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各地升級控制手段 重慶北碚三萬探頭監測(圖)
 
AI監控示意圖。(AI示意圖)
【人民報消息】重慶北碚區在轄區內接入2.79萬個視頻設備和245個感知設備,用以強化對民眾的監控能力。另外,廈門推出的「近鄰監督」模式,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聲討。該模式計畫通過基層社區的「近鄰監督員」延伸監督觸角。 中國各地正在升級對民眾的網路控制。根據《重慶日報》網站本週一報導,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北碚區委書記林旭陽透露,該監控體系依托區數字化城市運行與治理中心及鎮街基層治理指揮中心平臺,全面接入了2.79萬個視頻設備和245個感知設備,形成了強大的數據採集和實時監控能力。 北碚區還上線了93個跨區域、跨村社、跨網格的調度指揮場景,涵蓋公共安全、家庭管理、消防安全等多個領域。自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處理超過55萬事件和108萬任務,任務辦理率高達100%。不過,當局並未披露這些55萬件事件涉及的具體領域。 社區監控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重慶一社區的楊姓前僱員本週一(10日)對自由亞洲電臺透露,這些攝像頭幾乎都用於監控小區居民活動、街道路人、教會信徒聚會和民眾維權等活動。他說:「這些監控探頭早已存在,官方稱之為「天網」,在農村叫『雪亮工程』,其目的是監視每一個角落,民眾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眼皮下,暴露無遺。」 此前,廈門市同安區推出社區居民「近鄰監督」工作模式。該區成立近鄰監督工作室,旨在通過基層社區的「近鄰監督員」延伸監督觸角。然而,有網民質疑這種模式可能導致鄰里之間的過度監視,甚至可能復歸「文革」時期的「群眾鬥群眾」局面。 河南網民老萬對自由亞洲電臺說,由於網格員被欠薪,不少地方的網格員被迫離職,基層政府於是想出新的應變方法:「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網格員發不出工資,另一方面他們想降低行政成本、治理成本,他就動員老百姓,動員民間力量這樣搞,很多有閑沒事幹的老大娘、老大爺,朝陽大媽以鄰里的身份與你友好相處,實際上是監督你的一言一行,這就是『文革』。」 人民網曾報導,廈門市同安區已經在11個鎮(街)、144個村(居)設立了「近鄰監督」工作室,並通過三級組織架構進行推廣。同時,建立了「三類問題」處置機制與回訪評價機制。該模式被認為是中國(中共國)早期提倡的「楓橋治理」模式的進一步下沉,旨在加強基層的社會治理與監督。 法律界評論人士陸沉淵批評這一模式是中共地方政府在行政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採取的監控方式,他對自由亞洲電臺說:「這是稅收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一種降低行政支出進行維穩的方式。這些參與者其實都是老年人,他們究竟有多大的能力對周圍的鄰居形成影響,但效果如何需要觀察。」 各地網格員頻繁被欠薪 不久前,中國各地頻繁曝出網格員被街道辦欠薪的事件。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約700至800名網格員被拖欠長達半年的工資,而山東省臨沂市的社區網格員和社工也反映未收到工資等。這一問題的原因普遍被認為是地方財政收入減少,導致支付能力下降。△(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10/8935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