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胡力任再曝李克强亲笔文稿 内藏李克强必死的原因 |
|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李昱报导)上海企业家,自媒体人胡力任除了致力于揭开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的死亡真相外,还曾表示将会逐一公布李克强生前写下的重要文稿。近日,他在节目中再度公布了一份李克强在2018年习近平修宪之后所写的亲笔文稿。在文稿中,李克强透露,他投下了反对票,作为对习近平倒行逆施篡改宪法的最强烈抗议,从此也埋下了杀身之祸的种子。
胡力任10月4日在其自媒体节目《真实中国》中表示,他今天公布的这篇文稿格外沉重,是李克强写于2018年3月——修宪之年。
李克强在文稿写道:「任何国家若任意修改宪法,便等于动摇了立国的根基。权力一旦失去约束,社会的信任必然崩塌,制度也随之走向虚无。」
文稿还表示,中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痛苦。在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让整个民族付出了惨重代价,无数家庭破碎,经济濒临崩溃,思想陷入极端。但习近平依然开历史倒车,权力再次集中,宪法被篡改,社会动摇,经济信任崩塌。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只能陷入混乱与恐惧。
李克强在这篇文稿中说,正因如此,他坚持投下了对习近平修宪的反对票。他明知道表决的结果或许没有悬念,但人民仍然存在对独裁拒绝的权利。李克强也十分清楚,这一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个人将背负沉重的代价。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愿意承担。
文稿直指,若宪法被践踏,所谓强盛只会沦为空中楼阁。独裁不是力量,而是脆弱。家族化不是稳定,而是腐朽。真正的强大,来自制度和稳固,来自人民的信任,来自与文明世界的携手。
李克强最后提出,希望后人记住国家的根本在于宪法,民主的希望在于法治。若再次重蹈覆辙,那将是对几代人努力的背叛,对未来的背叛。历史不能再倒退,中国不能再失去方向。
2018年3月11 日,中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应到代表2980人,出席人数2964人, 缺席人数16人。会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1票无效。赞成率超过99.7%。
中共立法机构取消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习近平无限期连任,长久地推行自己的强硬统治提供了宪法支持。
这2张反对票是谁投的呢?如果一张是李克强,另一张是谁呢?
据说,1949年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时候,也有一票反对票。对这唯一的反对票,代表们认为是毛「伟大谦逊」的表现;不过另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认为,毛并没有像代表们想像的那样谦逊,投反对票的另有其人— —他就是燕大教授张东荪。据称毛泽东事后曾彻查此事。
众所周知,以习近平的性格,他肯定也会去彻查究竟是谁投的反对票。一旦查实李克强投了一票,那在习近平的心里就扎下了一根刺,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下手拔除。
今年8月,胡力任曾公布了李克强的另一份手稿。这份手稿记录了习近平在修宪前后,李克强的忧虑和他做出的个人抵抗。信中还记录了他与习近平就修宪问题的一次密谈。
李克强在信中回忆,2017年年底,习近平约他在中南海西楼会客厅密谈。
习近平对他开门见山的说:「我们准备推动修改宪法,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国家要稳定,强大,必须靠集中领导。」
李克强回应习近平说:「总书记,改革尚未完成。现在修宪不仅会引发体制内外的不安,也将严重损害我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与信任。」
习近平回答道:「这不是你个人可以左右的问题,是党中央统一考虑后的决定。大局已定,不容反对。」
李克强再次坚持说:「总书记,我们不能以个人意志取代制度约束。权力必须受到规范,这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改革方向。」
李克强在这封手稿中写道:「这场会谈气氛紧张,毫无交集。他讲集中领导,我谈制度体制。他提历史使命,我说国家信任。」李克强表示,他感觉到习近平对他的警告意味。他反对修宪注定将会带来恶果。
胡力任表示,自从强行修宪后,习近平把权力推向极端,把个人崇拜凌驾于制度之上。目前中国经济全面衰退,民生困苦,习近平用所谓的「强军」「大阅兵」来恐吓人民与世界。习近平正在逐步把中国推向战争边缘。与此同时,习近平积极勾结全球独裁阵营,与俄罗斯、朝鲜、伊朗等政权相互呼应,妄图打造一个与世界文明对立的黑暗联盟。中国被推向孤立,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也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信任。
胡力任还再次提到李克强的骤然离世,表面上是一个意外,一个谜团。但人们心里都明白,在中共冷酷的权力斗争中,所谓的意外,往往是冰冷的掩饰。在中共集权体制下,坚守正义与良知者,从来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李克强不是第一个被吞噬的牺牲者,也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今年6月,李克强被谋杀的细节在坊间热传。7月,胡力任提出李克强可能死于「水下电击」。胡力任还表示,李克强在生前留下了大量的私人笔记、讲话记录和书信手稿。这些材料总数超过五百份,内容涵盖了重大政策思考、内心感悟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忧虑与期盼。其中最珍贵的部份,由他的一位密友秘密保存了下来。未来,他将在《真实中国》中陆续公开这些重要文献。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6/92624.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