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封城致老人倍感寂寞 書信互動助緩解孤獨感(圖)
 
因中共病毒實施的封城限制,加劇了許多老年人的孤獨感,有的老年人最近開始用傳統寫信的方式與兒童互動,以緩解孤獨感。

【人民報消息】澳洲維多利亞州因中共病毒實施長期嚴格的封城限制,加劇了許多老年人的孤獨感,尤其是英語非母語的老年人。有的老年人最近開始用傳統寫信的方式與兒童互動,以緩解孤獨感。 據《時代報》報導,澳洲多元文化小區服務機構在疫情流行時,建立了一個長者智能和移動信息中心項目,讓文化背景和語言相同的老人與兒童通信是這個項目的一部份。 墨爾本老人斯威斯塔克(Zygmunt Swistak)出生在波蘭,今年96歲,他在20歲時從達豪集中營中倖存下來。在二戰結束後,斯威斯塔克移民澳洲,他的兄弟和父親則在集中營被殺害。 和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斯威斯塔克在幾個月的封城中倍感孤獨,而且英語還不是他的母語。他最近開始通過寫信與別人聯繫,這些用波蘭語寫給7至14歲兒童的信,內容涉及很多話題。斯威斯塔克主要回答了孩子們關於生活的問題,例如作爲一個小女孩,是否可以對家庭成員摔門。 斯威斯塔克說,雖然他已經96歲了,但寫信讓他覺得自己還有用,也是他保持精神健康的一種方式,同時他還畫畫、寫詩和作曲。 該項目負責人倫納托維奇(Ewa Lenartowicz)表示,此項目旨在幫助緩解其它文化背景老年人的社會孤立感。目前他們有55名老年人和66名志願者,提供十多種語言,如英語、波蘭語、阿拉伯語、馬其頓語、斯里蘭卡語和印度尼西亞語。她說:「建立與當地小區的聯繫和歸屬感對老年人的健康至關重要。」 倫納托維奇表示,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對許多其它文化背景的老年人來說是一個挑戰。她說:「他們移民到澳洲是因爲各種各樣的生活境遇。他們的親戚和親人往往生活在其它國家,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些老人失去了英語能力。有些老人甚至從來沒有機會學習英語。」 根據澳洲健康研究院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澳洲人中有三分之一出生在海外,其中大多數是非英語國家。2019年老年護理委員會的中期調查結果顯示,老年護理設施沒有滿足文化和語言多樣化的老年人要求。 薩欣戈茲(Magdalena Sahingoez)是一對9歲雙胞胎的母親,她說,她的孩子是通過埃德蒙-斯特澤列基墨爾本波蘭學校介紹參與的這個通信計劃。 她說:「我覺得這很美好。在波蘭學校,他們(孩子們)學習波蘭的文化、傳統和語言,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額外的體驗;現在,他們開始學習如何寫信,寫地址,而他們在學校裏不經常學習寫信。」 薩欣戈茲的孩子丹尼茲(Deniz)說:「在疫情期間,老年人變得更加孤獨,這些信件對他們很重要。人們不能經常去看望他們,我知道老年人確實需要有人傾訴,因爲他們會有孤獨感。」(託尼編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2/25/7221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