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江苏国企改革出大乱子 黄菊难辞其咎
 
【人民报消息】(亚洲时报记者邱鑫11月4日撰文) 近日中国“国资改革”发生了重大危机。关于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以及管理层收购的腐败传闻不绝于耳,正当中央本来打算介入调查出现大量腐败传闻的江苏省之际,该省又爆发工人抗议示威,社会稳定也受到威胁。有意见指,下令加快国企改革步伐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国副总理黄菊要负上一定的政治责任。

境外媒体报道,从上周开始,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路26号的南京分析仪器厂的职工们在厂门口进行静坐抗议示威,到2004年11 月2日,抗议示威活动已经持续了10多日。报道指出,职工们把工厂的大门关上,搬出许多椅子,拥门而座。工人打出的打标语是“国企改制卖卖卖,领导捞钱快快快”。

据报道,南京分析仪器厂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从事自动化设备及分析仪器研制和生产的专业厂。该厂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地处市区繁华中心带。南京分析仪器厂曾多次为国家重点国防科研工程项目如两弹(氢弹、原子弹)爆炸、“神州”号无人宇宙飞船等生产配套仪器。

类似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南京出现。《中国新闻周刊》10月25日报道,10月15日,位于南京长虹街的南京市玻璃器皿厂正在进行著改制,厂门外贴著标语横幅:企业改制卖卖卖,厂长洗钱快快快。

该周刊引述江苏“小康与现代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东和表示,该厂用管理层收购方式改制,厂内大乱,工人反应激烈。报道又引述刘东和指出:“标语,横幅,聚集在一起或低语或愤慨的工人,这似乎成了南京这一轮国企改制最常见的景象。”

外界普遍认为,南京这类国企职工抗议事件,多跟近日甚嚣尘上的国企改革传闻有关。自十月份黄菊下令要“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后,各类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以及管理层收购有如雨后春笋,但中间却出现了很多黑箱作业的指控,甚至引来中央媒体以及中央领导的关注。

自从黄菊就国企改革大开中门之后,在江苏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怀疑是黑箱作业的问题。《中国新闻周刊》援引例证指出,深圳一家投资公司打算收购南京中山集团,并与南京产权交易中心签订了委托协议书,按公告要求将人民币2000万元汇入南京产权交易中心指定账户。但是,10天后产权交易中心突然通知中止中山集团公司的整体资产经价转让活动。其理由是“中山集团无法提供合作改制的框架协议”。该深圳企业的负责人认为,南京市国资办显然已经内定了中山集团与另一家杭州公司合作。该刊引述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李炳炎指出,“产权交易中心的公示和竞价,有时只是一个摆设。”

有意见认为,这庞大的国有资产,在部署不周,缺乏监管和运作欠透明的情况下,已经沦为一班贪官污吏口边的一块大肥肉。《中国新闻周刊》援引江苏省国资委的一份文件指出,截至 2002年末,江苏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6459.09亿元(人民币,下同),净资产2026.45亿元。而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有 3086.38亿元,净资产969.43亿元,均占全省国资的47.8%。这些市属企业以南京、苏州和无锡三市最为集中。

南京的国企改革问题明显让中国总理温家宝感到不安。《中国新闻周刊》引述不具名的国资官员承认,江苏部分地区存在产权转让监管不到位、协议转让较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披露不及时、为赶进度造成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京华时报》 2004年10月12日曾报道,由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带队的国务院国资委调研队伍将展开国有资产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情况的全国大调研。报道指,国资委计划 10月15日与财政部、监察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组成国企产权转让联合调查组到南京,对一些重大企业国有股权转让进行联合抽查。

不过,10月 15日,“国资重镇”江苏省并没有等到国务院国资委及财政部、监察部等四部委的联合调查组。原因是该省的国资“大管家”──江苏省国资委正在展开一场国资改革中史无前例的“自查行动”。外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江苏的“自查行动”明显是该省避免下不了台而作出的妥协方案;可是,南京仍然出现这样的抗议,可想而知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在出现了这么大的乱子后,黄菊的政治责任,立即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有一种意见认为,黄菊这次国企改革,无疑是为贪官大开绿灯。事实上,一些对工人较为有利的改革方案。据《中国新闻周刊》,一些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改制探索,实行了一种特殊的产权改革方式,由职工集体购买企业20%股份,先获得经营权,再在接著的数年内再购得全部股份的51%,正式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可是,2002年4月南京市却不顾上述方案,开始实施“三联动”改革,让之前改制被彻底归零。2002年初,被形象地称为“三联动”的南京国资改革全面启动。所谓“三联动”即:职工身份转换、资产关系转换、债务关系转换。据南京市政府的一号文件《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三联动”改革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国有资本的比重逐步调整到 30%左右”,且2004年为最后时限。

有批评指,黄菊显然没有正视江苏的试点中操作被指欠透明度的问题。江苏当局订下的时间表,引起外界很大的反弹。新华社在江苏省发行的《现代快报》就曾在2003年9月1日刊登一封没有具名的读者来信指出:“南京市政府大力推行国企改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为了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南京的经济发展。那么为什么不能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把国有资产卖个好价钱?为什么不能以公平的条件吸引外地资本参与南京经济建设,实现富民强市、利国利民的目的呢?”

有意见指出,俄罗斯的国企转制造成了财阀的问题,中国必须引以为鉴。现时江苏的乱子已经出现,究竟黄菊会自己出面解决还是会躲起来让李荣融去扛起问题,将会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1/4/3306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