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從政權暴力到民間暴力的惡性發作(圖)
 
吳國光
 
2024年11月11日晚,62歲男子樊某駕車在廣東珠海香洲區體育中心跑道無差別撞人,造成至少35死43傷。(網路截圖)
【人民報消息】最近十天,中國惡性案件頻發。11月11日晚,廣東珠海,一名男子駕車在市體育中心全民健身廣場繞場沖撞人群,導致數十人死亡、更多人受傷。同日,浙江杭州,有車輛在上城區某路口連撞多人多車,導致一死四傷。13日晚,江蘇宜興,有人在無錫工藝技術學院持刀襲擊學生,造成近十人死亡、十數人受傷。17日,位於廣州的廣東工業大學校內,有人持刀行凶,傷亡情況不明。19日,湖南常德,一家小學門前有越野車連續撞擊學童,警方尚未公布死傷數字。有統計說,2024年內,中國各地已經發生近20起這樣的無差別蓄意行凶案。 生命慘劇,令人震驚;輿論紛紛,解說不一。警方強調嫌犯的經濟和個人生活原因,中國當局在多地開始排查所謂「八失人員」(投資失敗、工作失業、生活失意、情感失意、關系失和、心態失衡、精神失常和年少失管)、「三低三少」群體(經濟收入低、社會地位低、社會聲望低,人際交往少、流動機會少、疏導渠道少)或「四無五失」人員(無配偶、無子女、無工作或穩定收入、無房產等資產,投資失敗、生活失意、關系失和、心理失衡、精神失常)。 外媒對這一系列惡行襲擊事件的報道突出中國經濟嚴重放緩下部分民眾的挫敗感和沮喪感,也論及中國對於精神疾病的忽略等。深層分析則指出中國缺少社會福利、社會矛盾日趨緊張、民眾權利沒有保障等重要因素。本文擬沿此推展一步,聚焦事件的暴力性質談談看法。 中共政權依靠暴力來掠奪民眾 其實,五六月間,本欄已經連續寫了四篇文章討論中國的大面積「社會潰敗」,指出「互害社會」正在中國浮現,而形成這種互害社會的根源在於不受制約的政治權力。半年來,現實的悲劇發展都在證實本欄的相關看法。 新近出現的事態,如果說有什麼新特點,那就是:互害行為越來越多地以暴力呈現,社會潰敗有走向民間所說的「獻忠化」的趨勢——「獻忠」指張獻忠,明末農民造反軍的重要首領,據說他嗜殺成性,1644年攻佔蜀地後大規模無差別屠戮民眾。所謂「獻忠化」,指的就是無差別殺戮。 為什麼暴力因素在社會潰敗中日益擴散並惡性發作呢?請容許我重復半年前本欄第一次討論「社會潰敗」時的結尾幾句話:「人性中的惡魔就是這樣釋放出來的:壞事做絕者有權有勢,榮華富貴;整個制度就是要你做壞事,越壞越保你有出息。這樣的政治制度安排下,怎麼可能形成人與人之間充滿善意、誠信、溫情與互助的社會呢?是的,專制政治不僅剝奪人們的基本權利,它還在毀掉人們的天良人性!」 這裡追問一句:這樣的政治制度靠什麼來維持呢?答案明確而簡單:它靠暴力維持。 我一向的觀點是:一度甚囂塵上的「中國模式」,就是暴力維穩加經濟收買來維持中共權力壟斷的政治經濟模式。這個模式的歷史起點,則是1989年天安門鎮壓加1992年鄧小平「南巡」。 這裡的「經濟收買」,是有條件的。第一,你不接受收買,當局就鎮壓你,這對民眾來說其實是槍指在頭上簽下的賣身契。第二,被收買也不過是得到喝點兒湯的機會,你所貢獻的經濟繁榮,大頭卻是被權貴拿去了。第三,權貴靠什麼拿大頭?靠的是手中的壟斷權力。而壟斷權力,說回去,靠的是中共掌握暴力。依靠暴力來掠奪民眾的財富,再用掠奪來的財富支撐暴力,這就是中共政權的實質。 當你活得越來越不像個人 掠奪必然是不公不義的,也必然促發不滿和反抗。當經濟增長遲緩時,這樣的矛盾勢必加劇。當局應對矛盾,也更加赤裸裸地依靠暴力。200萬警察,150萬武裝警察,更大數量的「治安人員」,同樣更大數量的「城管」、「農管」,還有不知數量幾何的網警、紅袖章老頭老太,更有無法估算數量效應的所謂「楓橋經驗」下的人人相互監管,還不要說諸如「社會信用系統」、強制不准搭乘飛機高鐵、強制禁止出境等更多名目的玩意兒。「強制」的後盾就是暴力。在這些所謂「執法人員」與「執法手段」根本並不依法辦事而對中國民眾實行種種強制舉措的時候,這不就是「無差別」暴力的實施嗎? 不滿和反抗來自不同社會群體,自然也會采行不同的手段與方式。本欄上次談「騎行開封」,討論的是大學生和城市青年在物質進步、信息革命和相應的社會變化中「活得越來越像個人」,因而與現制度形成對立與沖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同樣的物質進步、信息革命和社會變化中,沒有另外的、相反方向的現象,那就是:有數量上不可忽視的人們,可能是更大數量的人們,卻「活得越來越不像個人」。徐州的「鐵鏈女」即為一例。 現在,中國當局又總結出了「八失」、「四無五失」 、「三低三少」這些群體,他們也一樣在不同程度上活得越來越不像個人。一個人必須有的起碼物質生存條件,應該得到滿足的基本社會與情感精神需求,他們或低或少,或無或失。在現制度下,他們到哪裡表達自己的不滿呢? 即使是在經濟繁榮期間獲得了較多利益的人們,隨著中共政權「逆轉型」的經濟、社會後果日益呈現,也會從原來似乎「活得像個人」的感覺中幻滅,「活得越來越不像個人」的感覺甚至可能更為強烈。失落、壓抑、悲憤、絕望,一步步走下來,有人在乎你嗎?有人幫助你嗎?在一個只認槍桿子的政權下,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種種以暴力來無差別地戕害他人的惡性案件,不過是中共政權暴力的民間延伸而已。 △ (轉自《美國之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24/86767.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唐仁健被雙開| #人民報
唐仁健被雙開| #人民報
抵制國務院安檢 廣東潮汕全城商家關門「罷市」! 街頭比疫情時還冷清
抵制國務院安檢 廣東潮汕全城商家關門「罷市」! 街頭比疫情時還冷清
黑色週五中國三大股指暴跌!為救經濟北京送十國單方免簽;
黑色週五中國三大股指暴跌!為救經濟北京送十國單方免簽;
中共啟用祕魯大型港口| #人民報
中共啟用祕魯大型港口| #人民報
中國頻發事件| #人民報
中國頻發事件| #人民報
遍地出現「幽靈高鐵站」中國高鐵淪為巨大黑洞  | #人民報
遍地出現「幽靈高鐵站」中國高鐵淪為巨大黑洞 | #人民報
 
更多文章導讀
 
 
 
 
 
 
 

1. 習近平慌了 川普史詩級滅共四件套來了 (14,815次)

2. 北京衞戍區還效忠習近平嗎? (13,765次)

3. APEC各國首腦大合照現場 習近平醜態迭出(視頻) (13,681次)

天安門出現大學生夜騎 將令中共大崩潰(圖)
4. 天安門出現大學生夜騎 將令中共大崩潰(圖) (13,231次)

5. 「習思想」在重要會議消失 黨魁正在失勢 (12,765次)

「一尊」特權消失 帝制失敗(圖)
6. 「一尊」特權消失 帝制失敗(圖) (12,481次)

7. 李幹傑也不陪同習近平國內考察調研了 (12,429次)

8. 蔡奇吹捧黨魁也在降調 (12,411次)

16名中共國級省級高官病亡(圖)
9. 16名中共國級省級高官病亡(圖) (11,727次)

10. 黨魁湖北調研蔡奇再缺席 官媒報導現詭異 (11,718次)

11. 習近平視察的78軍隻字不提「習主席」 (11,425次)

12. 史上震撼場面!大學生反了!(視頻) (11,420次)

13. 12萬億化債保中央 習近平重奪軍權? (11,106次)

14. 天下奇譚(56)他們生前行惡 死後受重罰 (11,097次)

15. 習近平賀電重複老調 中共無良策應對川普 (11,024次)

16. 苗華落馬概率不小 專家:習應在煎熬中 (10,945次)

17. 中央軍委高官被帶走 北京11月或發生政變 (10,816次)

18. 中國「新型窮人」正蔓延北京、上海(視頻) (10,668次)

俄烏止戈 川普模式或一石三鳥(圖)
19. 俄烏止戈 川普模式或一石三鳥(圖) (10,668次)

20. 李強懸了 貿易戰開打恐成背鍋俠 (10,564次)

21. 瞞不住 軍報爆習軍權旁落 (10,540次)

22. 「十失」將導致中共獨裁恐怖主義體制脆斷 (10,404次)

23. 大洗牌?傳習愛將苗華被帶走 (10,404次)

24. 川普拿捏到習近平的性格缺陷 (10,367次)

習藉祕魯「拜習會」一邊抱怨一邊向川普示好(圖)
25. 習藉祕魯「拜習會」一邊抱怨一邊向川普示好(圖) (10,358次)

26. 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落馬 曾主管經營 (10,354次)

27. 東莞大衰敗 商鋪工廠成片倒閉!(視頻) (10,251次)

28. 每年可「除夕」了 習近平在南美心神可寧? (10,215次)

29. 女生街頭求助8元吃飯 最慘一代大學生!(視頻) (10,169次)

30. 官員強姦幼女、組織賣淫、2024鐵鏈女 中共是不幸之源 (10,044次)

31. 中共黨魁活在「電訊裡」 李強高調揚名為哪般 (10,015次)

32. 假和尚釋永信聯合國會議演講 透何信息? (10,009次)

33. 吳偉將任上海常務副市長 與李強有交集 (10,007次)

34. 川普勝選 中共為什麼害怕 (9,995次)

35. 律師貸款上班 習近平就業光明論遭打臉 (9,975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