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布什看到是一個完全真實的中國嗎?
——任不寐評布希清華演講
 
【人民報消息】記 者:任先生您好,您觀看布什總統在清華的演講了嗎?您有什麼看法?

任不寐:首先說說直播吧,這是一種變化。儘管克林頓的北大演講也現場直播了,當這次直播的聲勢似乎更大(當然,媒體發新聞稿的時候仍然做了很多「技術處理」)。如果考慮2002年是中國的政治年這一因素,我覺得布什的演講具有特別重要的政治寓意,而不僅僅是一種外交禮節。也許,這種安排是國內政治妥協的結果,但客觀上,它會爲國家政治生活的理性化帶來積極的影響,也可能激化71講話以來的政治鬥爭。我在觀看的時候總是想起雷根總統在蘇聯的那次演講。

記 者:您怎麼評價布什的演講?

任不寐:他的講話特別體現出了美國政治文化的風格,這一點和王大中、胡錦濤的講話對比看更是如此。你能感到那是一個人在說話,說他自己的話,而不是在完成某種政治任務,也不是國家在說話。他講話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點,第一是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重視,它表達了政治生活與人性的高度相關,而這種精神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是很少見的,儘管中國的政治生活就是極端的個人生活。第二是他對信仰的強調,這一方面是在回應中國近兩年來的宗教迫害事件,另一方面,我覺得他終於凸現了我所說的「神學自由主義」這種立場,100多年來,信仰和自由的關係終於得到了國際政治的應有重視。第三點是他談到911時的神情,那種黯然神傷給人印象深刻。

當然,我覺得他的演講也有某些侷限,一是略顯才氣不足,特別是在回答美國社會問題的時候,我覺得並不夠精彩,也許他真的餓了(笑),或對這個問題的背景缺乏理解。還有一點就是他似乎有某種忙亂,比如有兩次打斷別人的問題。儘管很快就進入正常狀態了。此外,他似乎意識到了提問可能被導演過,但對這種導演的普遍性認識不夠,所以他主動點名提問者,這種努力實際上並沒有效果。最後,我對他的這樣一種說法不太滿意,他說他這次來到中國看到的很滿意,準備把這個「偉大的國家」介紹給美國人。這種說法使我想起高爾基在考察勞改營和肖伯納對蘇聯的那些評論。簡單地說,他看到的不是一個完全真實的中國。

記 者:我明白您的意思。我還聽聽您對清華學生的評論。

任不寐:總的說來,比北大那次好一些。但是,這種進步在多達程度上是真實的,多大程度上是官方態度的晴雨表,我想答案是很清楚的。就事論事來說,這些問題仍然存在理性和道德上的各種侷限。比如,沒有一個問題是關於911的,胡錦濤先生和主持人也沒有對此表達某種慰問之情。他們不是不想問,而是根本沒有這種意識。但對於布什和美國人來說,這種問候不僅是最大的禮貌,在道德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至於臺灣問題,完全是官方口徑,而這一問題的提出,也說明了對於和平主義的傳統誤解是多麼深。或者說明了掩蓋真相的努力還在繼續,而關於這一點,布什的講話做了應有的強調。

記者:謝謝您的高見,再見!

任不寐:再見!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2/22/1926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