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福民公寓》有声书开播引热议
 
飞马出版社
【人民报消息】两年前,敝社邂逅讲述文革的小说《福民公寓》,有感于作品虽在台湾出版,却并没有在海外引起足够的关注,征得作者喻智官先生同意为之出了修订新版,让更多读者了解这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月前,有声书主播雨天女士阅读《福民公寓》后与敝社联系,她认为「《福民公寓》故事深刻,人物鲜活,对话流畅真实,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让更多听众听到这样一部真实、有力量的作品。」她的感受和意愿与我们不谋而合。旅居海外的雨天女士是上海人,专注播讲纪实文学、大陆禁书以及现代文学,由她演播讲述上海市民的故事可珠联璧合。 《福民公寓》开播后不仅吸引了大量听众,演播者与听众还即时互动交流。纵观听众的留言小议,虽只言片语,却充满真情实感,不乏切中肯綮之论,与敝社对《福民公寓》的评价相吻合,在此摘录简介,以飨读者。 一) 文革经历者的认可: ——这是我读过最清楚的文革故事。从老百姓的生活讲述,一日一日,物是人非。感谢作者纪录那段灰暗的时代,雨天也功德无量,声音的传播,使这本书又(有)了更多的读者,让更多人了解这本书那段史。 ——边听思绪就给带回60年前,文革那年我12,家境就和(书中)严家差不多,天天提心吊胆…… ——太感谢作者了,把那段历史真实的记录给后人,文中记述得那些人和事也都有我母亲家和我周围认识(的)那些上海普通老百姓的影子。 ——幸好我们都还在,幸好作者为我们还原历史,幸好雨天的真情朗读。……里面大多数人物,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一一对应。 ——感谢雨天与作者,又来让我们一起走过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小说里的很多人与事都可以在自己的过往中找到。 ——我作为过来人告诉你全是真的,只是描写了真实世界的苦难的不足十分之一。 ——我都经历过,只有更残酷,绝没有填(添)油加醋。 ——雨天演播得太棒了,遗憾的是我听不下去,儿时家里遭殃的情形就在字里行间。 ——文革恶行,历历在目。 ——好真实的描述,感谢作者。二舅去贵州插队,走得那天,母亲去真如火车站送行,火车一开,车上车下哭声一片,母亲说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听这集,感觉好像在说我家,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家的哥哥姐姐送走(下乡),到六八年底,原来热热闹闹一大家子就只剩下了爹娘和我。 ——每天跟著听这部小说,心情也跟著起伏。最后的结局非常的真实。几十年前我赴美留学,父亲的嘱咐是,给你买的是单程票,不要回来了。出国后,看到64,再看到飞速的经济发展,也回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也看到和感觉到那个水晶盒不散的阴魂。深深觉得这个民族如果不经历全面的,触及灵魂的反思和忏悔,是无法在文明的道路上前行的,那个阴魂的轮回不可避免。庆幸我牢记我父亲的嘱咐,彻底地远走他乡。而且有一副火眼金睛,那些穿著不同马甲的美式极左嘴脸,一眼就看穿,因为他们的阴魂是一样的。 ——感谢作者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记录下来。非常震惊居然有人怀疑往事的真伪。 ——多么伤感! 中国人都选择了忘记,唯有《福民公寓》,记录了真实。 二)后辈的惊讶与感慨 ——作品很棒, 揭开了这段风尘的历史,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我父母都是经历过文革的,但是他们很少向我们讲。即使我去问,也问不出来几句话。这本书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 ——我的父母他们经历过文革,都不会和我讲文革历史。空白的历史,终于被补上了。 ——书很棒,我会等我的孩子长大后给他们讲这段历史。补充学校里学习不到的知识和常识。 ——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读到本书确实是「大开眼界」。请不要怀疑,我们这一代的「无知」。 因为文革那一时期,教科书没有细讲,只是泛泛讲了它的历史意义,并没有讲老百姓人世间的生活。 ——父母上山下乡过来的,但是也极少听他们提起。再加上,这方面的书籍也是禁书,影视作品也没有。简直就是一个知识黑洞,不(无)从查看了解。 所以,才会被书中那样鲜活的人物打动的同时,又惊讶父辈那一辈年轻时候的事情,为什么像上节课黑板上的板书,被擦的一干二净,没有一点历史痕迹。 ——幸亏你们还在,可以留下的文字和历史太少了,(使)后人不知真相。 ——文革这段历史真是惨不忍听,感谢作者和雨天让这段历史永存! ——知道文革历史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愿雨天的频道传播的更远,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很近的历史。 ——感谢介绍这本书,了解那时代的人民求生意志,互相攻击荒废该学习的知识。 三)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 ——「文革过来的这辈人,谁没有一本向人倾诉的故事?」这句话开的头真好! ——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谢谢朗读! ——这是一部了不起的反映解放后的小说,尤其是关于那场惊骇文革的描写,更是深刻入骨。 ——作为文革的一个缩影,福民公寓有他的艺术价值及政治意义。 ——非常深刻的文革小说,墙内少有。 ——特别好奇,是不是真事?因为,故事太过真实,又一代人经历了那如此荒谬的时代……现在看来,那个时代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作者写得真好,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惟妙惟肖。 ——引人入胜。 ——老上海的市井生活,很亲切。 ——这么好的书,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到。可惜大陆那边买不到吧? ——这本书太精彩了,相比雨天演绎过的其它伤痕文学并没有那么沉重,很多人物的小市民特点为剧情平添了一点点欢快的调子,听起来欲罢不能。 ——这本书写的太好了,不去为那些官员叫屈,而是展现众生在这个魔鬼掌权的真实面目,真正人性的善与恶。 ——一部血泪书,写尽荒唐事! ——可惜喻先生写得这么好的故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只能在港台海外出版。 ——这段尼克松访华抢购小菜的情形真是活灵活现,一边笑一边落眼泪。 ——毛文革就是毛主席,毛主席就是毛文革!对!南延泠(小说中的人物)说得对,看得清!没有这种认识,文革就甭打算彻底肃清! 四)对演播者的赞誉 ——雨天,谢谢你的选材演播,在这个纷杂喧嚣的世界里如同一股真善美的清流。 ——有雨天这么精彩的演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像看电影一样。 ——非常专业的播音和优美动听的声音。 ——雨天的演播真好!作品也好。但没有雨天的演播,就什么都不好。 ——每天都刷雨天的频道,你深情并茂的演播陪我渡过每一天的闲暇时光。 ——非常好的小说,视角独特,配上雨天夹杂的(个别)上海话,绝配。 ——雨天的(夹杂个别)上海话朗读得正到好处,给小说增色不少。 ——雨天的播讲越来越好,越来越完美,尤其是上海市井小说。 ——感谢雨天的声情并茂的演播,非常喜欢你的声音。 ——这一集演播得太精彩了,把个祝秋艺演得活龙活现,闻她的哭丧调如见其人! ——这段写得很精彩,绝妙的讽刺。雨天的演绎给小说增光添彩。 ——喜欢书,更喜欢雨天的声音。 ——再次感谢雨天的推广讲述。 ——雨天,喜欢你的作品,更喜欢你的声音。 ——感谢雨天的辛勤劳作,精彩制作。 五)作品引人入胜,听众欲罢不能 ——雨天,我已经买了书了。谢谢你! 不过,每天还在等待你的声音。 ——盘(盼)了一天,结果一会就听完了。 ——每天的必修课。 ——每天坚持听雨天的更新。 ——是的,听不够,就想一口气听完。 ——雨天,感谢你的演播!辛苦了!真的会一天出两集吗?我们的耳朵有幸了 ——一天两集?我做梦了吧! ——谢谢雨天的演播!请问现在是每天出两集吗?辛苦您了!我们太幸福啦! ——开始不敢听,怕听到他们的经历心痛,慢慢南家、吴家的大大小小,还有善良的医生夫妇,都好像邻家的熟人一样了,现在又有些舍不得听了,怕很快就会结束,心里会失落, 就像跟老朋友说再见似的。 六)作品的生命力 从文革到疫情: ——三年前在封城前的最后十几个小时中,我离开了上海。走的狼狈不堪,走的心惊胆战。不愿意回忆那些事。我的家族在文革里经受了毁灭性的苦难,曾经我觉得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我,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一场疫情,一场全社会的洗礼,人性的本质看的一清二楚。有些污泥浊气只是沉在心底,一场大雨就能重新泛起波澜。丑恶的还是那种丑恶,一丝都没有变和这本书里小人物的鲜活经历一摸一样。这到底是谁的悲剧。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30 多年前的离别太正确了!从此子孙后代不再会有此类危险! ——文革的阴影现在依然笼罩著那片大地呢! 有声书主播-雨天(@rainyday_yutian)的开播词: 从明天(6月15日)起,我将为大家播出喻智官先生的长篇小说《福民公寓》。这部小说由喻先生及出版社无偿授权播出,在此谨向作者表达诚挚的感谢——感谢他的信任与厚爱,也感谢他将这样一部深刻的作品托付于我。 《福民公寓》以文革为背景,通过位于上海的高级公寓中住户的命运,展现了那段历史对普通人造成的伤害与创伤。不同于一些经过美化的叙述方式,喻先生用冷静而真实的笔触,揭示了文革的残酷与荒谬,也正因为此,这部作品至今未能在国内正式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喻智官先生本人也会和大家一起收听这部有声书。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播出中,大家不仅能听小说,还能在留言区和作者互动交流。这是一场听众、作家、演播者三方之间的特别对话,我相信每一位朋友都会在其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欢迎大家在每一集下方留言,聊聊你的感受、印象深刻的片段、甚至是心中的疑问,说不定喻先生也会亲自回复你哦,让我们一起听书、一起思考、一起对话,期待您的加入! 网页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_k_sZhRMY&list=PLyAC43biAfv0aisD5Kr8BuFcYZIFzyB-s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28/9158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5年7月28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