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5年11月19日
发表
人气:918
分享:
|
|
|
| 传马兴瑞夫妻被带走,是谁在查习家? |
| |
|
蒂紫
|
|
【人民报消息】11月18日,自媒体人蒋罔正爆料,马兴瑞及夫人荣丽被带走调查。蒋罔正表示,荣丽是彭丽媛闺蜜,荣丽女儿与女婿持有加拿大绿卡,马兴瑞被陈小江替换,荣叫其回国。蒋罔正说,他知道的荣丽涉案金额达到70-80亿,一部分在香港,一部分在加拿大。逻辑分析,荣丽是彭丽媛白手套,这些钱应该是彭丽媛私房钱。
之前陕西官场大地震,蒋罔正爆料,姚立军交待与习远平、方红卫“622”比例分赃,方红卫交代40多亿赃款,其中30多亿给了习远平。现在马兴瑞又出事,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谁在查习家?
一、中共权力贵族
民间流传中共高层家族顺口溜:
内蒙一朵云,两广一片叶,沪上两朵花,
南京许之后,浙闽赣族立,云南小苹果,
四川有康华,山陕原博令,鄂湘谁家地
内蒙一朵云,开国上将乌兰夫及其云氏家族;
两广一片叶是叶剑英家族;
沪上两朵花,是指陈云、陈毅家族,后换成江家;
“南京许之后”是指许世友家族,许世友1955年授衔大将,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常委,同时这里还有刘伯承家族;
“浙闽赣族立”是指这些地方政治家族林立。浙江的俞正声家族(黄敬之后),福建的叶家(叶飞后人)现在还有蔡奇家族,江西的曾庆红家族(曾山后人)。
“云南小苹果”,有网友指是商业上的火腿蒲家,他们人脉广阔,但当权派应该是杨得志(上将),周希汉(上将),秦基伟(上将)和陈赓。
“四川有康华”,是指邓朴方的康华公司,也就是四川是邓家势力;
“山陕原博令”,山西、陕西原来是薄熙来和令计划的地盘,他们被除掉后,成了习远平远亲王封地;
“鄂湘谁家地”,网友说湖南是开国上将黄克诚家族,湖北也是邓家,让俞正声家族代持。
还有网友总结:邓家天下王家党,叶家权相杨家将,江家的军科,李家的能源,朱家的金融,贺家的军工,陈家的银行,曾家的情报,廖家的侨务,荣家的中信,云家的内蒙,许家的苏州,孙家的云南,马家的青甘宁。
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出,中共高层权力并非外界想像的那样完全由习近平一家独大。
二、习近平搞垮经济可能是为了削藩
过去十余年,习近平的反腐行动看似风声鹤唳,却并未真正清除掉其他主要政治家族。事实上,至今真正倒下的重量级人物主要是薄熙来和令计划,而这两人在十八大前就已被胡锦涛、温家宝清除,与习近平上台后的反腐并无直接关系。
如今,习近平谋求四连任当“共产皇帝”,唯有通过大规模整肃各家族势力来实现。但问题在于,他在推进权力集中与政治斗争的同时,使国民经济严重下行,直接伤害了各家族赖以维生的经济网络,反而促成各派在利益受损后联合反习。
海外不少自媒体将中共经济失序归因于习近平,但若从权力博弈视角观察,习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未必完全是“无能”,而可能带有主动“清洗利益集团”、削弱旧权力结构的意图。他通过收紧资本、压制房地产、限制地方融资平台、整顿互联网巨头,客观上都在削藩目的,为最终全面重塑权力结构扫清障碍。
换言之,在经济看似混乱的背后,习近平也许正在推进另一条路线:以经济代价换取政治重构。
三、郑聿文文章内含玄机
前几天上报刊登了邓聿文文章《我所了解的何卫东、苗华案内情》这篇文章表面是向外界透露,习近平与张又侠之间从未发生权斗,其实暗地向某些人士传递消息。
文章曝光了军中晋升的一个原则:军队有两套系统,一是军事主官系统(军事指挥体系),二是政治工作体系(政工体系)。军委副主席两个,十八大之前的规矩是,一个副主席是来自政工系统,一个副主席来自军事主官系统,例如徐才厚政工出身,郭伯雄军事主官出身。
习近平上台以来,打破了这个规矩,两个副主席都是来自军事主官系统,如十八大期间的范长龙与许其亮,十九大期间的许其亮与张又侠。
邓的文章长篇累牍叙述,何苗二人“搞团团伙伙,反党反习,又在习近平面前与张又侠争宠,意图搞倒张又侠,让何卫东当第一军委副主席,整个事件是苗华主导,何卫东随从。”这个叙述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苗华作为政工出身,政治部主任军衔已经是他的职业天花板,为什么他要联合何卫东整治跟习近平世交的张又侠?
第二,张升民作为政工出身的干部,怎么又能升任军委副主席了?习近平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规矩,还是别人打破了?如果是别人,这个人只可能是张又侠。
1968年出生的邓聿文,曾任《学习时报》编辑,现任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访问学者。2013年3月,他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中国应该放弃朝鲜》一文,导致他失去了在《学习时报》的工作。
从他文章提倡的“政治改革、党内民主、集体领导、法治与制度化、反对权力过度集中、关注弱势群体与公平分配、均贫富与社会保障”内容来看,邓与胡温时期政策“党内民主、集体领导、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完全吻合。
因此,邓聿文之所以在文章《我所了解的何卫东、苗华案内情》中刻意淡化习近平与张又侠之间的权力冲突,很可能是基于当前局势尚未完全明朗的判断。他既不便公开点破,也必须向特定受众传递真实的内斗信息。在这种格局下,邓聿文的文字呈现出“双层叙事”特征——表面保持谨慎,实际上则在向某些圈层释放信号。
(人民报首发)
△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19/93062.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