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有媒體報導說,前不久結束的中共北戴河會議已就最高層權力交班作了新的部署,江澤民保留軍委主席,其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職位由胡錦濤接任,曾慶紅任國家副主席,李長春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周永康任國務院副總理,朱基、李鵬退休,李瑞環出任人大委員長、李嵐清接任政協主席…。離中共十六大還有兩年,人事調整充滿變數,這種「沙盤推演」向來被中共視爲最高核心機密,海外媒體廣泛地予以披露,營造出一箇中共層峯權力格局變動的新焦點,似有新聞炒作的嫌疑。 在未形成決議前故弄玄虛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說明中國還是一個人治社會,外界觀察中南海政局,不是看整體的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具體演變,而是集中精力把目標對準誰上誰下;其次是中共權爭的確出現了新的動向,有心人士刻意放料,通過出口轉內銷以試探各方面的反應,所以這個消息更像是一種政治氣球。再就是有些不夠嚴肅的媒體藉捉刀高手編造「江澤民腹稿」,興風作浪。 支持上述判斷的理由是,中共的北戴河會議在毛澤東、鄧小平年代,是中共對重大問題作出討論決議的重要會議,但到了鄧後江澤民獨立當政時起,已大大今不如昔了,形式上維持傳統的意義,越來越大於解決問題的實際內容。即北戴河會議越來越「務虛」,更多的成爲中南海高幹避暑度假的代名詞。工程師出身的中南海技術官僚們,似乎開始將北京常規的辦公機制逐漸規範化了,因此處在常態時一般不會把重大的爭議,大煞風景地拿到北戴河會上去討論。其次,在會議舉行前夕,兩岸密使事件被曝光,聯繫到近年來江澤民主導的北京對臺政策接連遭到挫敗的後果,江澤民和曾慶紅對此有不可推卸的政治責任,江澤民利用自己掌控會議議程的「核心權威」,重大實質問題的討論避之唯恐不及,絕不可能讓同僚們在這個時刻去集團討論「決定」江澤民、曾慶紅的政治前途。第三,按照中共最高層人事變動的規律,目前應該還在主要領導人之間私下進行個別協商的階段,還未到形成共識和作出決議的時候,當然,這次見諸媒體的消息也可能是某一位參與協商的高層人士的個人意見而已。 保住軍委主席爲最後底線 此外,從目前中南海的政治現狀看,江澤民有兩個心願,一是在十六大以後,仿效鄧小平掌握實際權力以「垂簾聽政」;二是把大位傳給自己的心腹曾慶紅,而非鄧小平隔代指定的「王儲」胡錦濤。 所以在具體運作上,江澤民採取的主要策略是:把保住軍委主席作爲最後底線,而積極爭取全面連任,因爲只有他在十六大上「看守墜總書記一職,才能爲目前連政治局委員都是候補的曾慶紅搶佔到最有利的制高點,否則曾慶紅想接任總書記是沒有指望的,這是去年底今年初中南海政治氣球的指向。但是面對過於強勁的反彈,江澤民不得不以退爲進,穩住自己的底限,大膽放手把胡錦濤推到第一線,以棘手問題消耗其政治資源,把曾慶紅放在掌握實際權力的有利位置上坐享其成,最大限度積累資源。 據報導,胡錦濤雖然將在五中全會被任命爲十六大籌備小組的組長,但是曾慶紅以中組部部長身分參與其中,並實際負責最爲關鍵的幹部體制改革和人事的具體安排,這將使胡錦濤定位在「虛位元首」上,爲日後架空最終取而代之埋下伏筆。鑑於過去十一年來江澤民與曾慶紅兩人公私的關係,即便現在江澤民真的想要「全身而退」,似乎爲時已晚身不由己了。能夠讓江澤民言聽計從打倒陳希同、制伏廣東幫的曾慶紅,似乎也能夠讓江澤民繼續發揮餘熱-卡住胡錦濤的馬腳。 總書記國家主席恐得讓位 另一個可議之處是,朱基如果十六大退休,按照中共不成文的慣例,江澤民對於接任總理的人選通常比其他人會有更多更大的發言權,李長春現在已經登上了江澤民的戰車,當然是有可能被推舉出來接任總理的人選,但是根據北京圈內人士的判斷,朱基更屬意於溫家寶,這不僅僅是因爲溫家寶作爲「三朝元老」積累了相當豐厚的政治資源,同爲宋平舉薦和鄧小平賞識的人才,他和胡錦濤客觀上有互爲奧援的需求和條件。更重要的是,在過去十年中溫家寶政績斐然,政治局委員中幾乎無出其右。所以,除非鄧小平當年已經隔代指定了李長春,或者江澤民以全面退休作爲交換條件,溫家寶接任總理的可能性遠在李長春之上。 退一步看,這則消息如果真有什價值的話,那就是江澤民早前放出的要全面連任的政治氣球,已經破滅,在這則報導中,他至少要拱手讓出總書記和國家主席這兩項職務。江澤民在最近出席聯合國高峯會議,會見當地華僑人士的時候,也借「我欲乘風歸去」的詩句作出了暗示。問題是,中共黨內日益高漲的呼聲是:要求江澤民像喬石在十五大上那樣全面退休,以健全和完善高層人事更迭的制度化。 江澤民目前的這種表態和抉擇,充其量是「退兩步,進一步」的策略—釋出總書記和國家主席兩職,仿效鄧小平保留影響實際政局的最終裁決權—軍委主席一職。他的政治對手們會作出什反應?江澤民是否會像修改早先的全面連任的意圖一樣,來修訂眼下的這個抉擇,順應民意全面退休?還有兩年時間,只要在實事沒有發生前,無論是那種放料式的新聞報導,還是當事人故作姿態的表演,都仍只是一種中國式的政治氣球。 (作者張偉國先生爲前上海「世界經濟導報」記者,現爲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新聞學院訪問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