是因爲支持他的人比較多。而是,臺灣人反對中共。所以,中共抵制的陳水扁,便繼續擔任臺灣的總統。

正藍色,抹上一點紅,就顯得橘橘的。希望藍營也能體察時代趨勢,在接下來的四年,作一個忠誠的在野黨。記取這次教訓,藍營應該重拾「反共」的旗幟,維持其黨的初衷。

不管是年底的立委選舉,或是地方政府首長的選舉,還是四年後的總統大選。獲勝的關鍵,便在於真心反共。不只是臺灣,連美國布希能夠翻盤成功,也是反共。這是時勢所趨,也是打贏選戰的祕訣。

從政者不可不知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3/29/3051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