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昏招发作 三征兆曝金融风暴在路上(图)
 
高飞
 
2024年6月7日发表
 
中共党魁习近平。(Photo by Ken Ishii-Pool/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二十大后,习近平突然收紧金融权,高喊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国安部门深度介入金融体系,5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要求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搞得金融界、投资界和海外投资者风声鹤唳,外资纷纷撤离,经济下行,房地产疲软,金融爆雷现象频发,中共的金融系统联动系统性风险浮出水面。 2023年,中共金融界成为腐败重灾区,百余名干部落马,2024年,中共马不停蹄,两会前就有17位金融干部被查,5月有11人被查,有1人为中管干部,8人为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2人为省管干部。 这么多大小金融贪官,加上一个专出昏招、直走臭棋的习总,中共的金融不死也残。最近,三大征兆表明中国金融系统风暴已经在路上。 征兆一:多家银行疯狂招聘逼债「打手」 日前,微众银行、湖南三湘银行、光大银行先后公开发布招聘启事,向社会招募债务催收人员。其中湖南三湘银行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五年及以上催收管理工作经验等。 三家银行「求贤若渴」的姿势,引起外界热议。银行公开招募逼债「打手」,这可是罕见!说明甚么问题?银行的债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难要了。 可能有人问了,银行为甚么不起诉欠债人?不是不起诉,是诉讼成本太高,时间耗的也长,不如直接上门要债催债来的简单粗暴。银行催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催。一种是外包催。招商银行2022年底就有一支约2400人的催收团队。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其合作的就有43家催收公司和164家律师事务所。 大陆银行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贷款放出去难,收回来更难。比如光大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负增长,2023年底逾期已经高达737亿,当中不良贷款475亿。 另外一点,专杀银行的老赖越老越离谱,比如说许家印,入股盛京银行,再贷款掏空盛京,这个帐如何还?辽宁国资委还,这笔钱高达1760亿元,国资委还债就是意味著全民来还。再比如,现在大陆时兴一种职业背债人,专门以失信代价来套走银行贷款不还的。 根据银保监会相关数据,中共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12年开始逐年增加,2015年突破1万亿元;2018年突破2万亿元;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7万亿元、2.85亿元、2.98万亿元、3.95万亿元,已连续12年增长。 这只是公开数据,真实数据中共是不会公布的。 征兆二:日进斗金的银行也蔫了,赚钱难上加难 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向,大陆银行赚钱越来越难了。 据Wind数据,截至4月29日, 2024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业绩报,营收同比下降的银行约为15家。其中,招商银行营收864.17亿元,同比下降4.65%;平安银行营收387.7亿元,同比下降14%。 2023年,工行、建行、农行、平安、兴业、招行等 13 家主要银行营收出现负增长,其中,招行营业收入出现了 14 年来首次负增长。此外,兴业银行、光大银行、郑州银行的净利润也出现负增长。 中共的银行目前主要靠贷款和存款利息差赚钱,但近几年因中共经济大幅下滑,中共实施货币宽松刺激政策,不断下调贷款利率,使得2023年净息差(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规糢)降到了20年来历史最低水平,银行赚钱的空间越来越小。银行的利息收入在下滑。比如,一季度招商银行净利息收入520亿元,同比下降6.15%,平安银行净利息收入1179.91亿元,同比下降9.3%。 习近平在四年前大力杀伐房地产业,拖累整个经济下滑,内需严重不足,现在又左一支箭右一支箭,降息降准降首付刺激房地产,可是无济于事,百姓和企业只存款不贷款,银行压力就大了。招商银行在一季度业绩报中就表示,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新发生业务收益率同比下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 2023年,中共银行也平均净息差为1.69%,突破了1.7%关口,也就是银行有1万元生息资产只能创造出169元的净利息收入,当然银行还有其他中间业务,但利息收入占据60%-80%左右。这个收入要刨去人员工资、设备改造与购置、数字化转型投入、不良资产核销、利息收入增值税等项目才是利润。 习近平三年动态清零、打压房地和民企,有多少企业倒闭?多少中产财富缩水?多少人饭碗碎了?数不清。谁还愿意再加杠杆?银行要不亏损,都对不起习大大。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部分银行出现了中长期存款利率持平甚至「倒挂」现象,甘肃银行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均为2.6%,贵州册亨富民邨镇银行3年期定存利率为2.9%,5年期定存利率却为2.15%。说明银行本身对经济远景相当不看好,不愿为长期存款承压。 征兆三:银行降薪不是梦 银行如何过紧日子?裁员和降薪是必选。 据《证券时报》援引万达数据,国有银行老大宇宙行工行,连续7年来裁员4.25万人,平均每年裁员6000人左右,2023年裁员力度最大,又少了8000余人;机构数量也从2016年的1.72万家削减至2023年的1.63万家,少了900余家。 兴业银行的裁员幅度最高,去年兴业银行员工总数少了3271人,降幅近5%。农业银行和平安银行均裁员千余人。农业银行2016年至2023年末,平均每年裁员6500人左右。 银行降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但不绝后的悲壮局面。 Wind数据显示,2023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14家上市银行人均薪酬下降,最大降幅达13.95%。搜狐财经统计数据显示,23家统计银行中,12家平均薪酬同比下降,多集中在股份行。2023年,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的总薪酬相较上年下降0.5亿元、1.31亿元、4.64亿元、12.53亿元。 银行高管降薪更是大刀阔斧。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分别下降2707.98万元、2170.35万元、2046.99万元,同比降幅分别为36.65%、36.83%、42.07%。工行、建行、邮储银行高管团队薪酬总额2023年分别下降约204万元、11万元、156万元。 降薪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澎湃新闻报道,西部某地方性银行负责存款和零售业务客户经理赵佳,5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不足1000元,4月是2000多。此前,她的月薪可以过万。今年,拉存款所能获得的提成较此前大幅下降,她的月薪因此下降超九成。 除了降薪外,吃进去的还被要求吐出来,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2024年3月末,至少7家上市银行「反向讨薪」,去年绩效薪酬追索回扣金额合计5280.97万元。 金融风暴政治风暴都在路上 习近平一心想党管金融,日前,中共正在加紧推进金融稳定法的立法进程。近日,央行条法司党支部发文称,要加快推动金融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体系。这是央妈条法司党支部年内第二次发文谈及要推动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习近平的意思是要把监管金融的「长牙带刺」法律化,这是中共预见到金融风暴要来临,为了避免资金外逃、金融风暴蔓延酿成政治危机,中共提前部署维稳的节奏,这是中共当局再次挥锤砸向金融系统,其结果必定是造成金融动荡和加速政权危机。 △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42,18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中国会发生大事!英国派克预测世界迎来伟大的苏醒时代;前世今生大有关系
中国会发生大事!英国派克预测世界迎来伟大的苏醒时代;前世今生大有关系
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长沙地铁站被水灌满!黑龙江也出现大洪水!
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长沙地铁站被水灌满!黑龙江也出现大洪水!
灾后一片狼藉 灾民全靠自救怨声载道!安徽3天2次泄洪 灾民瑟瑟发抖!
灾后一片狼藉 灾民全靠自救怨声载道!安徽3天2次泄洪 灾民瑟瑟发抖!
梅州、桂林洪水退去 现场触目惊心 一夜间灾民一无所有!安徽洪灾
梅州、桂林洪水退去 现场触目惊心 一夜间灾民一无所有!安徽洪灾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