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7月30日發表
人氣:14,106 分享:
|
|
延後退休:中國勞動市場的解藥還是毒藥? |
|
【人民報消息】中共三中全會定調,擬出臺政策,於2029年前逐步推延法定退休年齡,引發中國輿論嘩然。對此,各勞工階層因勞動條件不同,反應其實兩極,唯衍生養老金恐晚領、少領、甚至領不到的共同焦慮。專家分析,中國面對人口快速老齡化和嚴峻的養老危機,「延後退休」已不可避免,但當前失業率高企,延後退休導致崗位排擠,恐對勞動力市場帶來更多負面衝擊。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共三中全會發布的決議長達2.2萬字,其中有段不到30字的關於「延後退休」的描述:「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當局這段著墨甚少的政策方向卻在網際網路引發中國網民巨大反響和「養老金晚5年領」的質疑聲浪。然或因議題敏感,目前在社媒平臺微博搜尋「#延遲退休」關鍵字,僅有少數幾則文帖及一段置頂的屏蔽警語:「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該話題內容未予顯示。」
中國將全面推遲退休年齡至65歲?
中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性藍領勞工50歲,女性白領幹部55歲,低於其他發達國家5-10年,因此,各界普遍預期,中國將與「國際接軌」,全面延至65歲退休。不過,專家目前多將三中全會決議的「自願」、「彈性」原則解讀為,不會有「一刀切」的硬性規定,而是允許個人依自身條件選擇,且年資延長、社保多繳,退休後的養老補貼也會比較優渥,但最終出臺的具體措施為何,還有待當局拍板。
體制內捧「鐵飯碗」的員工就樂見「延遲退休」落地,但分析人士警告,中國經濟下行、就業緊張之際,當局推此改革方案恐造成就業梯隊的崗位排擠,並引發私部門強烈的反彈聲浪。
編製人員視延遲退休年齡利多
任職於深圳某國企、即將屆齡退休的王女士就說,經濟下行之際,可以選擇多領幾年工資不是壞事,而且也有利於公務員人才的留用。
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全名的王女士告訴美國之音:「它(延後退休)對人才的留用是非常有用的,尤其高學歷的、50多歲就讓人退休了,那是不是浪費人才?(她們)又有經驗、又有精力、體力,這個時候你要讓她下崗、不幹工作了,對國家來說是一大損失。」
王女士說,延後退休政策將讓「鐵飯碗」的崗位更具吸引力,也變相鼓勵勞工擠向體制內跟事業單位發展,但她坦言,國企經營缺乏效率、常「把人養廢了」,若中國經濟「國進民退」將更沒有活力。
對此改革方向,中國境內的學者多持正面看法。
據中媒《第一財經》7月22日報導,北京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楊燕綏認為,三中全會決議的彈性原則是中國退休政策的一大進步,讓個人可以結合體能、家庭和崗位等狀況做出是否延退的決定,也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勞力需求,讓一些大齡、但還有工作能力和意願的人員經培訓後,可轉往老年人照護崗位,這對中國勞力市場轉型和解決結構性失業有多重意義。
但多數90後世代卻樂觀不起來,他們擔心大齡員工不退,崗位釋出減少,將加劇年輕人就業難度。再加上家中長輩步入中高齡後,若被裁員,提早下崗,又遲至65歲後才能領養老補貼,他們沒收入、又沒退休金的空窗期拉長後,恐加大年輕人的扶養壓力。
中國90後世代直面就業競爭
在深圳的現年32歲的蔡小姐說,中國職場極度高壓的競爭已損及她的健康,因此她對延遲退休政策的直覺反應是:「好不容易熬到65歲退休,但可能沒幾年就『挂』了,(享受不到退休養老金),真地很虧」,更遑論新政恐排擠到她未來的就業機會或加大她扶養一家老小的壓力。
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全名的蔡小姐告訴美國之音:「年輕人會受到很大的衝擊。青年就業難、中年失業隱患,都會讓我們90後獨生子女變得更加艱難,加上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的壓力都被90後承擔了。」
蔡小姐認為,當局正進行全方面的人才管控,擬吸納人才進入體制「為國效力」,因此,未來恐打著「彌補養老金支付缺口」的噱頭,變相吸引高精尖或國家重點領域人才加入公務員隊伍,再搭配延後退休的利好政策,讓他們多捧5年鐵飯碗。
但對原本預期55歲就能退休的她而言,若工作沒有保障,又推遲10年才能領到退休金,屆時的經濟壓力恐無法預期,也迫使她重新盤點財務規劃或被動接受高齡工作。
另一位任職北京網際網路公司的90後張小姐則自嘲,可能35歲就「被失業」,現在去想幾歲退休或延長就業年限不切實際。
她說,中國近幾年不再有「就業形勢大好」的跡象,且經濟前景充滿高度不確定性,讓年輕人相當恐慌,更擔心一步入中年,在職場恐被邊緣化或淘汰出局。
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全名的張小姐告訴美國之音:「在網際網路行業,程序員到了35歲的失業率本來就比較高,(若)在技術崗位上逐漸被淘汰了的話,(就)要轉到一個體力勞動的低端崗位,薪資待遇可能都會越來越低,對老年生活肯定是有一定擔憂的,社會階層下滑一大截。」
中國網民對「延後退休」的反彈聲浪也不小,「退休」一詞上週曾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榜首。
網民接連抱怨,吐槽聲也不斷,包括「年紀大了沒人要、沒班上,也拿不到養老金,就差沒直說,每人每月上繳錢」、「65歲領到退休金,不代表65歲還有單位願意要你,畢竟35歲就開始中年危機了」,或者「55-65(歲)這10年,我靠喝西北風養活自己嗎?」等。
延遲退休加劇中國就業困境
在香港的IMC Talent獵頭公司創始人David Xu分析,延遲退休將加劇中國的就業緊張。
他說,目前人才供大於求已壓低中國職場的薪資水平,未來大齡員工延長工作5-10年,將導致職缺減少,再加上35歲失業人口和高教畢業生投入職場,競爭更激烈後可能出現降薪或平薪跳槽等,讓僱主一旦嘗到雇佣成本下降的甜頭,中國的薪酬水準恐直直落、不再回調。
另外,勞動市場也會出現如快遞送餐等技能低、非經驗導向且中低收入的職務,供大量高齡勞工維持生計。他說,香港就有許多高齡長者從事司機或快遞員等低階工作,避免「手停口停」,不幹活就沒飯吃。
David告訴美國之音:「最慘的就是90後跟00後,既悲觀又看不到希望,然後又無法把眼前職場上的焦慮跟問題有效處理好,而且(退休改革)又像火上澆油般地前後夾擊,這些人沒得選,最後只能往下沉,又回到了低端不需要技術含量的一些工作。」
David說,企業為節省開支,未來恐大砍高階職位,由更多低成本的資淺員工取而代之,例如,總監職務可能由多個經理級別員工分擔,在此發展下,行業的工資和僱員水平將下滑,但崗位數量增多或有助於解決失業率。
他還說,中國職場環境不如歐美國家人性化,年輕人觸及的多是內卷、焦慮和情緒勒索等消極話題,他們更有「35歲下崗」的焦慮,讓年輕人對於延後退休政策多持負面觀感。
父子同搶一崗位恐持續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系教授史鶴凌也同意,延後退休政策將推升中國的失業率。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布的統計顯示,今年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其中,16-24歲、25-59歲勞動力失業率分別達21.3%、4.1%。
史鶴凌說,中國目前主失業族群是年輕人,部分研究報告更直指青年失業率有黑數,實際恐高達40%,因許多大學畢業生即使就業,也從事非專業性工作或打零工,被視為「隱性失業」。
但他說,延後退休新政更嚴重的弊端是「晚領養老金」對勞工生計的重大衝擊,一如中國網民這一週來的共同焦慮:步入中高齡,若被裁員,又遲至65歲後才能領養老補貼,他們沒收入、又沒退休金的空窗期恐拉長。
史鶴凌批評,中共推遲退休年齡意在推遲退休金支付的時間,以減輕養老保險基金即將入不敷出的壓力。
史鶴凌曾參與過中共養老金制度的設計,他說,中國經濟轉向「國進民退」的發展後,養老保險基金也偏重對國企員工的保障,近年經濟惡化,國企績效也變差,再加上,多數地方政府的養老基金投資收益低、長期空轉,僅少數如上海等直轄市仍有財力依現行制度發放退休金,因此,中共推延後退休政策,等於變相延遲發放退休金,旨在緩解養老基金的虧空。
據中共社科院2019年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中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將於2027年達峰,並於2035年耗盡。史鶴凌認為,發達國家屆齡退休的員工居多,生計有保障,但中國勞工提早下崗和領取退休金的年齡差偏高,勞工生計壓力也大,這也是中國與他國退休制度的關鍵差異,很多中高齡勞工被裁員後,只能和年輕人爭搶低技術、低薪的工作,因此父子同搶一崗位的情況並不少見。
史鶴凌告訴美國之音:「年輕人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新的政策說,他的上一輩領不到退休金,會繼續留在勞工市場跟他們搶工作,他們當然非常地失望,非常地憤怒,父親跟兒子同樣在一個勞動市場,搶同一個位置,這種事完全可能發生。」△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30/84205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7/30) |
-
袁紅冰:中南海重重危機 三中全會後加速敗亡 (133,540次) 2024/7/10
-
三中全會習近平出於無奈放軟身段 (124,638次) 2024/7/26
-
為什麼秦剛受到的處罰比李尚福輕? (121,740次) 2024/7/19
-
習近平高調露面 張又俠表態反常(圖) (119,190次) 2024/7/31
-
不是政變勝似政變 黨魁成三中全會最大輸家(圖) (117,987次) 2024/7/26
-
宋祖英被抓獄中尋短見 傳習對曾慶紅哥倆出手了(圖) (117,218次) 2024/7/17
-
三中全會逆天保黨 習近平敲嚮中共歷史喪鐘(圖) (114,821次) 2024/7/13
-
中南海傳真:習健康不穩,中南海成立應急小組 (114,178次) 2024/7/31
-
三中全會爛尾 開了個寂寞畫了張舊餅(圖) (113,643次) 2024/7/20
-
北京出現七個異常現象透何信息?(圖) (113,606次) 2024/7/26
-
軍中出大事 中共搞死龍脈引發大分裂(圖/視頻 ) (113,180次) 2024/7/21
-
習家軍被整肅的導火索竟然是她(多圖) (112,796次) 2024/7/24
-
中共政治局會議再提經濟光明論 暗批蔡奇?(圖) (112,398次) 2024/7/31
-
新華社特稿《改革家習近平》被槍斃的真相(圖) (111,388次) 2024/7/27
-
軍報一再強調「黨中央」不尋常 兵諫傳言是真?(圖) (111,198次) 2024/7/25
-
三中全會亂象 習近平還沒放大招就被放鴿子(圖) (109,915次) 2024/7/15
-
中共史上的特大外交醜聞 (109,911次) 2024/7/9
-
習近平的政治清洗是否告一段落? (109,698次) 2024/7/17
-
央媒三中全會前定調 把黨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 (97,634次) 2024/7/14
-
三中全會落幕 中國網友熱議秦剛人事案(圖) (97,522次) 2024/7/19
-
江蘇官場40天內16人落馬 (97,230次) 2024/7/17
-
15名中共省部級高官與高級將領密集病亡(圖) (96,921次) 2024/7/22
-
湖南出現第二位彭立發 上海小哥要造反(圖/視頻) (86,386次) 2024/7/31
-
裏面的道理在哪裏?(圖) (74,590次) 2024/7/22
-
「每一次紀念709,都是對中共政權的一次警告」(圖) (68,302次) 2024/7/10
-
人權律師王全璋:「709大抓捕」是人生大災難(圖) (68,229次) 2024/7/9
-
中共三中全會前夕 各地嚴控異議人士和訪民(圖) (67,877次) 2024/7/9
-
他預言了川普遇襲 今發新預言:一場更大瘟疫將奪走3.5億人(圖) (63,300次) 2024/7/18
-
外商對華投資連跌13個月 專家:需進行政治改革(圖) (60,880次) 2024/7/14
-
致死率75%! 印度又一男童死於尼帕病毒 (60,830次) 2024/7/23
-
中國1/4上市企業虧損 民眾躺平唱末日悲歌(多圖/視頻) (58,566次) 2024/7/23
-
保護衛士揭中共用刑法300條迫害法輪功黑幕(圖) (57,645次) 2024/7/25
-
習為躲避疫苗戰略拷問 讓油罐車話題悶燒(多圖/視頻) (57,075次) 2024/7/13
-
中共反網暴新規恐成政治迫害新武器 (56,548次) 2024/7/20
-
被捕一年後 人權律師盧思位面臨起訴判刑(圖) (56,349次) 2024/7/3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