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习近平年年的问候 透农民生活真艰辛(图)
 
梅凌霜
2024年6月,河南干旱,农民跪地求雨。(网页截图)
【人民报消息】9月21日,中共党魁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农民以及工作在“三农”领域之人“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并一如既往的强调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要“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2018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由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的,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中共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等。 也因此,习近平年年都要问候农民,给农民许愿。可惜,好话几乎年年说,但是年年都不过是在画空中楼阁,农业非但没有增效益,农民也没有增收入,农村更是缺少活力。 一般来说,农民的收入一是靠种地,二是靠出外打工。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生产效率低及各种成本费用高,导致农民种地根本不赚钱。之前看过一户种玉米的农民发的视频,一年下来,刨除各种费用,只赚了一千多块钱,还没有算上人工费。 因此,很多农村家庭要依靠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农民工的收入增加了吗?今年1月17日,中共“2023年国民经济执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宣称,2023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然而,对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的说法,很多网民纷纷留言质疑“是哪里的农民工”?“请问这个四千多的收入哪里可以领?”“这是哪里的农民? 为什么我那四分之一都不一定有?”“农民工4,780,我这没有,你那有吗?”“河南南阳的农民工老板不发工资,已经拖欠一两年了。”“这是哪里的农民工,我一个月三千不到。”“谁统计的?真想过去给他几个巴掌。”…… 显然,为了让高层领导的面子好看,中共统计局很善于编造数据。至于普通人的质疑,反正高层看不见,可以假装不存在。 不过,从习近平每年不间断的问候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可以看到生活在农村的中国农民有多不容易,生活有多艰辛。 今年的问候中,习近平提到“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 2023年,习提到“我们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 2022年,习称“我们克服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应对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挑战”。 2021年,习表示“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 2020年,习提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东北地区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挑战”。 连续5年,中国农民经历的灾害可真够多的:瘟疫、洪涝灾害、严重干旱、台风侵袭、暴雨……。遇到这样的灾害,农民的生活有多艰辛可想而知。试问,中共高层真的关心农村有多少农田、房屋被淹?有多少田地绝收?有多少人死于各种灾害?从中共高层鲜少去灾区,鲜少向对非洲慷慨解囊救助农民看,就知道中共高层根本不在乎农民的死活。既然不在乎农民的死活,农民会在乎年年走形式的慰问吗? 2000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发表了湖北省监利县一个乡党委书记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这封信开门见山,短短一千五百多字,就把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说透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 24年过去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依旧没有改变,农村的社保、医保依旧是沉重的负担,而根本原因在于中共的整个城乡政策,在于中共的体制。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意识到,中共治下,农民哪有什么好日子过?△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9/24/85337.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4年9月24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