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北京陷困境:和統武統皆難 美懲罰性威懾包括核戰
 
蒂 紫
【人民報消息】15日,朝鮮爆出美國財長貝森特將訪華。近日,明顯台海局勢有升溫趨勢,首先台灣與美國進行漢光演習,美方派出了史上規模最大外援,提升了台灣作戰水平。美澳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行史上規模最大的軍刀演習(Talisman Sabre),有 35,000–40,000 名來自19個國家的軍人參演。那麼問題來了,中共真會攻台嗎?美方又將採取什麼行動? 一、美中首腦將會面,台海之爭是否能熄火? 根據朝鮮日報15日的消息,美國財長貝森特將於9月訪華。5月舉行的美中貿易談判中,他與中共副總理何立峰交鋒,近期兩人又將見面,貝森特還有可能見到習近平。 回顧6月4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見到習近平後, 6月21日,他在明斯克會見了美國總統川普的烏克蘭及俄羅斯事務特使、前美國太平洋軍司令基思·凱洛格,很快改變了態度。 自6月22日,美軍採用B-2轟炸機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後,朝鮮立刻宣布棄核發展經濟。朝鮮的報導是否預示著中共也將轉向呢?美方能否讓習近平清醒,轉而繼續發展經濟了呢?「天下苦習久矣」! 台灣媒體公佈了一個視頻,中共無人機生產線在加班加點幹活,生產出來的無人機配件分兩撥,一撥裝紙箱子賣給俄羅斯,一撥裝塑料箱子賣給烏克蘭。嘉賓評價,戰爭中只有雙方百姓受苦,別的國家都跟著發財。 二、台海能否開戰?RAND 的戰略評估中心(RSAC)已給出對策 RWAC 曾開發模擬系統,對美、中、俄力量部署、衝突步驟及演化路徑進行過交互式仿真推演。內容包括核威懾、常規衝突與副本衝突、政策代價與調節措施。給出的博弈戰略如下: 1、拒止性威懾(Deterrence by Denial) 通過使潛在攻擊難以實現或不可能成功,從而動搖侵略者對達成目標的信心——例如,在可能發生入侵的地區部署足夠的軍力,以確保其行動失敗。 那麼美國是不是這樣做的呢?根據媒體人張修杰節目中分析,近期美軍派實力400名退役戰將參與台灣漢光演習,邀請台灣預備役青年參與演習,並且不再迴避鏡頭。 7月13日至8月4日,約35,000——40,000名軍人,來自19個國家,包括日本在內,參與了澳大利亞與美國主導的實戰演練。演練內容涉及陸海空多域實彈演習,包含 HIMARS 火箭發射等現代化武器系統,目標就是針對台海。 同時美方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問日本、澳大利亞:「如果台海戰爭發生,你們扮演什麼角色?」 美方故意透露信號給中共,讓其知道美方戰略意圖。 2、懲罰性威懾(deterrence by punishment) 如果中共自不量力攻台怎麼辦?還有懲罰性威懾,就是在發生攻擊後施加嚴厲懲罰,如核戰、經濟制裁,來實現威懾。 懲罰性威懾的重點不是得到對方的低頭認錯,而是通過擴大化的懲罰來提升入侵者付出的代價,讓其不再有侵略的野心。美方對俄羅斯採取的正是這個方式。 實際上,美國採用了蘭德公司的建議。 三、中共放風:和統渺茫,武統代價高,周邊國家顯焦慮 7月15日,新加坡前外交部長、資深外交家喬治·楊(George Yong‑Boon Yeo)公開演講,探討了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地緣政治問題。他指出,台灣應該儘早與大陸談判,否則隨著時間推移,台灣將面臨大陸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壓力。同時,台灣還要注意防止人才流失,讓本島年輕人重視台灣的地位。他判斷,中國大陸、台灣將在未來建立一個聯邦國家。 新加坡學者楊的觀點顯示出東盟國家對周邊環境的擔憂。相關人士普遍認為:如果大陸能跟台灣一樣,是一個民選政府,台灣民進黨、國民黨也樂意到大陸參加競選。 媒體人「有料」解釋了,台灣戰爭為什麼打不起來。因歷史因素與兩岸長期和平發展的背景下,習近平的福建幫,包括福建本土居民與台灣都有親屬關係,因此不希望戰爭爆發。 台灣學者明居正在採訪中分析,台灣與大陸容易溝通,是同宗同語,雙方不願發動戰爭。 中共智庫副主任高志凱近日說出了:「和平統一的希望渺茫,武統代價高昂」的心聲,可能也是中共的故意放風。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17/9141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7月17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