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学雷锋」宣传再起 中共官媒造势网民冷淡
 
【人民报消息】近日,中共官方媒体再次掀起「学雷锋」宣传热潮,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民间舆论对此却反应冷淡。有学者指出,雷锋形象长期被塑造为官方宣传工具,难以真正提升中国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今年3月5日是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2周年纪念日。近年来,当局有关「学雷锋」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央视新闻等中央级媒体与中宣部纷纷发表倡导民众学雷锋的文章,并宣传各地开展的雷锋纪念活动。 民间反应冷淡学雷锋是否脱离现实? 江苏网民李蒙本周四(6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普通百姓对「学雷锋」宣传普遍缺乏兴趣:「现在推广学习雷锋,但在现实环境下,普通人对此并不买账。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说真话、做善事、帮助别人未必有好结果。」 据新华社报导,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志愿者为网约送餐员和快递骑手提供免费体检;在江苏宿迁泗洪县,政府组织儿童学习助人为乐;湖南岳阳雷锋家乡强化文明实践,企业单位参观雷锋事迹展览……。一系列活动看似丰富多彩,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如何?是否会成为「任务式」或「仪式化」的活动? 李蒙进一步表示,雷锋精神的核心是长期坚持的善行,而非一次性的公益展示。然而,在一些地方,学雷锋活动仍局限于特定纪念日,呈现出「一阵风」的特点,缺乏持续性。 学雷锋与现实社会的落差 当前,中国社会问题涉及贫困救助、养老保障、劳动权益保护等多个层面。雷锋精神强调的无私奉献,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是否还能被年轻一代广泛接受? 山东网民卢女士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现实中已少有人关注雷锋,因此官方特别倡导学雷锋精神:「基本上没有人做,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很多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要求学雷锋)要群众去做。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这些东西不值得推敲,发现全是假的。谎话说了一百遍,他们自己信。」 相比官媒的热烈宣传,社交媒体上的反应较为冷淡。在中国微博热搜榜上,未见与学雷锋相关的内容,反而是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央视采访时谈及行业内卷现象,引发网民广泛讨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报导多聚焦正能量叙事,而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探讨较少。例如,如何在经济压力下让志愿服务持续?如何让学雷锋不仅是道德倡导,而成为制度性安排?这些问题鲜少在官媒报导中得到深入分析。 倡导学雷锋是否意味极权主义回归? 学者陆沉渊认为,当局号召民众学雷锋可能是一种极权主义回归的信号。他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换句话说,就是宣传虚幻的道德偶像,试图借助于过去的宣传模式来重塑社会道德。然而,这注定不会有实际效果。」 他还说:「雷锋他的那些行为,包括照片都是摆拍的,稍微有一点智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虚假偶像怎么能提升中国人的道德?没有任何可能性。」 旅美博士唐茂琴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国的志愿者行动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持续。她认为,与其高调宣传学雷锋,不如建立完善的社区义工制度,使志愿服务成为日常社会实践,而非依赖特定人物的宣传造势。 有舆论认为,中国若要真正提升社会公益精神,政府应更注重制度建设,而非依赖对特定人物的宣传造势,雷锋精神是否能适应现代社会仍有待观察。△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7/8927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