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眉毛 國企扎堆拋房產一片哀嚎(圖)
2022年,雲南某地爆破15棟爛尾樓只用了15秒。(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綜合報導)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許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大跌,導致眾多中產家庭財富縮水。北京大學進行的2022 年中國家庭資產配置調查顯示,房地產佔家庭資產比重超過70%,部分家庭超過90%。《亞洲金融》今年7月份指出,如果未來房價再跌30%,中國90%以上的中產階級將被團滅。目前這把火燒到了國有企業。 如果繼續等待下去 恐怕虧的連渣都不剩 近期,中國多地出現國有企業集中掛牌拋售大量房產的現象,用專業詞彙來講,這是一場由「債務驅動」的資產大清理。從北京西城區的黃金地段到四線城市的住宅小區,國企的拋售行為不僅反映出他們正在「去地產化」。在長期的經濟低迷中,他們已經挺不下去了,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未來不報任何希望,不得不忍痛割肉,大量拋售房產,如果繼續等待下去,恐怕虧的連渣都不剩。 據大紀元報導,國企的拋售行為,恰好與最新的房地產數據相互印證,凸顯了市場的寒意。 10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6926元/平方米;二手住宅均價為1338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4%,同比下跌7.38%。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截至9月,百城二手房價格已連續41個月環比下跌;三季度,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2.26%,跌幅較二季度擴大0.1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5.79%。 據大紀元報導,近期,北京產權交易所的信息顯示,北京天恆置業集團旗下公司正在掛牌出售111套房產,房產轉讓底價從106萬元~1397萬元不等,總轉讓底價超過3.3億元,均位於北京,覆蓋西城、海淀、朝陽、大興、石景山、房山、豐台多個區域。 二手房交易平台數據顯示,9月份該小區二手房掛牌單價約15.4萬元/平方米,3個月內價格下跌41%。 北京西城區是北京歷史最悠久、政治文化地位最高的核心功能區之一。它距離北京市的行政、政治和文化核心區域非常近。附近通常對應著西城區最頂尖的教育資源,這使得該區域的房產價格長期保持高位,且流動性強。現在連這個地段的房價都大幅度下跌,說明中國的經濟潰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甚至連了主流社會的財產也開始縮水。 據中國房地產網報導,有接近企業人士稱,正在拋售的北京西城區的房產都是天恆集團自有房產,部分是天恆集團開發項目的剩餘房源,部分是用於出租的房產,現在出於所謂的「優化資產結構、緩解流動性壓力」需要,拿出來出售,避免更大的資金減值風險。所謂減值,通俗地說就是資金縮水。 天恆集團前身為成立於1994年的北京市西城城建開發集團,註冊資本110億元,隸屬北京西城區國資委。之所以在近期大量拋售房產,原因無非就是天恆集團的營業收入大幅度下降,虧損急速上升造成的。今年上半年,天恆集團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下降13.4%,較2021年高峰期的132億元降幅更大;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虧損3.9億元,去年虧損50.7億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83.5%。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聯營企業存貨減值和資產減值損失,另一方面則是城市更新項目的前期投入。2024年,根據上級部門安排,天恆集團全面退出房地產開發。 聯合資信在其信評報告中稱,天恆集團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成都。2024年銷售金額為25.8億元,2025年上半年僅7.1億元。 同時,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還在出售北京市昌平區金隅觀瀾時代的3套房產,單套售價300萬元左右,房屋面積均為90多平方米。同時在集中出售其位於一個四線城鎮的68套住宅房產。這些房產全部位於大連瓦房店市復州城鎮美郡小區,單價約3500元/平方米。而二手房交易顯示,復州城鎮美郡小區9月份掛牌均價4500元/平方米,一套92.6平方米的二手房售價大約是54.5萬元。也就是說,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正以低於市場價的行情,甩賣這些房子。 企查查顯示,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內頂尖家專業化的核電工程管理公司,是中國廣核集團主要成員單位之一。 這些現象也反映出部分國企、央企正在「去地產化」。 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的房產出售信息中,掛牌價最高的是中國航空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其正在出售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北里12號樓,即中國航空結算中心大廈,轉讓底價4.79億元,信息披露日期為9月26日~10月10日。 資料顯示,西壩河北里12號樓屬於辦公樓,地上共15層,地下1層,房屋建築年份為1997年,處於空置狀態。這不是該大廈首次出售。1個月前,中國航空結算公司曾掛牌出售西壩河北里12號樓,當時掛牌價是5.69億元,並未找到接盤方,直降9000萬元再度掛牌。 大量拋售住宅到車位 全面清理蔓延全國 大規模拋售房產的還有成都鐵路興達建築公司,其一次性掛牌四川什邡市師古新天地48套住宅房產,轉讓底價597.48萬元,信息披露期滿日期為9月28日。 此外,南京長江油運置業有限公司正在出售36處房屋及車位,全部位於南京市晶典國際大廈。南京長江油運置業有限公司隸屬招商局集團。 營收降低,虧損擴大已經成為各大國有企業的普遍現象。近期廣州、山東等地亦出現多家國有企業集中拋售房產。而且,這種趨勢正在多個省市蔓延。 廣州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廣州紅棉現代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次性掛牌17套住宅房產,廣州機場建設投資集團正掛牌出售約60套住宅房屋,廣州地鐵集團則掛牌出售26套房屋,佛山市南海多寶電力電器安裝有限公司則在甩賣79個車位。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官網顯示,煙台、聊城和淄博等地國資公司掛牌轉讓房產、店鋪和車位等,數量亦超百套,掛牌總金額數千萬元。 賣房變現緩解流動性壓力 一位企業研究人士稱,這些地方國企集中「賣房」,一方面是盤活低效且閒置資產,防止國有資產出現貶值;另一方面是賣房變現,緩解流動性壓力。因為房地產市場下行,地方財政與城投平台「化債」任務疊加,短期償債壓力驟增。 這是市場出清過程的一部分。但在當前二手房市場不斷攀升的庫存量下,突然增加成百上千套「官方房源」,顯然會對市場產生衝擊。 財經博主「Tom」對此表示,不斷下跌的房價根本看不到盡頭,國企沒有持有的必要了。未來國企帶頭砸盤會越來越多。他們的拋售行為已經證明了他們並不認為2025年的房價已經築底,情願大規模的降價也要把房子拋出去。說白了,現在中共當局都不認為一線城市的房子還有價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