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讯】(博讯10日消息)我年轻时家里很穷。父亲长期患病,病假工资才四十多元,母亲工资只有三十多元,家里弟弟妹妹六个,乡下还有老祖母,需不时寄些零花钱去。按家里这种条件,我是根本上不起大学的。我也作好了参加工作的准备,没化多少精力去复习功课,但由于我平时基础扎实,我还是被录取了。当时大学不要学费。学校免了我书费,给我助学金,吃饭不成问题。每月还给我2.5元津贴,买买牙膏肥皂等。大学毕业我参加工作后曾填过不少次履历表,我每每总写上:“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现在上大学要交昂贵的学费、书费、住房费、伙食费等。据报道,一个家庭为一个孩子上大学平均花费不少于一万元/年,其中学费约4000-5000元。而据报道,即使经济最发达、市民最富裕的上海和广东,约75%的家庭年承受力在5000元以下,因此上大学已成为绝大部分有子女上学家庭的沉重的“消费”。当这些孩子大学毕业后,他们还会像我那样在履历表上写上“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吗?他们对党的感情会和我们这一代一样吗? 教育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的希望。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在教育上投资是巨大的。北欧诸国的大学教育免费,法国的国力大学只收少量注册费,东欧也实行免费与廉价制度。在美国,每年学费仅占人均收入很低的比例。然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却大踏步后退了,不仅收学费,而且2000年学费比1999年学费上涨40-50%,致使许多贫困家庭难以上学。有人说,国家不是推出了教育贷款吗?但是,银行能贷一万元一年吗?即使银行贷了,学生毕业后怎么还?有的学生毕业后连工作都找不到,拿什么还?找到工作的,平均年薪多少?政府统计过吗?要还贷,要买房,到猴年马月结婚成家?新华社杭州9月12日电《为何冷落了助学贷款?》中披露,浙江原计划放贷一亿元,到目前为止才放贷了315.8万元。许多农家和贫困家庭子女不得不知难而退,有的连高考也不参加了。久而久之,高校岂不成为富人子女俱乐部?还有什么社会公正可言?政府在宣传“科教兴国”、“西部开发”,但是如果西部不能培养出大批自己的人材,主要靠引进能实现大开发吗?西部开发岂不成了空中楼阁?从政府角度来说似乎也有难度。财力不足,如何加大投入呢?但是路有很多,譬如能否考虑降低办学成本呢?据报道,目前我国师生比例为1:8 。.根据有关报道,高校行政后勤人员占高校全部人员的60%。按此比例,高校教职员与学生之比为1:3.2 。这就是说,一个一万学生的大学,教职员达3100多人。如果一个教职员工的人头费为2,25万/年,教职员工人头费总数达7000万。而一万名学生学费只能收到4000-5000万。如果高校师生比例降到国际水平1:16.,甚至1:20,也来个与国际接轨,那么教职员工只需要500-625人,仅人头费支出可以节约5500-6000万,远大于学生所交的学费数。换言之,现在学生交的学费用来养学校冗员还不够。试问,学生有义务养这些冗员吗?遗憾的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能力和魄力解决高校“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这一棘手问题,于是他们就把矛头转向学生,利用国人望子成龙心理,搞这种所谓的“教育消费”。但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忘了我党的宗旨,忘了三个代表,忘了三讲。教育改革能朝这条路上走吗?! 注:本人无任何内部资料可查,也不造假。文中所引原始数据除已点明出处外,均摘自2000年9月9日全国公开发行的《老年周报》二版《大学收费上涨带来了什么?》一文。 (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