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擬出臺新法律 強化農村控制 備戰備荒?
 
【人民報消息】中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將於明年實施。官方表示,製定該法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壯大新型農業集體經濟"以及「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和中共在農村執政根基。評論認爲,當局此舉是以法律形式強化對農村的控制,以應對新形勢的需要,換言之是要備戰備荒。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首部加強對農村地區管理的法律明年夏季實施。根據當局公告,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28日簽署第26號主席令,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已經由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通過,自2025年5月1日實施。農村組織法共八章67條,其中寫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以及「提升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鞏固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的重要保障。」 旅居澳大利亞的作家袁紅冰本週一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中共人大常委會通過這份文件,其目的不僅僅是一般輿論所說的要回顧實施「人民公社」的文革時期,而是爲了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政治形勢。他說:「在爲應對將來的形勢作準備。習近平正在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部體制推向戰時狀態。這次對農村的法規實際上是要使整個農村在戰爭狀態下,有法律對農村進行更加嚴密的控制。」 進一步強化對農村經濟的控制 袁紅冰認爲,中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實施「改革開放」,解散了人民公社,同時當局對基層農村的控制處於極其弱化的狀態。他說:「現在就是想通過經濟上的極權,重新恢復集體經濟的趨勢來使農村的中共黨組織進一步強化。」 法律規定農村集體組織向農村發包農村土地,辦理農村宅基地申請及使用事項、組織開展集體財產經營、管理,支持和配合村民委員會在村黨組織領導下開展村民自治等。 對此,資深媒體人王劍在其油管頻道表示,「集體經濟就是公有制,接下來就是人民公社。」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在推特上寫道,「很多人認爲不可能再搞集體經濟。沒有想到習近平穩紮穩打一步步把中國強拉回到毛澤東時代。」 作家野夫接受本臺採訪時說,《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出臺是爲了備戰備荒:「因爲在現有的農村,土地使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現代化、規模化,他使得作爲一個農業大國,這麼多農民的國家其糧食,還主要依賴進口。他的外匯儲備愈來愈少,還是說要爲未來的某一場戰爭做準備的話。」 土地責任承包制屬臨時性政策 目前,西太平洋局勢不穩,地緣衝突的風險增高。野夫說,一旦南海或臺海地區發生武裝衝突,中國極可能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現在這種一盤散沙的農民有承包田,他想種地就種,不想種植就不種,這是我的權利。當年,爲解決飢餓問題而實施的土地責任承包制,這是一個歷史性政策,它不是土地法。」 野夫認爲,當局認爲土地承包制是一項臨時性政策,隨著時間推移,當局發現農民不種糧,有的甚至去超市購買糧食,這暴露了糧食來源不足的弱點。「實際上大量農民是買米喫飯,每一個鎮的超市的蔬菜、糧食,農民都去買。這是農業大國的巨大問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2/8370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