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計畫將發射人造星球進入太空(圖)
 
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哈勃太空望遠鏡深入宇宙瞥見的無數的臂狀結構,這些結構橫跨這個被稱為NGC 2608的螺旋星系。(美國宇航局提供/VOA)
【人民報消息】在未來的幾年裡,夜空中星星的閃爍可能會與激光束的光芒交織在一起。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新太空項目--蘭多爾特使命(Landolt Mission)計畫將一顆人造「恆星」發射到地球軌道中。該項目將用於更準確地確定恆星的絕對通量校準,也稱之為亮度。 該任務的地面控制將設在弗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 該任務擴展了其靈感來源和同名的阿爾羅.蘭多爾特(Arlo Landolt)的工作,阿爾羅.蘭多爾特是已故的天文學家,和記錄恆星亮度的先驅。 「他的姓氏在整個天文學界都很有名。蘭多爾特標準星...是耳熟能詳的名稱,」夏威夷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副天文學家兼教授丹尼爾.胡貝爾(Daniel Huber)說。 新項目將把人造恆星的亮度與實際恆星的亮度進行比較。這顆「恆星」實際上是一顆配備八臺激光器的衛星,它將繞地球運行35785公里,該距離足以模擬一顆真正恆星的特徵。 雖然這顆衛星的亮度不足以用肉眼看到,但它可以通過個人望遠鏡看到。 科學家們將從包括夏威夷大學在內的不同地點的望遠鏡對這顆「恆星」進行地面觀測。 由於該衛星具有已知的光子發射率,科學家們將能夠將激光的亮度與恆星的亮度進行比較,從而開發更精確的亮度測量和新的恆星亮度目錄。 該項目如果成功,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們總是把恆星發給我們的光量聯繫起來,以得出天文學中的幾乎所有數據,」蒙特利爾天文館的科學顧問、蒙特利爾大學兼職教授喬納森.甘熱(Jonathan Gangé)告訴美國之音。 甘熱是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之一,他將幫助選擇要測量的恆星。 該項目的結果可用於瞭解恆星的演化和系外行星的組成--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更準確的測量還可以使人們更好地瞭解暗能量和宇宙的膨脹率。 該項目甚至可以用來幫助尋找其他類似地球的行星,供人類在未來居住。 「有一群人,他們是系外行星專家,他們喜歡預測他們可能在哪裡看到類似地球的行星,對他們來說,瞭解恆星的特性非常重要,」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物理科學家,也是該項目的聯絡人蘇珊娜.德烏斯圖亞(Susana Deustua)說。 雖然該項目有許多潛在的實際應用,但成員們也對其無形資產感到興奮,例如對新一代科學家的指導作用。 根據喬治.梅森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副教授兼蘭多爾特使命首席研究員彼得.普拉夫坎(Peter Plavchan)的說法,該項目的協作和教學性質甚至借鑒了人文學科。 「我們開發了這種新穎的方法,實際上是從戲劇中借鑒來的。這是一個替補系統,將任務中的高級項目角色與初級科學家和初級工程師配對。這是一種真正的夥伴關係,」普拉夫坎告訴美國之音。 發射日期尚未最終確定,但預計將在2029年的某個時候進行。 其他合作機構包括藍峽谷科技(Blue Canyon Technologies)和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6/18/8344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