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北上广苦日子来临 跌出一线城市问题在哪?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程曦报导)上海魔都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领头羊,繁荣和现代化的象征。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有文章指出,上海不仅经济增速乏力,在消费领域也开始落伍。不仅上海,包括北京、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的苦日子已经来临。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金融时报经济主编徐瑾9月10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出的一个关注的点是,一线城市不仅经济增速乏力,而且在消费领域也开始落伍。 从经济增速来看,全国经济增速为 5.3%,而领跑者已经不在是以前的一线城市。以 6.4% 的增速位居 30 强城市增速第一名是烟台,上海与深圳同比增速分别是5.1%和5.3%,广州更是只有3.8%,广东另外两个城市佛山是2.3%和东莞是4.8%。合肥上半年的经济增速6.0%则领跑长三角兆城市。 文章表示,在出口遇阻,投资不旺的情况下,消费成为不少地方提振经济的最后稻草,但是一线城市的消费同样不乐观。 按照中共国家统计局资料,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7480亿元,增长4.3%。 对比之下,北京市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34亿元,同比下降3.8%,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亿元,同比增长1.7%,都低于全国增速。更突出的是餐饮增速,北京上海双双向下降,北京市餐饮收入672.6亿元,同比下降3.6%;上海991.4亿元,同比下降2.6%。对比之下,大家熟悉的多数二三线城市餐饮收入基本都高于全国平均数,长沙增速5.4%,成都增速4.8%,武汉增速10.7%,重庆增速6.4%。 现实生活中,2025年「极致低消费」风暴正在席卷大陆的一线城市,以往白领上班族舍得花钱在咖啡店买咖啡,现在则对公司茶水间供应的即溶咖啡就能满意。 据公众号「Jair视界」报导,北京国贸某金融公司的会议室里,28岁的投资顾问李薇正在给同事示范如何用15元做出三菜一汤。她熟练地将预制菜包(调理包)倒进微波炉餐盒,而转动计时器的手腕上戴著价值3万元的机械表。 这位月薪2.1万的白领,在消费帐本上赫然写著「月均消费3124元」的纪录。 在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全家便利店,39元的午餐时段套餐销量同比下滑27%,而隔壁微波食品货架补货频率提高至每日三次。 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揭示,2025年上半年单价15元以下的餐饮订单占比达68%,较三年前提升22个百分点。 上海白领们将「带饭率」视为新的社交货币,金融街茶水间的微波炉前,每天中午排起的长队成为写字楼新景观。 理发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洗牌。传统美发沙龙客单价从258元降至138元,而家庭理发工具销量暴涨300%。 交通出行领域的数据更具颠覆性。滴滴出行日均订单量较峰值时期减少180万单,而共享单车品牌「哈啰单车」会员数量突破1.2亿。 在深圳,甚至有白领开发出「地铁+步行+共享单车」的混合通勤模式,将通勤成本压缩至每月80元以内。 这场静默的消费革命,正在重塑一线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一线城市的苦日子已经来了。文章解释,一线城市类似中国经济的金丝雀,他们的反应,其实是经济的寒暑表。 文章进一步分析,经济不好的含义传递往往从最为敏锐的地方传递到最不敏感的末梢。在上海这样的一线,过去主要优势在于连结海外以及国内,依靠市场吃饭,对于宏观相变最为敏感。这些城市消费主要依靠中产支撑,而这些中产随著房价下跌以及35岁现象等情况,如今花费都变得小心谨慎。 目前,在中国一线城市,五千工资比比皆是。社区超市每天工作10小时一个月轮休4天,往往就是5千起步,幼儿园的保育员阿姨也不过三到四千。 此前引发热议的全民社保,由于社保基数上涨迅猛,对于低收入人群和企业都是压力山大。在现实压力之下,今年直到9月初,还没有省份公布社保基数上线数。 对于一线居民来说,高房价本来他们财富的底气,如今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基本已经回到十年前。最代表市场价格真相的二手房房价,无论政策如何放松,始终在下坠。 从前上海、北京的中介对业主还挺客气,现在的中介都很强势,房东很弱势。据说中介动不动就问业主:「你的买入价是多少?你要亏钱了。」如果觉得不合适,直接说「不行,我不拍了」,然后威胁走路。卖房子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亏本的,有些房子跌得特别厉害,首付都跌没了,最后也只能亏本卖。 文章指出,出现的各种问题各有原因,分析到最后,其实都和房地产有关,也和财政竞争有关。 长三角、珠三角属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这些地区和外部的联络非常紧密,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往往首当其冲。比如在北方,经济不好时,北京有政治优势,可能还会相对稳定;但在南方如上海、深圳,如果经济增速下滑,反应通常会更快、更明显。 文章最后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房价、消费、财富问题看起来是孤立的,其实本质都是经济问题,经济不回暖,很多问题无解。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16/92356.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5年9月16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