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1年10月15日发表
人气:37,632 分享:
|
|
牛!“食用少量地沟油是安全的” |
|
廉九半
|
|
【人民报消息】有一句话叫“久病成医”,我就是。在这里,我是专家,因为我看多了专家的言论,我就“久看成家”了。 专家说,食用少量增白剂是安全的;专家说,食用少量苏丹红是安全的;专家说,食用少量塑化剂是安全的;专家说,食用少量膨大剂是安全的;专家说,食用少量催熟剂是安全的;专家说,食用少量三聚氰胺是安全的;专家说,食用少量化肥农药是安全的……专家的意思就是:吃不死你就安全! 因此我顺着专家的意思:食用少量地沟油是安全的。忽悠着玩呗,反正又吃不死你。 一样东西食用少量是安全的,一百样加起来还安全?专家你们真以为我们的脑子吃坏了,连这样一个简单的常识也不懂了?在塑化剂出来的时候,卫生部官员第一个站出来说:食用少量塑化剂是安全的。可是我们每天吃的是上百种添加剂,怎么可能安全? 其实地沟油多年阴魂不散,早在十年前,河北的媒体就报导过。老百姓一直相信有地沟油,并已经流向餐桌。可专家一直为地沟油“辩护”,不承认不法商贩有能力生产出来地沟油食用油,因为在专家眼里“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技术”要求相当高,要是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成本相当高,高过普通食用油,因此不合算,亏本的买卖没人做。专家的一套逻辑看似无懈可击,老百姓就无话可说了。 但是正应了这句话:无风不起浪。近日,一起特大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案件,警方共查获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100余吨,已罐装假冒品牌食用油100 余箱。至此,一直备受争议、同时也备受关注的“地沟油流向餐桌”得到了证实。 我们整天吃化肥农药,整天吃各种添加剂,整天转基因,整天瘦肉精牛肉膏,豆浆也是假的,羊肉也是假的,蔬菜都是抹红的膨大的,食用油竟然是地沟油,造假盛行,有毒食品泛滥,这是什么世道。鬼才知道我们安不安全。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1/10/15/55470.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导读 |
|
|
 |
 |
 |
1. 精彩网语 网民大侃国殇62年见闻
(263,252次)
2. 大陆精彩网语
(247,526次)
3. 北京六四屠城黑幕被捅出窟窿(多图)
( 186,206次)
4. 找祸根!东京高辐射神秘黑瓶的主人(图)
( 170,474次)
5. 时事小品:轻度时代(图/视频)
( 169,533次)
6. 为全世界而来的神奇少女(多图/视频)
( 168,664次)
7. 时事小品:召见(图/视频)
( 168,601次)
8. 不要驱赶在屋檐下避雨的人
(160,075次)
9. 国家悲哀!两英争总统 均不要祖宗(多图/视频)
( 144,641次)
10. 小笑话:梅德韦杰夫让位(多图)
( 133,002次)
11. 中共发射“天宫一号” 出国际笑话(视频)
(132,553次)
12. 半笑话:李长春受访遇挫(图)
( 130,201次)
13. 中共驻斯大使馆“十一”大爆丑态(多图/视频)
( 128,569次)
14. 小笑话:宋祖英的丈夫爆了粗口(图)
( 128,490次)
15. 漂白江泽民!朱镕基“出书”的幕后秘密(多图)
( 76,872次)
16. 新流行顺口溜:中国人了不起
(65,218次)
17. 新四人帮的“大变江活人”计划流产
(61,170次)
18. 台湾之治 《推背图》第四十象之解(图)
( 56,756次)
19. 两扑通呛着!高层冷看薄熙来闹笑儿(多图)
( 54,210次)
20. 拿破仑头骨被外星人植入晶片的启示(图)
( 51,417次)
21. 自由门7.18版发布 翻墙网友反应热烈
(50,274次)
22. 看看薄熙来这些签字哪个是山寨(多图)
( 47,800次)
23. 挂了也没完!国父孙女谈拒绝江封口(图)
( 46,431次)
24. 中共纪念辛亥百年 主菜是老江(多图)
( 44,442次)
25. 好好看!奇上加奇的因果奇闻
(43,232次)
26. 中共国殇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多图)
( 42,631次)
27. 李长春疯了!扯出霍元甲就揍(多图)
( 41,530次)
28. 明年有资格当中华民国新总统的八大条件
(40,631次)
29. 碾脚趾头:秦建东PK宋祖英(图)
( 40,537次)
30. 斥仇美文章《美国最怕中国的东西是什么》
(39,980次)
31. 李娜,你中招儿了!(图)
( 39,876次)
32. 卖力卖过头儿 港媒反把薄熙来踢出局(图)
( 39,840次)
33. 维基解密:北京六四屠城黑幕(图)
(39,653次)
34. 中共对梦中情人卡扎菲的最后示爱(多图)
( 38,181次)
35. 江首创!百年的绝版寸劲儿(图)
( 37,989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