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普京用「飛吻」之手擋住江澤民衝上來的嘴巴
 
林和立
 
【人民報消息】針對俄國向西方傾斜,北京高層最近召開會議,江澤民提出三項要求:「全面、深入地」研究普京,弄清他到底是個什麼人;他在想什麼;俄國的對外政策到底是什麼。CNN中國問題評論員林和立最近撰文披露他從北京獲得的這些內部消息。

美國民間研究機構「詹姆斯城基金會」在最新一期網絡半月刊《中國簡報》刊出前《南華早報》中國版編輯林和立(Willy Wo-Lap Lam)的文章「莫斯科傾斜西方,北京擔憂」(Moscow tilts West, Beijing worries),指出,俄國採取親西方的政策,令江澤民非常焦慮。

林和立的文章說,中俄關系現在明顯受到莫斯科向西方傾斜的影響。例如,上個月美俄簽署削減核武條約。這個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是,俄國等於默許了美國部署「全國導彈防禦系統」,以及在亞洲部署「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北京把美國部署導彈防禦,尤其是戰區彈道防禦,視爲美國「圍堵中國政策」的組成部份。

另外,俄國最近同北約加強了關係,建立了常設合作機制「俄羅斯北約理事會」。在北京眼裏,這等於莫斯科默許了北約東擴,進一步擴大北約勢力。中國的立場一向是反對北約東擴和美國部署導彈防禦,因此面對俄國的這種新政策,相當不滿和焦慮。但江澤民又擔心失去和俄國的關係,因而壓制自己的反應,敢怒不敢言。中國外交部對俄國向西方「大躍進」式的關係發展,迄今保持沉默。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指出,中國大陸媒體上的反應則不同,有一種「酸葡萄效應」,普遍預測美俄關係發展是爲了各自利益,不會長久。《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題目是「北約和俄國的婚姻距離完美相當遙遠」;《解放軍報》的評論員文章題目是「美俄蜜月能否長久?」該報評論員溫惠(譯音Wen Hui)說,俄國和美國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都是出於自私的動機。俄國人以爲這樣做美國就會提供大量援助,但這種幻覺很快會消失。

林和立引述北京內部消息說,在江澤民起程前往聖彼得堡訪問之前,中共外交事務領導小組曾就俄國向西方傾斜問題召開了專門會議,討論這種國際形勢新發展,以及北京應採取的策略。在會議上,江澤民要求研究俄國問題的專家們要弄清幾個問題:普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普京的智囊們到底是些什麼人;俄國到底要採取什麼樣的對外政策。江澤民說,「我們不是很清楚普京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想什麼。」在江澤民眼裏,他對前俄國總統葉利欽相當了解和把握,但對普京,他則感到把握不住,擔心即使普京有克格勃背景,但仍可能是個親西方的人。

據中共內部消息,按照江澤民的指示,中國的俄國問題專家們提交了報告,對普京傾斜西方提出三點解釋:

一是普京被智囊們說服,根據俄國目前的經濟軍事實力,至少俄國要短期內停止尋求超級大國的地位。普京是個現實主義者,他認識到,在俄國的經濟騰飛之前,尋求超級大國地位是徒勞的。在目前俄國的現狀下,西方的大量經濟援助是需要的,它可以刺激和推動俄國的經濟。

二是俄國認識到,向美國及西方傾斜,它會得到益處,無論從經濟層面,還是其他領域,包括反恐以及其他安全問題。例如,起碼可以有利於迅速解決車臣問題,俄國的車臣政策,即使得不到美國的支持,但至少可以獲得美國的默許。

三是對於北約問題,普京的政策理念是,「你不能打敗它,就參加它」。俄國和北約合作,可以降低北約的「反俄國姿態」。

根據這個報告,江澤民決定要扭轉俄國的這個趨勢。上週在聖彼得堡召開的「上海組織」首腦會議,對於江澤民來說頭痛的問題是,他怎麼才能扭轉俄國和其他成員國的傾斜西方的趨勢。因爲在1996年中國牽頭成立「上海五國」時,其主要動機和目標是形成一個抗衡北約的區域集團。

江澤民的「扭轉」成果是,在北京設立「上海組織」常設祕書處,並由中國一名副外交部長擔任「常設祕書」。但在其他方面則沒有什麼成效。在「上海組織」首腦高峰會前,該組織的國防部長會議在莫斯科召開。但這次會議相當令北京沮喪,因爲烏茲別克斯坦的國防部長都不來參加會議,因爲烏茲別克最近得到美國大量援助,該國明顯要和北京保持距離。不僅烏茲別克斯坦,連普京的顧問們也對中國試圖把這個組織變成反北約的工具這種想法相當冷淡。

這位CNN評論員分析說,「上海組織」的失敗對北京有重大戰略影響,因爲它等於把中國的西北方邊境暴露給美國軍隊。阿富汗戰爭之後,美軍駐紮在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幾乎已成定局。而這幾個國家都和中國接壤,這等於美國軍隊就駐紮在逼近中國邊境的地帶。這將直接影響中國的進口石油的安全通道,因爲中國先前已決定計劃投資修築通過中亞地區的石油管道,來解決石油短缺問題。

林和立分析說,俄國已經注意到北京的這種不安,並採取措施安撫江澤民。在江澤民訪問聖彼得堡之際,普京接受中共《人民日報》採訪,使用了熱情的語言來描述中俄關系,說他和江是好朋友,「我們一年至少見了三次面」,「無論在政治還是經濟領域,俄中關係都從來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在此之前,俄國防部長伊瓦諾夫訪問北京,向江澤民強調,俄中軍事關係不會受到俄國和西方關係新想法的影響。除此之外,普京還告訴中國外交人員,莫斯科準備慶祝和中國簽署「友好條約」一週年。

對中國問題進行追蹤研究的林和立預測,出於政治原因等,今後俄國和中國仍會表現出親近。但這一切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問題是,對於北京來說,它相當困難扭轉俄國以及其他上海組織成員傾斜西方這個趨勢,因爲這個趨勢是由俄國及其他國家的自身利益決定的。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的結論是:可以確定的是,由於中國現在和俄國的關係退步、和美國的關係退步、和日本的關係退步,江澤民提出的所謂「大國外交」已成爲空洞的口號,不管他在中共的十六大上怎樣炫耀他的政治遺產。

摘自(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6/13/2140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