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布林肯:中共國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軍事工業主要供應者
 
【人民報消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五(4月19日)在義大利卡布裡島舉行七國集團(G7)部長會議後表示,在莫斯科繼續入侵烏克蘭之際,中共國是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的主要貢獻者,為俄羅斯提供武器裝備的要素和零件。 他說:「就俄羅斯的國防而言,目前的主要貢獻者是中(共)國。我們看到中(共)國分享機床、半導體和其他軍民兩用產品,這些產品幫助俄羅斯重建了因制裁和出口管製而被嚴重削弱的國防工業基礎。」 據美國之音報導,布林肯在七國集團外長會後對記者表示:「如果中(共)國一方面聲稱希望與歐洲還有其他國家建立良好關係,那麼它就不能在另一方面助長冷戰結束以來對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他在七國集團外長會議上敦促歐洲外長加強對北京的壓力。 布林肯表示,如果對烏克蘭的援助進一步推遲,那麼援助確實有可能來得太晚。他強調烏克蘭必須立即獲得更多資源。 七國集團警告伊朗 七國集團外長週五在義大利會面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還警告伊朗,不要「大幅和嚴重升級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的支持」。 七國集團外長表示:「有報導稱伊朗正在考慮向俄羅斯轉移彈道飛彈及相關技術,我們對此極為關切。」他們補充說,如果伊朗採取行動,「我們準備以迅速和協調一致的方式做出回應,包括針對伊朗採取新的重大措施。烏克蘭的防空能力,並保護關鍵基礎設施。」 七國集團外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我們譴責俄羅斯最近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和烏克蘭各地城市進行的飛彈和無人機襲擊。」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廠最近遭受襲擊,引發了外界對可能發生重大核事故的擔憂。 外長們本週會面之際,戰鬥仍在繼續。烏克蘭官員週五表示,俄羅斯前一晚對烏克蘭中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襲擊造成至少八人死亡。 內政部表示,包括兩名兒童在內的六人在第聶伯羅東南部的席尼利基夫斯基地區遇難,另有兩人在第聶伯羅遇害。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週五在社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襲擊損壞了第聶伯羅州首府第聶伯羅市的一棟住宅和一個火車站。 澤連斯基在社群媒體上呼籲盟友提供更好的防空系統,他說:「每一個向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的國家,每一位幫助說服我們的合作夥伴防空系統不應存放在倉庫中,而應部署在面臨恐怖的真實城市和社區的領導人,以及每一個支持我們國防的人都是生命拯救者。軍方也表示,首次擊落了一架俄羅斯圖-22M3戰略轟炸機。這種俄羅斯戰機能夠攜帶用於攻擊烏克蘭城市的遠程導彈。」 烏克蘭空軍司令米科拉.奧列什丘克(Mykola Oleshchuk)在社群媒體上發表聲明稱,「空軍防空飛彈部隊與烏克蘭國防情報部門合作,首次摧毀了一架圖-22M3遠程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國防部週五在聲明中表示,這架戰略轟炸機在執行戰鬥任務返回基地時在俄羅斯南部斯塔夫羅波爾地區墜毀,距離烏克蘭控制的領土數百公里。據稱,四名機組成員中的一名已經死亡。另外兩人被送往當地醫療中心。另一人據稱仍下落不明。 澤連斯基在週四晚間演說中表示,軍方預計本月生產10門博赫達納(Bohdana)榴彈砲。他說,對於烏克蘭國防物資的生產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澤倫斯基表示,與軍方的會談還包括有關烏克蘭邊境社區的討論,包括資訊領域,例如取得烏克蘭電視訊號和封鎖俄羅斯宣傳等議題。 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的宣傳「往往會導致不穩定,最壞的情況是企圖佔領」。他表示,烏克蘭及其合作夥伴將「共同努力」,抵制俄羅斯的影響並應對技術挑戰。△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20/8227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