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幼兒園集體鉛中毒:黑牙、掉髮「毒源」在何處?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程曦報導)近日,大陸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耕心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致幼兒血鉛異常事件,引發關注和社會憂慮。讓人費解的是,多名家長攜帶幼兒去西安治療期間,卻被天水方面口頭告之血鉛檢查結果正常。兩地檢查結果差異十幾倍。更家長和社會憂慮的是,「毒源」在何處?是該幼兒園食堂所做的食物,還是源自以外的市場?
多名幼兒血鉛檢查結果異常,最高超標4倍
據大陸多家媒體報導,涉事幼兒園每個班級有幼兒30名左右,共200多人。其中測出100μg/L(微克每公升,兒童血鉛檢測正常參考值應低於100微克/每公升以上的有40多個,最高甚至來到500多μg/L,超標逾4倍,目前已有19名幼兒住院治療。
事後,有患童被家長送往天水當地醫院治療。 7月3日,陸續開始有多位家長攜帶患兒跨省前往陝西西安醫治。
7月3日,西安市中心醫院兒科住院部已收治入院19名患兒。 7月4日,前往西安就診的患兒家屬開始增多,分佈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西京醫院及西安市兒童醫院。
7月4日,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職業病科,前來抽血化驗的患兒和家屬排起了長隊,因排隊人數較多,檢測機器有限,醫護人員要求家長帶著孩子分批次進行檢測。
據上游新聞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職業病科,一名5歲女童檢測血鉛檢測值最高,為528μg/L(微克每公升)。檢測報告正常的參考數值為兒童小於100μg/L(微克每公升),成人200μg/L(微克每公升),職業接觸限值400μg/L(微克每公升)。
有家長表示,早在去年,他們已經發現孩子有血鉛異常的情況。該家長稱,孩子總喊肚子麻,不好好吃飯,於是,去年5月,他們便帶孩子前往西安治療。
根據家長提供的檢查單據顯示,去年5月27日,西安市兒童醫院檢驗報告單顯示,血鉛含量為156.6μg/L(微克每公升)。
醫學研究表明,兒童血鉛超標可能引發一系列身體和神經系統異常,輕者黑牙,掉髮,嘔吐等,嚴重者可能出現智力發育遲緩、貧血、肝腎功能受損、癲癇發作甚至腦病變。
兩地血鉛檢查結果出現巨大差異
多位家長表示,在西安就醫期間,他們接到天水市相關工作人員口頭通知,孩子的血鉛檢查結果正常,但均未見紙質或電子版檢驗單。
該幼兒園大班幼兒家長劉先生稱,7月3日天水市某部門一名幹部電話通知,他孩子的血鉛檢驗結果為14.028微克/升,但7月4日西安市中心醫院出具的報告顯示,他孩子的血鉛檢驗結果為290微克/公升,「不知是檢測設備不同,數值不同,那邊是為了分類。
大陸有評論表示,兩地檢測結果大相徑庭,令人不得不心生疑竇。不同醫院檢驗儀器和方式有差異,可能導致結果略有不同,但短時間內孩子血鉛含量不應出現如此巨大的波動,時而正常、時而超標更是不合常理。這種「選擇性正常」的結果,難免讓人懷疑,是否有數據操縱或樣本調包的情況。究竟是哪一邊出了錯?還是有人妄圖隱瞞真相,息事寧人?
目前,據報已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
該幼兒園每學期收費6000元左右,在當地屬於較好的私立幼兒園。幼兒園分大中小三個年級,每個班幼兒有30名左右,共約200多人。公開資料顯示,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成立於2022年,註冊資金50萬元,業務範圍是日托制學前教育。
據上游新聞報道,一名帶隊幹部承認已經來到西安,但其以「沒時間」為由拒絕了採訪。並稱「一切資訊還是以官方發布為主吧。 」
「毒源」在哪裡?
事件曝光至今,「毒源」仍是一個模糊的符號。
7月3日家長會上,官方首次承認涉事幼兒園的「三色棗子發糕」和「玉米腸捲」添加劑超標,但拒絕透露具體物質。更蹊蹺的是,這兩類食品均屬採購成品(家長證實甜點供應商來自麥積區),但調查卻轉向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的責任定性。
這種顏色比較鮮艷可愛的烘焙類食物,在大陸市場上廣泛存在,也受到很多小朋友的歡迎,有網友質問,究竟是只有這家幼兒園供應的食品有問題,還是這類食品普遍存在風險?
諷刺的是,麥積區2024年食品安全抽檢公示顯示,全區幼兒園食品合格率高達99.6%,但抽檢樣本以米麵油為主,色素添加劑、烘焙製品等高風險品類佔比不足5%。
2020年7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公佈的報告顯示,中國有3,123萬兒童血鉛水準高於參考值,這個數據十分驚人。」△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