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山姆大叔假泄密與江澤民真賣國
 
作者:沈默
 
【人民報消息】日前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披露了布希政府關於打敗薩達姆後不採阿富汗模式的詳細計劃,即參考二戰後美軍佔領日本和德國的模式由攻伊美軍指揮官克萊克斯將軍或其他中區指揮部將領出任佔領區最高長官,第一階段摧毀所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第二階段改革伊拉克司法制度並進行中央和地方選舉,第三階段是將統治權交給親西方的民選政府並對薩達姆及其將領舉行戰犯審判,剷除忠於薩達姆的復興黨勢力。在美軍佔領期間將在一個由伊拉克人組成的諮詢委員會協助下,山姆大叔順理成章的充分掌控二千一百萬伊拉克人民並管理蘊藏量高居世界第二的伊拉克油田。

美國國防部的保密工作雖常令人詬病,但這一次泄密事件明擺著是美國政府故意放水給有影響的新聞傳媒以便對巴格達起震懾作用,如因此而引起伊拉克內亂,發生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軍事政變,則美國可降低對伊用兵的軍費開支和人員傷亡,甚至達到兵不血刃的目的。

在「布希主義」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勢下,古巴、越南、和朝鮮已相繼軟化了其反帝、反美的立場,讓小布希能騰出手來集中精力對付伊拉克。儘管法國、德國、俄國和中共都表示反對美國對伊動武,但布希總統攻伊的調門仍十分高昂,表示將在英國協助下繞開聯合國對付伊拉克,爲此不惜承受經濟進一步衰退和遭到整個回教世界反對和報復的風險。

在美國國內,雖然國會參、衆兩院皆有不同的聲音,反戰人士也十分活躍,但布希政府已是沒有開弓沒有回頭箭了──不解除薩達姆的武裝,日後美國如進一步遭到核子武器、生化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攻擊時,美國政府難辭其咎;反之如美國因對伊動武而遭到類似「九一一」式的恐怖攻擊,則勢必進一步激起美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團結精神,在捍衛自由的堂皇口號下,「布希主義」將更大行其事。

此外故意泄露這一未來式的對伊佔領計劃,也有外交層面更深的考量在內,則藉此向法、德明言:如你們不支援對伊動武,那麼攻下巴格達後將由美、英佔領伊拉克。自前蘇聯解體後,莫斯科對爭奪中東勢力範圍已鞭長莫及,加上在車臣等問題上須有求於美國等,故普京已明顯的降低了其反對對伊動武的調門,一廂情願的希望將問題迴歸到爭論不休的聯合國安理會內。

在「布希主義」的壓力下,最有看頭的當然還是長期在國際事務中坐冷板凳或象小丑一樣僅供點綴的江澤民了。由於江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簽訂了中俄、中哈、中塔等一系列邊界條約,且採黑箱作業的手法出賣了大批中國領土,激起了海內外華人的一致抗議。而中共以往所慣用的對一、二名著名異己人士捉放曹來討好美國的做法也屢遭碰壁,鎮壓法輪功又惹來一身腥,故江澤民此次德州之行實在是囊中羞澀,作秀的成分多,可談的話題少。至於兩岸問題也是一個走不出的迷宮:美國政府始終冠冕堂皇的表示,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兩岸問題必須和平解決──換言之,大陸你有能耐不妨和平統一臺灣,讓臺灣人民接受什麼「江八點」和「一國兩制」。而反過來如藉以時日,一旦中共政權崩潰,美國也將樂見臺灣和平統一大陸。

故江澤民到德州被布希父子洗腦後會發現自己簽訂一系列賣國條約,在北方割地求和後,對中共南下解放臺灣並無助益,反被中國人民釘在賣國的恥辱柱上而無力自拔。「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用在江澤民這個竊國大盜,賣國小人身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江澤民還有幾多折騰?但看此次德州之行冷冷清清,無果而返便見分曉。落花流水春去也,作孽到頭了,作秀也到頭了,下臺吧!江澤民,齊奧塞斯庫和米洛舍維奇正在向你招手呢!──謹以此文爲江澤民德州餞行。

二00二年十月十三日於芝加哥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0/14/2340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