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让江泽民胆寒!他展现了这校训的精神(多图)
 
【人民报消息】作为李祥春先生的校友,我们非常震惊地得知,美籍华人李祥春先生于上个月22日回国探亲时在广州机场入关时被无理逮捕,并被马上送往千里之外的家乡 — 扬州的监狱,而且中国政府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要将其判判7至15年的重刑。

李祥春先生于1981年从江苏省考入当时的广州中山医学院(现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就读,于1987年毕业。后来美国留学。五、六年前开始修炼法轮功。如今中国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逮捕一个遵循“真善忍”的法轮功修炼者,于天理不容。

当年国父孙中山先生为中山大学写下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这一校训出自《礼记-中庸》。古代先贤们在《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孙中山先生
“博学”意谓为学要广泛的猎取。人所具有的好奇心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求知动力,也是人心中的爱之能量的源泉,没有好奇心,人便不会主动去求知,同时人也不会真心去关爱他人,没有好奇心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天地的造物之美和生养之德。至为重要的是,“博”还意味著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具有开阔的眼光和开放的胸襟,从而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审问”即有所不明,就要刨根问底,问过之后还得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考察、分析,这就是“慎思”。学是越辩越明的,故需要“明辩”。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当学有所得时,就要努力履行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中国文化事实上是一种“实践理性”,他不空开各种思想药铺,炫耀五花八门的思想,而是认准正确的,然后实行。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这种思想。“笃行”是有无所学,或学而有无所得的最后检验和落实。不经此环节,就无法证实是否真有所得,或所学是否正确。而且“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孙中山先生对中山大学莘莘学子的劝勉,用心可谓良苦。


李祥春
当我们的校友李祥春先生敢于面对强权,一如既往地坚定自己的信仰,不正是在用实践向我们展现这校训的精神。如今的中国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今天的大学更是朝著培养具有涵养深厚的科学、人文,沛然横溢的德性,臻于“至善”之境界的学子而孜孜不倦地努力。李祥春先生遵循的“真、善、忍”法理使得他成为这样的“至善”之人,这是中大的骄傲。

在这样的校训下熏陶出来的中大人理应具有坚守道义良知的完满人格和明察秋毫的眼力。当知道校友的无故被抓,作为他的校友,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呼吁中国政府立即释放李祥春先生,还他自由之身,才不辱孙中山先生当年的谆谆教诲。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2/7/2502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