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格陵蘭將舉行議會選舉投票 獨立議題成為焦點
 
【人民報消息】格陵蘭3月11日將舉行議會大選投票,獨立議題成為此次競選活動的焦點;大部分政黨都支持獨立,主要關注的是何時、而非是否將切斷與丹麥的聯繫,且不落入美國控制。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格陵蘭島5.7萬名居民中,許多人堅決主張他們既不想成為美國人也不想成為丹麥人,只想成為格陵蘭人。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屢次發表拿下格陵蘭的言論,為這個自治領土的獨立運動注入了新動力。 「唐納德.川普某種程度上再次引發了獨立議題,」格陵蘭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land)政治學家瑪麗亞.阿克倫(Maria Ackren)對法新社表示。 「這對格陵蘭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它現在為格陵蘭決策者和政治家提供了動力,讓其或許真的可實現一些過去未能達成的目標,」她說。 幾乎所有爭奪格陵蘭議會31個席位的政黨都支持獨立、支持擁有完全主權的想法,但他們對獨立的時間表看法不一。有些政黨希望「快速」推進獨立,另一些政黨則希望漸進地慢慢來。 在野的民族主義政黨方向黨(Naleraq)在競選中表現突出,希望立即啟動獨立進程。在2021年上一次選舉中,該黨贏得了12%的選票。 「我們看到,不僅美國、基本上全世界都對我們感興趣,而且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這對我們有利,」方向黨最知名的候選人之一朱諾.貝爾瑟爾森(Juno Berthelsen)對法新社表示。 他認為,格陵蘭的獨立有可能在今後一到兩個選舉週期內就會實現,但仍取決於格陵蘭和丹麥之間的談判如何進展。 格陵蘭在300多年前被丹麥人殖民,1979年獲得自治權,哥本哈根仍控制著外交和國防等事務。自2009年起,一項法律授權格陵蘭可以單方面啟動獨立進程。 該法律規定,丹麥和格陵蘭政府須就獨立問題進行談判以達成協議,而該協議須經格陵蘭議會批准、格陵蘭全民公投支持、並經丹麥國會表決通過。 即將離任的政府聯盟也支持獨立。當前政府聯盟由格陵蘭總理穆特.埃格德(Mute Egede)領導的綠色左翼「因紐特人共同體」黨(Inuit Ataqatigiit)和社會民主「前進」(Siumut)黨組成。 但儘管政府聯盟內部存在分歧,他們卻並不急於實現獨立的目標。 他們堅持認為,格陵蘭必須首先實現經濟獨立。目前,該島每年從哥本哈根獲得約5.65億美元的補貼,相當於其GDP的五分之一左右。 「獨立一直都在討論之中。這是我們許多格陵蘭人的最終目標,但這可能還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因紐特人共同體黨員、也是丹麥議會兩名格陵蘭代表之一阿雅.開姆尼茨(Aaja Chemnitz)表示。 她說:「討論很重要的一點是格陵蘭的經濟發展,以及如何以更可持續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 前進黨領導人、現任格陵蘭財政大臣埃里克.約翰遜(Erik Jensen)表示,在丹麥和國際媒體上,對格陵蘭獨立的討論已經蓋過了對格陵蘭人日常生活影響更大的問題討論。「這(獨立)也是我們議程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格陵蘭這裡的每個人都在談論健康、學校和幼兒園。」 格陵蘭議會每四年進行大選。本次選舉決定了該島與丹麥、甚至與美國的未來關係。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格陵蘭居民支持獨立,但他們對獨立時機以及對生活水平的潛在影響存在分歧。 報導說,如果格陵蘭獨立,它可以選擇與美國建立聯繫,但不成為美國領土,即格陵蘭可以與美國結成所謂的「自由聯合」(free association),用美國的支持和保護取代丹麥的補貼,以換取軍事權利,這種制度類似於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和帕勞與華盛頓簽署《自由聯合協定》(COFA)框架。△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9/8931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