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央行暂停购买国债 习近平金融政策烂尾?
 
古成
 
【人民报消息】1月10日早间,央行公告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央行此前连续5个月买入短端国债,致使1年期收益率在去年12月下旬曾一度跌破1%。消息发布后,债市出现回弹,2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创逾一个月来的新低,2年期现货收益率反弹六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小涨;但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小幅回涨后,买盘再度入场,抹去涨幅。 党魁习近平在2023年10月底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谈话中表示:「有必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逐步增加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也就是说,中共央行下场买国债,是习近平亲自下令,亲自部署的。 习近平的指示是在2024月被披露出来的,习近平当时谈话中提及「并不是说要在一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因此并不是表明要搞量化宽松」。但外界舆论并不买账,认为中共此举就是开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 中共2024年9月下旬经济政策大逆转,采取一系列货币与财政刺激政策,试图扭转经济颓势。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定调,明年的货币政策为「适度宽松」,是自2008年以来时隔14年首提「适度宽松」。表明中共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已经到了极限,认为是必须下猛药抡大锤砸的时候了。 央行下场买国债,中共解释是释放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外界认为是中共大放水开启无锚印钞时代,或是以债为锚的大放水时代。 中国债券价格已持续上涨了十年,因为债券是政府信用做背书,被市场普遍认为是无风险资产。三年前,中共房地产市场迅速下滑,股市疲弱,实体经济陷入困境,致使投资者资金大量进入债市,同时银行存款飙升,债券价格上涨速度加快,又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中共为刺激房市经济,不断下调银行利率,目前,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接近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国债投资性价比持续下降。 中共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过去一个月左右,央行就宣布暂停购买国债,是什么原因?央行此次发布消息相当低调,恐怕也是怕被扣上政治不忠诚的帽子,习近平说要买国债,央行宣布暂停,这不是对著干吗?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央行担心中国债市出现泡沫。政治局会议提及「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表述,投资者对降息降准预期较高,增加对国债的冲动,自2024年12月以来,债券市场加速上涨,10年国债收益率历史性跌破2.0%,最低点跌破1.6,正式进入到「1」字开头的利率时代。由于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极度疲软,民企备受中共打压,外资不断逃离,银行贷款放不出去,净息差不断收窄,银行获利空间越来越小,很多银行就把购买国债当作主要的投资收入来源之一,特别是农商银行,购买国债已经成为其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因此,此次央行发话暂停买入操作,能够直接减少市场上的国债需求,缓解当前债市的供需情况,同时也能给债市的「狂热」降降温,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 第二个因素,随著美国川普总统竞选胜利,关税大棒悬在中共经济头顶,加之美国经济强劲,美联储降息不如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近期跌破7.3关口,美元走强,美中国债利率倒挂,人民币汇率不断承压,资产外流严重。人民币存在被做空的风险。日前,中共央行向香港发行600亿元央票,目的就是缩减人民币流动性,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如果人民币持续下跌,会进一步挫伤中国市场信心,加速中共经济螺旋下行速度,这是中共不想看到的,央行暂停购买国债,有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意思,央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为救国债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共就不得不牺牲货币宽松,中共定调的货币宽松就可能面临推迟活减弱的风险。习近平信誓旦旦的「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就要烂尾。 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共的经济基本面没有丝毫改善。1月9日,中共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12月份CPI和PPI数据公布,CPI数据依然较为疲软,没有得到改善,国内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在总需求不足、人口老龄化,外部中美脱钩风险的大背景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又遭到迎头一棒,2025年开局,经济就出现会犀牛。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陷入大萧条状况。2024年上半年,超过105万家餐饮店倒闭,全年倒闭数量估计超过200万家。2024年,中国有199家中小银行注销,主要为农邨金融机构,数量远超过2021年至2023年的总和。全年有数千个银行网点关闭。截至2023年底,全国近700家县级电视台停播或关闭,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将近2000家县级电视台面临著倒闭,这意味著大量的媒体从业人员因此失业。 根据中共国家电影局1月1日发布数据,中共2024年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人民币(约合58.2亿元美金)。这一总收入比2023年的549.15亿元下降了22.6%,比2019年疫情前的高峰水平低34%。餐饮与电影是年轻人经济,反应出年轻人收入与就业存在严重问题。 2024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 习近平日前在过个场合表示中国经济2024年GDP圆满完成5%的任务。可笑的是,内需严重不足,青年就业率高达16%,GDP保五是如何实现的?自去年九月,中共经济一面屡进ICU急救,一面宣称回升向好,健康发展,实在是国际笑柄。 △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2/8794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